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感謝逆增上緣
2015/09/11 13:53:06瀏覽216|回應0|推薦0
感謝逆增上緣
2015/9/11 金門浯江副刊
作者宋明理雪

……即便是吵吵鬧鬧的父母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
曾搭大眾運輸到某個小站,約好一起去參加活動的朋友遲到了快一個小時,我在站外等待時被一個公共藝術說明「幸福知道:下一站就到了」(The Way to the VERY Joyance : Here Comes the Next Stop)的中英對照說明碑文吸引。碑文寫著:「織結八網的列車軌道,一如往常是通往迥異的驛站旅程,但小XX站的《幸福知道》體驗,終將成為一個通往奇想的雙向轉運站,藉著在線性速度外所拉開的幸福結境-捷徑,展臂歡迎所有走進奇幻旅程中的人們,在前往、到達和等待的沉浸片刻裡,領略著幸福轉運之道」。
我反覆默唸著這段碑文,想起寫了很多年的一篇,描寫對父親感恩的文章,不知怎地寫了好多次、好久,修修改改總是寫寫停停無法竟篇。想起父親已重病常流淚,奄奄一息隨時可能離世的情景,我定意這次一定要完成此文,體認到我已然被迫來到幸福「轉運」之道。在驀然驚醒的這一刻,默默流下懺悔的眼淚。
沒錯,是「懺悔」,一個孤獨旅人思念父母的頓悟與懺悔。
從出生到十六歲之前的生活,所見盡是父母的忙碌、爭吵、賭氣、冷戰和彼此嫌棄……等等這些讓子女很不安的情境。每次看到他們吵架、惡言相向;曾默默希望自己不是他們的小孩;到十六歲,半工半讀自力謀生之後,有時一年回去不到一次,即使農曆年期間,我也寧願向老闆爭取留守,賺年節加班費,或者一個人呆在租來的蝸居看書,而不願回到所見盡是「爭吵」異常恐怖的「家」。
當我讀到某文章有一段是:「父母,對我們是任何一種感情也無法遞補的愛,……難以抹滅這記憶中的溫暖。真心守候住我們,正是每一個父母永遠的心思」。這段話讓我內心飲泣不足以言喻,儼然聽到內心答答答……滴滴滴……的滲血聲。很想請教撰文者,您們從小都是父母「呵護和溫暖」中長大,就想當然爾認為每一個人都如此幸運或幸福地長大嗎?
恐怕更多人遭遇的實況是:「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任何一種感情也無法『彌』補的『空洞』,……難以抹滅這記憶中的『無奈』。『非』真心『忽略』我們,正是『我』父母『未曾想過』的……」唉!想到這裡我不禁發出一聲嘆息,年輕時被迫離開鄉村的家,沒有任何「呵護」,獨自在都市中求生存,是幸抑或不幸?我一再告訴自己,父母不是不愛我,是沒有能力愛我,因為他們種田連自己的三餐都顧不飽了。這樣的理解讓我可以免去憤世嫉俗,稍稍取得內心的一絲寧靜。如果人類來世界一遭是命定要學習一些什麼的話,父母的爭吵難道不是我的逆增上緣嗎?讓我認清這世界就是時刻會有爭吵,沒事也可以吵半天的,增加我對爭吵的抗壓力。想到他們對我「逆向」的幫助,我打消希望自己不是他們女兒的想法,都說父母恩難報,生身與養育都非易事,無論如何一定得由衷真誠地感謝他們呀。
此時,「……拉開的幸福結境-捷徑」之意象帶出我從勉強到真誠的懺悔,想起父親的淚是「轉運」,也是讓我往相反的方向思考的靈感。我自問:「為何我從沒想過,有這樣單純又給我充分自由的父母,其實應該是我的幸運?」不禁自問,有誰的父母一生都在無盡的吵架?大家都是如何解讀或習慣他們的行為呢?為什麼幾十年了,我依然不習慣或是不願習慣此一時常發生的事實?
當我嘗試往父母給我「呵護和溫暖」的方向,自然回想他們給我的,毋庸置疑,母親的愛明顯而熱烈,她隨時期待每一位女兒歸來。由於沒有讀過書無法書寫記錄,又怕會忘記;只要她知道哪一位女兒哪一天將回家,就會提早把那一天的日曆折起來做記號。如果先知道是搭哪一班客運回家,她一定會到村子口的客運站牌等候。
