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果只是禪話笑笑而已 那跟你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2011/07/12 17:20:25瀏覽397|回應0|推薦7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


以下兩段如果只是禪話笑笑--而過!
這些    跟你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昨日與友人

恰巧談蘇軾這兩禪話

 

當時吾人感嘆兩事

.是心在動   不是風在動

.可惜世人  只是把這"兩個禪話"

 

當作是笑話..談談笑笑.. 如此而已..

 

真只是禪話而已那跟你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若是能依此經典故事的禪境   

 

放在心上     時時解行 

時時觀察到  心  的反應 

時時以佛的 "視眾生

 

方能以佛心而""       達八風吹不動

 

201107111



 

ps:後記

.

昌洋近日喜閱您的省思(貴站)

[修行應有行有解,若只是一昧在文字上玩味則永遠只是口頭禪而已。]


聞之: 真有印心之覺.....      故昌洋轉載下文  分享大家

.

.

 

下文是由佛典故事網站轉載http://www.ctworld.org/sutra_stories/index.htm


宋代文人蘇東坡,才華洋溢,堪稱文壇上的奇葩,

他有一個相知甚篤的方外之交「佛印禪師」,

平時二人在佛學、文學上總不忘相互切磋,

 

但每次老是讓佛印禪師佔盡上風,蘇東坡心裡總覺不是滋味,

所以百般用心,想讓佛印下不了台。一天,兩人相對坐禪,

 

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

 

「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

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

「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

 

 「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蘇小妹聽完原委,卻不以為然地說:

「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

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

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
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

這不是輸得很慘嗎?」蘇東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蘇小妹的看法。

 


事隔多時,蘇東坡修禪定日漸有了功夫,

一次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

 

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

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

「放屁」

 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料想佛印會給他諸多的讚美,

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放屁」,

 

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

「佛印實在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

                               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

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

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不如佛印遠矣!

 

省思 !   省思 !!   省思 !!!   省思 !!!!         

心在何處

--------------------------------------------------------------------------------

修行應有行有解
若只是一昧在文字上玩味則永遠只是口頭禪而已。 

.

.

後記: 八風是稱、譏、苦、樂、利、衰、得、失。

 

 

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

 

一、稱:每逢人家「當面稱讚」我們的時候,總不免感到滿懷的歡喜!

二、譏:每當人家「當面責罵」我們的時候,總令我們感到無限的羞辱。

三、毀:有些人總愛「背後說人家的壞話」,一旦讓我們知道了,

                                           總感到忍受不了,甚至心存報復。

 
四、譽:當人家「背後褒獎」我們,認為是一種榮譽,而不覺沾沾自喜。

五、利:當我們事業成功,「順利通達」的感受,自然令我們感到滿足。

六、衰:當我們事業衰敗,所有的打擊,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

七、苦:當種種煩惱逼迫得我們的身心難以承受,深感人生確為一大苦

八、樂:當我們的身心獲得非常適意時,總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

八風之動乃在 ,  唯心造之一念間 卻有天堂與地獄之別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ungeryou&aid=541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