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論誠品與所謂的人文氣息
2005/12/31 10:36:06瀏覽3304|回應8|推薦16

網路上有人奢言要與誠品會員說分手,原因居然是「看不慣誠品推出升級誠品卡的政策」,讓他這位擁有「誠品終身會員」身份的大哥感到很不滿意,覺得手上那張「誠品終身會員卡」怎可與那些低俗的誠品卡相提並論?

看完那篇評論後,實在覺得不吐不快啊!

話說誠品集團為了配合信義旗艦店的誕生與擴展其他各分店的績效,與大眾銀行合作推出「誠品卡」,希望藉由聯名卡與誠品會員的魅力共同推昇兩者的業績。只是這樣的商業手法,看來似乎被一小股所謂擁有高人文素質的誠品會員給不齒,想說手頭上的那張終身會員卡哪裡是外頭一般俗人擁有的信用卡所能比擬的?甚至該文還略微敘述作者拿出終身會員卡時那股高人一等的感覺(簡單說就是高傲),想到這,好像看到另一些以為穿上LV或者皮草就能變得很時尚一樣的草包。

所謂的人文氣息,絕對不是因為去了誠品就會變成多高尚多有人文氣息,既使在裡頭裝氣質,到了外頭卻照樣跟流行或者沒頭腦的做事,那不就只是裝個樣子而已?這樣的例子早已層出不窮,每每可以看到在各領域各層次各地各年齡層都會有一大堆不懂裝懂得,或者在商人店家促銷包裝下趕著流行,以為沒跟上了就是落伍的人們,肆無忌憚地宣稱自己才是正義或者真理,好像不加入就會落伍似的。

誠品書店不過就是間書店,固然規模龐大又有良好的商業行銷包裝,但是我個人也不會將之當作神一般的看待,也不以為踏進去就會感受到多少的人文氣息。對於那些堅持著「誠品終身會員」的人們,難道這個終身會員能讓人值得為此誇耀嗎?一年比其他人多買了一些書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嗎?買了書沒念多少,或者對生活沒啥助益,那又如何?

真正的人文氣息,應該是出自內心的,是自願的,是不被包裝的,是不因為時代潮流而落伍的,是無法見到卻也隨時在身邊的,哪裡是擁有一張店家發的小小卡片或者去逛個書店就自以為自己可稱做擁有人文氣息的?不然去問問那些大作家或者學者甚至諾貝爾獎得主,他們可是因為有了某店家的終身會員才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誠品信義店的開幕就不過是個比較大的書店開幕,但是別說什麼「多了一個人文氣息的據點」,因為只要大家願意,隨處都是人文氣息,不是嗎?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bv2004&aid=137807

 回應文章

scubagolf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期「天下」
2006/01/12 16:52

這期「天下」有談吳老闆與誠品。文章捧得兇,仿佛一個誠品挑起了整個台灣文化重擔,看不太下去。

一個企業,20 個年頭後才賺錢。這叫做理想還是經營不善?太多的理想、文化、責任感包袱反而阻撓了企業發展獲利。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06/01/08 21:58

我一張卡也沒有....

我不去誠品...我去餐廳~茶店~直接聽不同的廚師講不同故事與知識~

拍攝單純美麗讓我感動的畫面...在上網跟有緣人分享~


自由如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書無用論
2006/01/03 16:02

我比較常去誠品敦南店,喜歡他們的選書,尤其是一進門的新書區,不像其他書店喜歡把輕薄短小的暢銷書擺在進門處。他們的文學書籍和外文書比較多,也是我常去的原因之一。

當然啦!在資本主義功利主義掛帥的今日,讀書當然比不上賺錢,有人說讀書不成,成廢物,大概就是說我啦!

開書店本來就是為了賺錢,當書本成為商品,書店就要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依歸。誠品到信義區開旗艦店,也是因為商業考量,想要跟Pageone競爭。而競爭才能進步,我也很期待台灣有更多不同的書店,能滿足像我這樣的書呆子。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商人的行銷手法
2006/01/03 09:50

在我還是中學生時,台中開了第一家誠品書局在中友百貨,那挑高的夾層設計,讓我這個鄉下地方來的小孩感到新奇、時尚,大多數人也把誠品的一切和高尚畫上等號;不過上大學之後,有了現實考量,同樣的書、譜、文具,在其他店家卻可以兩成以上的優惠購得。哈,覺得誠品就像某些裝潢漂亮的咖啡店一樣,內涵(菜色)和售價不成正比!

