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到底價值多少??
2010/12/12 22:21:53瀏覽1311|回應0|推薦17

上圖照片 於佛光山大雄寶殿西廂廊 20101205用手機拍攝
.

人生到底價值多少??      

價值是金錢?  是心靈?   還是兩者皆是?

如何定價因人  因地   因心念    而有所不同

您的人生到底價值多少?

1.在於別人如何看你!! (欣賞你的你就是鑽石  否則你就是石頭)

2.你將你自己放在何處?(場地不同 價值不同)

   熊與鱷魚打戰誰會贏 ?  ( 戰場在那裡  "水或山"   決定勝負 )

3.你如何定位自己? 與造福多少眾生?  (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價值)

  不需外在定價 (在九大行星中太陽   是不需其它星球來肯定其價值的)

  或 (在九大行星中不論是太陽   或是它星球  都各有其價值  不需相互定價)

 

但不論是 強者 或是 弱者 都應彼此感恩  感恩彼此  因為

   一切都有互動因緣 才會有其存在的價值 而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眾生母         "" 為 "眾生" 之導師

 

4.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慈" "悲" "<喜>  [捨]   是  諸佛菩薩的道 

 

大般若經: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大悲上首 無所得為方便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如來 如來,所以在這裡「來」與「不來」是完全一樣的 )

......................本來如此................................

以上心情 是昌洋在 : 

2010年12月佛光山水陸法會灑淨後星雲大師的開示後

                               昌洋有感而發的心得分享2010 12 05

人生到底價值多少??       

困擾您嗎? ????

"現在" 請立即"定"下來五分鐘   思維下一步 

趕快幫自己定位!!!     

並且  立即   去執行它   *~*    *-* 

                           Younger    昌洋

.

星雲大師原文 :

來佛光山參加水陸法會 與 其它道場有何不同

大師譬喻: 一位小和尚 問師父人生價值多少?

師父告訴他說:檢一個石頭去叫賣  但不管人家出多少錢多不能賣

於是他撿了一個石頭去村裡賣  人家最高出價到20元

小和尚高興回來告訴師父   師父說:相同石頭 你拿去百貨公司賣看看!

相同石頭去百貨公司賣 居然叫價到2萬元

小和尚高興回來告訴師父   師父說:相同石頭 你拿去古董店去賣看看!

相同石頭去古董店賣 居然叫價到 20萬元....................

.

還沒有動力嗎????     

Younger 再次分享短片   為您加油打氣!!

.
力克(Nick)《人生不設限

以獨特和震撼的方式,為你帶來希望和力量!

 

 
 Nick尼克人生不設限:

我那好得不像話的生命體驗  結婚篇

 
  
 .  唐三藏   的   自訂價值

另外分享 : 唐三藏的生命豐碑  作者:嘉言為世 

    隋文帝開皇16年,西元596年,河南緱氏縣,世代宦官的陳氏家族,父陳惠是隋朝江陵縣令。家中誕生了一個男嬰,取名陳禕。這個詩書榮貴之家到陳褘這代,有兄弟四人,陳褘排行第四。陳氏家族世居中原,是儒佛兼崇的博雅桂蘭之家。在佛教相當普及的隋代,其二兄陳素,不戀世榮,早年出家,為當時洛陽著名的長捷法師。

 

   陳褘年幼即熏於崇道重德的家庭,家庭成員之間從無閒談功利財貿的習氣。陳褘幼年明慧敦厚,溫文儒雅,勤學不懈。少年即顯露出儀表清俊,氣概磊落的風度。十歲時父長辭,隨二兄長捷法師來到了洛陽的淨土寺。常聽許多名重當時的高僧講法,便深悟聖教究竟濟世之旨,並立下決志弘法的大願,十歲少年奇俊胸懷便以至此。

        陳褘十三歲時,隋陽帝派大理卿鄭善果到洛陽,主持度僧的考試。當時出家,不亞於科舉之艱困,報名參加的數千人,但只錄取26名。陳褘由於年齡不達標,不得參與考試,於是十三歲的少年便懷迫切慕道之心,在大理卿行署外徘徊數日不去,這時的少年陳褘已透露出了玄奘法師後來冒險犯難的堅強意志 

  古英雄出少年,陳褘的氣質儀表果被大理卿發現,在驚奇地詢察其儒佛學問後,甚是讚歎。並詢問其出家之旨,少年陳褘朗誦然答曰:遠紹如來,近光遺法。大理卿深感其少年大志,奇才難得,便破格錄取了陳褘為出家沙彌,共錄取27        

   做為漢民族最優秀時代——盛唐中最博學優秀的知識份子,玄奘法師 早已從躬行修持的體驗中,體證了崇高無畏的生命信仰,能讓每一個身心在行願實踐中直接抵達真理。而要讓東土人民的信仰有可靠的依怙,只有在無上菩提的感召下,才會皈依,才會漸覺,才會開始尋找自己。玄奘法師決意讓釋尊的話語在東土復活,恭請釋尊以漢語再對東土人民宣說一次生命的真諦。 

