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觀後感] 慕尼黑
2006/02/24 11:30:10瀏覽3067|回應1|推薦10

1972慕尼黑奧運發生了慘絕人寰的以色列運動員被巴勒斯坦恐怖份子劫持屠殺的慘案,以色列誓死要為這些運動員報復,從此雙方血腥不斷....

猶太裔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年度鉅獻,從預告片中大概就可知道導演希望藉由這片子來檢討猶太人回到以色列之後的殘暴報復行動,一反過去對於猶太人的同情拍片態度(由辛德勒的名單即可知),同時也等於正告國際說其實以色列為了達成目的卻常做出不少見不得人的骯髒事情。

在此,看來我得先簡單敘述一下以巴衝突簡史:

猶太人於羅馬帝國時期因為反抗統治而被驅離以色列地區,從此展開世代流浪,而該地以後也逐漸改名為巴勒斯坦。

西元六世紀以後因為伊斯蘭教興起,該地居民逐漸改信仰為伊斯蘭教。

二戰期間猶太人被德國納粹政權和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大量屠殺,估計至少有六百萬人之譜,不少猶太人於此逃離歐洲輾轉顛沛流離,部分在英國默許下來到了巴勒斯坦地區。

戰後大量流離失所的猶太人在美英默許下來到巴勒斯坦,準備為以色列復國做準備。但是人數增加過快,與英軍和當地阿拉伯居民衝突越加激烈,爆炸暗殺槍戰時有所聞。最後英軍撤離該地,在聯合國監督下成立巴勒斯坦國分成猶太和阿拉伯兩區,但是猶太人不滿意國土被分割,而有了1948以色列獨立戰爭。猶太人最後打贏阿拉伯人,將大部分阿拉伯領土收為已有成立以色列國,阿拉伯人僅留下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被趕出去的阿拉伯居民從此自稱是巴勒斯坦人。

1956中東地區情勢不穩且蘇俄勢力介入,英美於是介入埃及收歸蘇彝士運河為國有事件,與以色列共同出兵佔領埃及蘇彝士運河一帶與西奈半島,戰後撤回。阿拉伯國家從此與以色列的仇恨越加明顯。

1967阿拉伯國家組成聯盟意欲要消滅以色列,為先聲奪人,以色列憑一己之力發動六日戰爭,在六天之內將各國(敘利亞、約旦、埃及和黎巴嫩等)軍隊打的落花流水,並且佔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約旦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埃及的加薩走廊與西奈半島。

1973阿拉伯國家再次結盟要為上次六日戰爭報仇,於是在以色列逾越節之時發動大規模攻勢,最後以色列在美英援助下勉強慘勝,但也元氣大傷,最後達成停火。

1980以色列為追剿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而進軍黎巴嫩,且建立所謂的安全區。

1980年代中後期,在美國等國斡旋下,以色列同意撤出戈蘭高地、西奈半島和黎南安全區,但仍掌握著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

1990年年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多次斡旋之下終於同意讓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由巴解組織逐步自治。

到目前為止,以巴雙方仍是衝突不斷,加上伊拉克波灣戰爭與賓拉登等因素,真正的和平還不知何時到來。

回到介紹電影這部分,以色列情報局在慕尼黑事件後意圖報復故找來以男主角為主的五人暗殺小組(業餘的),要將巴解組織的一些重要人士逐一清除,到後來才發現自己也是被獵殺的對象....

畢竟不是職業殺手,沒法很兇殘俐落的解決對象,反倒是後來越來越無法控制局面。即使男主角舉家搬到紐約也無法躲避心中的不安與掙扎,那幕因為害怕自己也是目標而躲到衣櫃睡覺的鏡頭,真的是完全反映出了他們這些業餘殺手的恐慌,「要建立一個家可不是不用代價的」。

當然,導演畢竟是猶太人,運動員被挾持屠殺的片段仍然呈現在觀眾眼前,表示他們是因為出於同胞被屠殺才如此下手,只是對照被下手的片段以及自己人被殺,那麼這又能解決恩怨嗎?這就是正義嗎?

冤冤相報何時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bv2004&aid=186783

 回應文章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此勸告
2006/02/24 19:08

這是部競賽片,不是一般娛樂片

如果對於以巴衝突不甚了解的,可能會覺得很詭異或者不解

所以不想看到這樣沈重風格的,最好別選在下午或者半夜觀看,不然一定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