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有關納粹德國時期武裝親衛隊的境外兵源與單位組織編成概況,武裝親衛隊(Waffen-SS)可說是軍事史上很奇特的例子,由原本屬於國社黨的武裝組織,到最後變成納粹德國的第四大軍種。也從原本完全自願性質的精銳部隊膨脹到後來義務性質的龐大組織(七八年內從幾萬人增長到一百萬人),但是其中有不少單位在戰場上樹立了彪悍威名,甚至讓當時盟軍聞之喪膽,如第一裝甲師「LAH」轉戰各戰場(除了北非和北歐外),第二裝甲師「帝國」與第三裝甲師「骷髏」在東線和西線,第五裝甲師「維京」在東線,第九裝甲師「霍亨史陶芬」和第十裝甲師「佛洛茲堡」在西線,第十二裝甲「HJ」在西線等等都立下不少汗馬功勞,跟當時另外幾支部隊如第一傘兵師、大德意志師、HG裝甲師都同為戰場上的救火隊。只是到後來,戰況對德國不利,志願兵源逐漸不足而補充更多的義務兵,後期素質之低落可想而知。
發表於2002/7/4
美國國慶日,有點無聊
就拿出去年買的那本「德國二戰期間武裝親衛隊與其他部隊編制」
看到了一段敘述武裝親衛隊的外籍成員列表
真是有趣啊!在將近一百萬的武裝親衛隊當中
居然有四十萬餘的外籍成員
以下是這些兵源的本籍
德裔匈牙利人 八萬人
荷蘭人 五萬人
哥薩克人 五萬人
德裔捷克人 四萬五千人
拉脫維亞人 三萬五千人
烏克蘭人 三萬人
德裔克羅埃西亞人 兩萬五千人
佛萊明人 兩萬三千人 (比利時北部)
義大利人 兩萬人
愛沙尼亞人 兩萬人
克羅埃西亞人 兩萬人
德裔西歐人 一萬六千人 (定義不明)
華隆尼人 一萬五千人 (比利時南部)
塞爾維亞人 一萬五千人
白俄羅斯人 一萬兩千人
丹麥人 一萬一千人
法國人 八千人
土庫曼人 八千人 (當時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這些是來自俘虜)
德裔羅馬尼亞人 八千人
挪威人 六千人
羅馬尼亞人 五千人
德裔波蘭人 五千人
德裔塞爾維亞人 五千人
歐洲人 四千人 (西班牙,瑞士,瑞典,盧森堡,英國)
阿爾巴尼亞人 三千人
保加利亞人 一千人
芬蘭人 一千人
以下則是不足一千的:
德裔北歐人,德裔俄國人,德裔法國人,德裔英國人
德裔美國人,德裔巴西人,德裔中國人,德裔西南非人,德裔東南非人
德裔南美人,德裔巴勒斯坦人,德裔日本人
德裔蘇門達臘人,德裔墨西哥人,德裔澳洲人
德裔印度人,德裔新幾內亞人
這個武裝親衛隊為了擴充規模,還真是用盡手段
只要是帶有德國血統的都被招募而來
也造成後期武裝親衛隊的素質低落
發表於2002/7
一九四三年底,武裝親衛隊包含以下個部隊
軍級單位:
第一武裝親衛隊裝甲軍 LAH
第二武裝親衛隊裝甲軍
第三武裝親衛隊(德裔)裝甲軍
第四武裝親衛隊裝甲軍
第五武裝親衛隊山地軍
第六武裝親衛隊(拉脫維亞)義勇步兵軍
第七武裝親衛隊裝甲軍
師級單位:
第一武裝親衛隊裝甲師 LAH(希特勒親衛隊)
第二武裝親衛隊裝甲師 Das Reich (國家,帝國)
第三武裝親衛隊裝甲師 Totenkopf (骷髏)
第四武裝親衛隊警察裝甲擲彈兵師
第五武裝親衛隊裝甲師 Wiking (維京)
第六武裝親衛隊山地師 Nord (北方)
第七武裝親衛隊義勇山地師 Prinz Eugen (尤金親王)
第八武裝親衛隊騎兵師
第九武裝親衛隊裝甲師 Hohenstaufen (霍亨史陶芬)
第十武裝親衛隊裝甲師 Frundsberg (佛洛斯堡)
第十一武裝親衛隊義勇裝甲擲彈兵師 Nordland (北地)
第十二武裝親衛隊裝甲師 Hitler Jugend (希特勒青少年團)
第十三武裝親衛隊(克羅埃西亞)義勇山地師
第十四武裝親衛隊加利茲義勇步兵師 (未編成)
第十五武裝親衛隊拉脫維亞義勇步兵師 (未編成)
第十六武裝親衛隊裝甲擲彈兵師 RF SS (國家領袖)
第十七武裝親衛隊裝甲擲彈兵師 Goetz von Berlichingen
其他單位:
第一武裝親衛隊義勇摩托化擲彈兵旅
第二武裝親衛隊拉脫維亞義勇擲彈兵旅
第三武裝親衛隊愛沙尼亞義勇擲彈兵旅
第四武裝親衛隊義勇裝甲擲彈兵旅 Nederland (尼德蘭)
第五武裝親衛隊突擊旅 Wallonien (華隆尼恩)
第六武裝親衛隊突擊旅 Langemarck (藍格馬克)
武裝親衛隊義勇滑雪步兵團 Norge
武裝親衛隊上薩爾斯堡司令部
國家領袖司令部直屬第一武裝親衛隊高射砲營
國家領袖司令部直屬第十一武裝親衛隊高射砲營
國家領袖直屬警衛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