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十三觀音之二十八〈馬郎婦觀音〉
2013/02/05 12:34:44瀏覽1887|回應0|推薦8

 

三十三觀音之二十八

 

〈馬郎婦觀音〉

 

 

   〝馬郎婦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之中位列第二十八尊。〝應身相〞為馬郎婦觀音的〝化身相〞有說是〝乾闥婆身〞的示現,亦有說是〝婦女身〞的示現。從名稱上而言,末學還是覺得是「婦女身」的示現比較得體。馬郎婦觀音顧名思義,就是觀音化現為一婦女,嫁給了馬姓男子。簡單說就是觀音化為馬郎之妻,因此故稱馬郎婦觀音。

 

1

 

  事實上「馬郎婦觀音」與三十三觀音的第十尊「魚籃婦觀音」是異名同體!?若有看過魚籃婦觀音的故事,就知道馬郎婦觀音的由來。簡單的故事回顧;觀音為了渡化眾生,而化現為魚籃婦,最後被馬郎所迎取。其女嫁給馬郎之後,在洞房當天突然暴斃死亡。馬郎因思念愛妻,並將其相貌塑為金身留念,因此有了馬郎婦觀音的形象。

 

    在三十三觀音的排列順序裡,這兩尊觀音同時出現。祂們之間的關係就是,先有魚籃婦觀音之後才會有馬郎婦觀音,若沒有魚籃婦觀音的出現,就不會有馬郎婦觀音。祂們的關係也可以解釋為一個是「因」,而另一個則是「果」。因此,沒有「因」即沒有「果」。

 

這樣子的解釋似乎有點累,也有點浪費時間,不如乾脆文章回顧,看看我過去所寫的文章,這樣省事又清楚。

 

魚籃婦觀音的故事與法相之創作變遷來自於漢傳佛教:http://tw.myblog.yahoo.com/yuyukuo6/article?mid=21588&prev=22385&next=18997&l=f&fid=53

  

三十三觀音之十〈魚籃婦觀音〉:http://tw.myblog.yahoo.com/yuyukuo6/article?mid=21645&prev=21704&l=f&fid=13

我寫得這麼認真,相信有認真看的人,都應該知道前因後果了吧?這樣我就可以「跳」過去又「讓」過去〈台語〉,直接切入正題「我的創作」。

 

2

 

村姑造型的馬郎婦,手持經書即是《法華經》。以相說法,此經書在故事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於馬郎所住的地方居民,只知習箭射獵、捕魚殺生,不知有佛法僧三寶,因此觀音才會化身美女,教大家誦唸佛經,點化大眾。

 

3

 

末學創作的馬郎婦觀音,一手持著《妙法蓮華經》,一手持著念珠,這就是意味著馬郎婦觀音,如何以方便法門渡化眾生親近佛法。末學之前所創作的魚籃婦觀音,一手持經書一手提魚籃。而馬郎婦觀音則是一手持經書,一手持著念珠。可見這經書在故事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

 

末學之前所創作的魚籃婦觀音是村姑造型,而馬郎婦觀音則是仕女造型。菩薩畫像與仕女畫像,的確有不同的表現風格。畫菩薩相貌要莊嚴,畫仕女則要柔美。

 

5

 

末學繪製馬郎婦觀音,所使用的色彩比較艷麗,主要是代表喜氣。從馬郎婦觀音的穿著來看,可看出婚嫁喜慶的氣氛。由於馬郎婦觀音是以仕女型態來示現,又為了不讓欣賞者誤以為這尊菩薩只是個仕女,因此末學也將馬郎婦觀音頭上的鳳冠,加上了觀音菩薩最重要的特徵,「頂戴彌陀像」呈現出來。

 

6

 

    末學畫這尊馬郎婦觀音時,如同畫魚籃婦觀音的感覺一樣。我為了讓這尊菩薩更有入俗化的感覺,因此沒有將頭光畫上去。既不畫頭光,也不表現背景及著地感,目的只是想將馬郎婦觀音,很單純的形象表現出來而已。

 

 

 

 

 

( 創作繪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yukuo6&aid=728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