這就是商人的行銷手法。把賣場製造成高尚、有品味的"假象"(認同感),讓消費者奮不顧身為了成就商人行銷口號中的族群,掏出大把銀兩也甘之如飴。這種行銷手法在銀行廣告(ex:大眾現金卡)

就如荒鷲兄所言,人文氣息不是累積誠品消費額度,或是常去誠品書局就算數,充其量不過是感染一下人文氣氛罷了!也不曉得去書局都看了些什麼書?吸收了多少?如果只是隨手翻了,並沒有吸收,就只是過門不入而已。



黃信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眾誠品化誠品大眾化只為商業利益?
2006/01/02 19:27

實在不在乎多辦一張卡,因為一直以來就只有一張卡,我為什麼要將會員卡換成一張信用卡?

誠品的考量是什麼?大眾銀行的考量是什麼?

台灣又多了一個空闊的書攤,在信義計畫區開全台最大的書店就是文化提升,真是這樣,台灣的文化提升就是這樣?

最近跑去看了好久,真的有很多大陸書以前看不到,就這樣而已啦!

套裝書多擺幾套,舊書新書,重複再重複,把書架填滿,這就是全台最大也最有文化氣息的書城???

前後倒置,上下相反,只為趕試賣趕開幕?

多擺些液晶電視播些可有可無的畫面,時斷時續,這就是科技與文化結合的象徵?

為了拼最大書攤開幕,其他分店可以不管服務品質低落,進書落後超商也就算了,居然落後金石堂,甚至落後重慶南路的書局一到二星期.

有顧客找書,將營業員(有文化的稱呼稱為服務員)找來,瞧了老半天說沒書,要用訂的,真好的服務,可我就站旁邊,明明書在書架上,顧客匆忙的來沒找著,營業員也看不到???(當天那位顧客要找天下文化出版彼得聖吉所作的"第五項修練")

很多服務業為了提升人力素質,多要用高學歷,可是要看什麼工作呀?多跟老闆報告要提升服務拉高客單價???

80/20法則沒錯,可是不在那20%有錢人花多少錢,經濟要好生意要好是要看那80%的人有沒有錢花.

希望台灣有錢的老闆,有學歷的經理人,不要又開出像誠品這樣的大書攤.


Das Reic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也沒錯啦
2006/01/02 07:55

不過,那只也是提升「自身」對於人文的看法,但是我強調的是既然看了就要做到,不然只不過是「假惺惺」地藉由那會員卡來提升自身地位而已。

真要讓自己做點有用的事情,讀書是不夠的,既然大家都是受過教育的,何不捲袖幫助別人?何不貢獻所能?

幫助別人很難嗎?不會,起碼我每個月定期捐助700元給兒童燙傷基金會和聯合勸募,比起去誠品沾染人工加工過的「人文氣息」,我自認為還可以。



自由如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誠品不只是個書店
2006/01/02 01:41

我是誠品的終身會員,第一張卡是花了一年五萬元的購書額拿到的,當時覺得那張卡很有價值,因為那代表我是一個愛書人。別人怎麼看誠品卡的價值我不在乎,但是我很自豪沒拿五萬塊去買一個名牌皮包。

我也不會拿我的誠品舊卡去換新卡,因為兩者對我的意義不同;而誠品是否有人文氣息,應該是因人而異,我還是會繼續每星期去一次誠品買書看書,就如我每天都閱讀的習慣一樣。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浮華世界,比別人多買幾本書,我認為是有資格「高傲」一下的。


Boese Engel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誠品會員卡-真希望能剪了退回去給他們
2006/01/01 13:42

我不是誠品終身會員,只是還在每年購買金額滿一萬元,來年還可以繼續成為會員一年的基本會員而已.............但是我決定不想擁有誠品聯名卡!!!

有誠品的會員卡,本來就不值得驕傲,也不代表人文氣息多了那一些些,我只是擁有比普通人多那麼一點貪小便宜的心態,可讓我享有會員價.....可是現在網路書店以及出版社都可以直接在網路訂單,最重要的是,比誠品會員價還要便宜(只要你會找,耐心找),不出門就可以享有大優惠,何樂不為!!!要貪小便宜,此時不貪,何時貪!!!!

真正讓我不想再度成為誠品會員的主因,其實很簡單------誠品不尊重會員!!!!為了商業考量,當然它要跟哪一家銀行合作,總統府那個騙子跟把他吃夠夠的蓮子姐姐也管不了........但它卻把不願辦理誠品聯名卡的會員,在有效期限到了之後,就不再具有會員資格,也就是說我成為誠品會員七年了,本來再累積三年會員資格,就可以成為終身會員,如今,前功盡棄............我,一個基本會員,幹麻要一張流通量跟分行數不大(多)的銀行信用卡呢???多此一卡,不要也罷!!!

誠品會員,嘿嘿,我倒是很樂意跟這身分說bye bye..........反正我也從這身分中得不到實質的價值了,要了幹麻..........錢不容易賺阿,品質一樣,物品一樣,哪裡便宜我就往哪裡掏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