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22 14:33:20瀏覽765|回應5|推薦52 | |
今年春節前不久,馬英九參訪高雄科技產業,允諾協助網路遊戲業者,在兩岸貨貿協議克服關稅障礙後,翌日啟動「心靈之旅」,前往佛光山禮佛為國人祈福,並向星雲法師請益國是。據媒體報導,老和尚在與馬會談時是這麼開示的:
「除了支持九二共識,兩岸應多溝通交流,預祝馬習會成功外,他建議馬總統應該要把民心找回來,不但要把國民黨意見不同的、出走的人找回來,也要多和民進黨做朋友。政治沒有敵人,大家和睦相處,社會就能吉祥平安。」 於此不能不說,星雲固然慈悲為懷,諷勸總統與人為善。殊不知事情真相遠非如此,若論馬英九施政七年之苦,唐代白居易〈放言〉一詩或可為譬:「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如果我們逐一重閱以往幾年的媒體言論,「三民自」、「蘋果」與「年代」等幾皆與馬為敵,卻美其名「監督」;一方面逼迫總統拼經濟,推動各項改革,但同時又把政府各項作為罵得一無是處,把「無感經濟」天天灌輸給民眾,對民眾大加洗腦,以致出現「白衫軍」一邊在凱道上大罵馬政府讓台灣民不聊生,一邊卻人人高調秀出奢華手機的可笑畫面。 其中最流行者,首推「五月天」睜眼說瞎話的那首〈入陣曲〉:「幼無糧,民無房,誰在分贓?千年後,你我都仍被豢養。」可少有年輕人細思,正是在洪仲丘事件之際,主唱阿信大手筆購入一棟價格數億元的豪宅大廈。請問他唱出的「民無房」,到底安著什麼心? 猶有甚者,南部遇上天災人禍,在上述傳媒扭曲下,到頭來都是中央的錯,與陳菊、賴清德等主政地方無涉。如此眾口爍金,馬英九推動兩岸經貿,就變成民進黨旦旦而伐之的「傾中賣台」;馬英九改革人皆稱曰不善的稅制,媒體不是報導股民大表不滿的心聲,就是對於若干軍公教人員的揚言罷投,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 進而言之,倘星雲法師的暗諷總統不得民心,只能說馬英九錯估了民眾要求改革的對象和決心,只可反商仇富,但對於本身既得利益,不容動上一分一毫。這當中是否必須依法行政,是否必須符合公平公開原則,獨未見台灣知識分子願意站出來講句公道話。 一旦理性之聲沉寂,各種荒誕言論勢必坐大。如朱學恆主張「倘政府不讓年輕人賺夠錢,崩世代有權棄養父母」的說法,在網路上竟受擁戴。足見這位宅神認定自己不會老,兒女永遠年幼。而名嘴趁機落井下石,把草莓族、啃老族的不思進取,賴給馬英九。 反過來講,馬英九在2008年就職時宣示的恪守憲法,自我節制於權力的行使,不介入司法個案,卻讓自己淪為弱勢總統,是否也反襯出台灣民眾的不知惜福;或者人民太習慣於李登輝的黑金威權、陳水扁的蠻橫貪腐,對於馬英九的溫和施政作風,反倒不買帳的譏之為懦弱無能? 然則倘欲超越藍綠,誠如星雲所言,自然須和民進黨做朋友,結果卻成馬英九的原罪之一。馬英九之所以讓深藍民眾詬病,不也繫於他的包容綠營人士?問題在兩者皆為民意,輕重莫可置辯。至於找回出走的國民黨人,戛戛乎其難。舉如身陷南市議長賄選案的李全教,素來擁王反馬,與之同聲相應的本土派,大抵通不過清廉勤慎之考驗。馬英九一旦對他們低頭拉攏,則又置支持者於何地?事實上,面對蠢話越來越響亮的台灣,誰當家都無奈。 平情而論,若曰民心、民意之所向,史錄顯示從非以長遠計,民眾往往只能受限於眼前發生的事件,屢為當下情緒、一時利害所誤導,總是傾向反智而暮楚朝秦,總是易被野心家和可疑的民調公司所操弄。故馬總統當思如何振奮人心,而非找回民心,才是重中之重。 當知但凡有遠見的政治家,在歷史上無不甘受一時矢石圍攻之風險,皆具「雖千萬人,吾往也」的毅力和智慧,見人所不能見,計利當計天下利,勇於為文化留火種。果然如此,則今日馬英九之頻受誤會,將來歷史必還公道。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