我應該講解一下,蘆溝橋爆發之後在北方作戰的國軍以二十九軍和一些其他派系的部隊為主,中央軍到後來才逐漸增援北方戰線(後來的第一戰區),而淞滬一帶也就是上海南京一帶乃國民政府可直接控制之區域,故能集結的均是中央軍。
在民國初年以後,大約北伐左右,德國軍事顧問取代了以前的英國和俄國顧問,並且政府大量引進德國裝備還找來一堆顧問訓練中央軍以期成為善戰之旅,當時甚至有計畫逐期編裝訓練六十個德式裝備的步兵師還有許多的特種兵科(砲兵、裝甲兵、工兵、騎兵等),先從步槍及彈藥開始改採德國技術(當時的中正式步槍就是中國版的德制KAR98K步槍),接著制服和裝備也逐步採用,訓練編裝和操典同樣改採德式編裝,到後來則是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賓士卡車、BMW機車、SDKFZ220裝甲車、20MM高射砲、37MM戰車防禦砲、88MM高射砲、一號機槍戰車以及最富盛名的150MM SFH榴彈砲等等,要是集中起來,也是很可觀的。
不過礙於中國軍隊太多又雜,只能逐步從中央軍開始整編,第一波就是我說的36師、87師、88師這三個,87和88師原本都是國府警衛師,可說是中央軍當中最為精銳的部隊,這三個師接受了多年的德國顧問訓練,也改編成較為符合當時潮流的步兵師編裝(兩旅四步兵團和一個砲兵營,步兵團有戰車防禦砲、步兵砲以及20MM高砲連,但是步兵砲未到達)。而真正最接近德國步兵師編裝的則是陸軍官校教導總隊,完全按照德國步兵師1936年編裝組成乃為三個步兵團,德式裝備之徹底連軍樂隊樂器都是從德國進口的。
等到開戰時,真正完成德式編裝訓練僅僅約十多個師左右,還有另外十幾個才完成裝備換裝而已,距離原本的六十個德式編裝步兵師還有段距離,倒是南京那裡已經有個一號機槍戰車營和一個以十二門150MM榴彈砲組成的重砲兵第十團能夠擔當戰鬥支援任務。而且上海一帶早已被國軍經營多年,薄弱的海空軍應有機會在此發揮作用,以大軍(即一開始的87和88師和其他支援的部隊共約五萬地面兵力)將防守的三千日軍陸戰隊一舉殲滅並不是不可能。
只不過要將當時最先進的德國軍事戰鬥理論和實務轉化成國軍自有的,畢竟還需要一段時間,短短幾年僅僅學到了一些皮毛。不然在淞滬會戰一開始的幾次戰鬥中,有次36、87和88師在德國顧問指揮下以「突擊群戰術」編組奮力一擊,差點就將日軍掃蕩下海去了,無奈傷亡過重而被迫後撤。每每讀史到此,不禁感嘆。
以上資料都是參考滕昕雲所著「鐵血雄師-德式編裝國軍於淞滬會戰之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