母親的「呵護和溫暖」實在多不勝數,永遠訴說不完。例如,當女兒們結束回鄉假期,搭車返回工作的城市時,她會跟著車子後面一直跑,直到看不見車子為止。如果她知道哪一位女兒現階段生活比較困苦,會在沒人看到時,偷偷地把少許私房錢塞在那個人手裏,錢數不多但可實質幫助、鼓勵她的女兒。
然而,女兒回家有時也會成為父母吵架的題材。有一次,我回家時,正好有人叫賣紅甘蔗,母親要父親去買一綑,父親認為買太多沒有人吃,因為女兒很快就回去上班,不會住很久。我感受到母親很熱情、感性的愛;父親理智的考量當然也沒錯。無論如何,幾乎任何小小事件,都可以是他們吵架的題材。
要寫父親的「呵護和溫暖」時必須非常「寧靜」才想得出來,依稀記得童年時,他用腳踏車載我去田裡幹活,他會吹口哨,或者叫我唱歌給他聽。國中畢業之前,他每天早上買一個饅頭或包子給我當早餐。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家鄉附近的醫院,上班的第一個月他曾經買一串荔枝去探望我,之後我到更遠的城市半工半讀等於「放牛吃草」,父女愈來愈疏遠。有時,幾乎好幾個月沒有說上一句話。想想,他們雖會鬥嘴但堪稱奉公守法殷實的農人,不像那些為非作歹讓子女蒙羞的父母,姊妹們知道父母辛苦,都很主動把賺的錢,寄一部分回家補助家用。
因為打小在艱苦環境的訓練,姊妹們個性都非常獨立,也都很容易適應各種艱困的職場。當我得知一位同事,從小被母親「呵護」到連隔天穿的衣服都幫她準備得好好的,近日她母親過世,竟連隔天該穿什麼衣服上班都不知道時,我覺悟到應該感謝父母對我的「放牛吃草」,讓我在社會上鍛鍊得至少比「太過被呵護」的人堅強好多倍。
反觀很多同學、朋友的父母離婚了,而我的父母頂多只是吵架而已,相形之下,比其他人父母的情況好太多了。以前我看到他們吵架會覺得很煩,現在,因為父母我有對吵架也不輕易見怪的免疫力;社會歷練讓我知道,隨處都在吵呀,這無非是一種「強烈的溝通模式」,也已經毋須見怪了。有此修練之後,再看他們這樣吵吵鬧鬧過一生,反倒覺得要慶幸哩,至少他們還有力氣吵架,吵一吵笑一笑,豈不是一對歡喜冤家?
今年,母親的體力嚴重退化,姊妹們合力幫父母請一位外勞照顧她,當我們請來這位外勞,父親卻哭了。大家很納悶,好好的為什麼要哭?原來他是太感動了,他說:「我很慚愧以前沒有很好的照顧妳們,而現在卻接受妳們這麼好的照顧……。」
父親的眼淚是讓我「領略著幸福轉運之道」的關鍵,我終於知道,他一直知道自己並沒有「好好照顧」他的女兒們。所謂有錢難買少年貧,我們都相信在那樣的年代,那樣的環境,父母都沒受過很好的教育的情況下,他們都已盡最大的力量在照顧子女了。雖然,那個年代我們不像家境優渥人家的子女,有富足的物質;但是,我們在社會上奮鬥求生存的過程中學習到的種種珍貴知識,絕非那些優裕環境下的子女能學到的。然而,每個月付外勞的費用並不輕鬆,但我和父母的關係正如「幸福之道:這一站就到了」。回想,那日在車站等了很久,朋友終於來了;他一直為晚到向我道歉的同時,我反而要謝謝他。幸好有那段空檔的時間好好思考,更確信我和父母都已經「轉運」也「幸福」了。
可惜,親子間的轉運與幸福非輕易可得。尤其當今美籍華人子女自殺潮不容小覷,其中以矽谷的華人子女自殺潮之嚴重,已到達不能僅以個案視之的程度,若不加以防杜恐有更多憾事發生。親子關係之經營本就不易,華夏移民在他文化脈絡中生存,若不認同保留自己的華夏文化傳統,這親子關係之經營就更加艱辛了,願所有父母與子女都勿掉以輕心,都能用心「轉運」進入為人應有「幸福」。

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258021&CategoryID=12

http://archive.kmdn.gov.tw/kmdnnews/admin/htmledit/uploadfile/20150911000219777.pdf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h5&aid=3000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