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數」對買賣雙方而言肯定是評估一部二手車殘值多寡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一般消費者首先會確認的卻是車子的年份,尤其是出廠年份,而非里程數。既然如此,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中古車商甘願鋌而走險花錢調錶來欺騙消費者。道理其實大家都曉得,無非是車商希望從消費者身上獲取更多的利益,而消費者之所以會上當受騙,往往也是貪小便宜的結果。只是為什麼杜絕不了這樣的歪風,是法律訂得不夠嚴謹,還是消費者缺乏警覺的觀念?
不久前針對調錶的問題我曾請益二省道的中古車商,他不可否認的告訴我,車商有時候也是受害者之一,尤其從國外進口的二手車也非絕對百分百的「清白」。換言之,「調錶」文化並非是台灣獨有的,而是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所以,別說消費者怕買到調錶車,經驗豐富的中古車商同樣也擔心看走眼。
但究竟如何避免買到調錶車?有人說靠經驗法則來判斷,以國內的用車習慣來說,一年開一萬公里算是正常,並進一步對照出廠年份就能略之錶上數字的真實性,另外也有人說回原廠接電腦透過前一次的保養紀錄推估錶上的里程是否合理,最後如果有完整的原廠保修紀錄,那麼基本上根本不需要考慮里程有造假的嫌疑。總之,保修紀錄如果可供消費者或業者查詢,自然而然有誰還會願意背上刑責的風險來調錶,同樣的消費者也不需提心吊膽的擔憂購買到調錶車。
我之所以將調錶的怪象歸咎於市場的供需,一來低車價、低里程數的物件肯定較吸引消費者,脫手也較容易;二來年份少、里程數更少的物件畢竟是市場少數中的少數,這類的物件又經常被視為稀世珍寶,所以調錶不論對於哪一種能力的消費對象其實都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因此,當消費者沾沾自喜地以為在茫茫車海中撿到便宜,實際上卻是走入不肖車商早已佈下的陷阱中。消費者的渴望與車商的貪婪逐漸形成市場供需的兩端,或許人性和觀念在短時間內難以導正扭轉,但如果立法者與政府繼續漠視這樣的問題,以及放任這樣的歪風蔓延下去,那麼有誰能保證自己不是下一個受害者呢?
如想知道如何肉眼判斷是否真實里程 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