   他辭去了長安名寺藏嚴寺的住持一職,勤學梵文,不懈的上表朝庭,不渝的要求西行取經。由於其時唐土初定,四夷不靖,與西域諸國仍在疆域摩擦中,朝庭禁止唐人出境,違者處以極刑。太宗李世民不知是忙於策劃平定邊域,還是遠征霸業,對玄奘法師的呈表始終未做批復。其他有志西行的義學沙門,皆因怕違反禁令而退卻,而法師仍決志冒死違令西行,即使孤僧遠邁萬里危途,法師也誓不改初衷。        

         唐太宗貞觀元年(西元627年)26歲的玄奘法師冒死從長安孤征單騎的出發了。那是中國宗教史上最偉大的一次生命性出發,也是漢民族精神歷程中,最崇高而切實的一次出發。法師的西行絕不像吳承恩小說《西遊記》筆下的唐僧,在諸多神妖保護下瀟灑的西遊,而是一邁步便要以死相抵的絕烈生命信仰之旅。法師西行不久,風聲便驚動了朝野,當局派追兵緝捕,並傳令邊塞封鎖關路,法師只得晝伏夜行。每夜裏馬蹄聲聲,那是驚心動魄的信念鏗鏘的願力踏碎了人間的歧路,他要在眾生醒來時,為他們帶來佛國的光明。 從涼州到瓜州(今敦煌附近)這帝國最後一所城池,他終於被日夜戍邊的唐兵所捕。此時,法師並無悔意,決志坦然殉道。        

        瓜州統帥獨達孤是位佛教徒,感法師冒死取經之誠,不僅未為難法師,還為法師配備了淡水、糧食、請胡人嚮導送法師到大漠邊,真是山高皇帝遠,佛法卻無邊。法師出玉門關,單騎面對八百里茫茫大沙漠遠方的落日如法鼓,發出鮮烈而沉寂的震響,只有法師的心能聽見;蒼茫無際的戈壁沙海,那是吞沒任何人煙的地獄,法師抖擻精神以地藏菩薩本願為杖賜,以諸佛菩薩曆劫捨身求法之精神為袈裟,仰面西天禱曰:寧肯死於大漠中,也不向東退一步

 

  風魔捲著沙石如利劍向法師劈來,暴雨夾雜著蒸騰的酷熱烤灼著法師的瘦馬單騎,水袋第二日即被狂風捲飛破碎,每秒鐘死神都在迫近。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草木不生,法師的口唇、面龐、肌膚開始皸裂,血肉脫落。人倒馬踣,昏去醒來,死去活來,法師沒有一絲憂鬱,仍以萬死的信念向前爬行。西方哦,西方隱現的故人白骨就是方向,一個鐵打的羅漢伏,在沙海空曠焦渴的土地上,沿嶙峋的枯骨前行,不斷前行。 

 

        不知在戈壁中行進了多久,不知多少日滴水未進,粒米未沾,將死的馬匹突然躍起,向愴涼的沙海中奔去,法師不捨這異類的法侶,跟隨其後,八百里巨大的黃色墳塋中,居然顯現出一方水草茂盛的綠洲。奇跡,總會在生命崇偉者的人身上出現。 

        沒有金石誠信體驗的人請不要說這是神話虛構,沒有棄絕功利穿越生命極致的人,請不要說這有違常識。的確,這從天而降的綠洲,是違背俗世的思維,但它卻是信仰的真實呈現。 

       法師在搖曳的水草中飲馬吸水,陽光調和在閃亮的水滴中蕩漾,一如一行行熟悉的經文遍滿天地,佛陀的話語就是沙漠中的綠洲,法師要將這清潤的甘甜完好的複製給東土焦渴的人民。 酷烈的戈壁為至誠征服,沙海的洶湧終匯於生命信仰的激流。

           以每一秒的生死為功課,法師一如在長安寺宇中精進修持。他感到信仰在肉身的艱酷中彌加熱烈,他感到死神的可憐虛弱,他感到一個信仰者在死神中穿行的無畏,那是在極至中剔除肉身、思想、我執後進入的生命真實。法師這時已進入信心三昧,時日已不存在,艱困中仍能法喜充滿,前行,前行,彌漫的黃沙如西來的天樂;前行,前行,生命的寺宇就是乾坤天地——那是不滅的佛陀的雄佛身軀。 

 

   法師神奇穿越大漠後,進入了西域諸國。從伊吾吾國(今新疆哈密)到高昌國(今吐魯蕃的河城遺址),然後再到天山南麓,經阿耆尼國(今焉耆)、屈支國、(今庫庫)、跋祿迦國(拜城)。諸國皆對唐朝三藏法師禮請有加,其間高昌國是唐化國家,國王麴文泰氏自稱漢人,是虔誠的佛教徒,一心想苦留法師為國師,主持國家的宗教教育。麴氏情急之下用攀親和武力與以恫赫,法師皆不從命,麴氏又以押解其回國相威嚇,法師雖理解其求才心切,但絲毫沒在原則上退讓,即絕水絕食四日,甯死高昌決不滯留中途違背初衷。

             麴文泰見法師誓死之志不可移,只好概歎與法師緣淺,並陪罪為法師趕做金鏤袈裟,預備足夠多年的乾糧,撥給馱馬座騎和護送人員,附帶唯一的條件是再留一月,為高昌全國朝臣講一部《仁王般若經》。法師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感動了高昌朝野,起程時,麴氏率全朝文武都市人民送至數十里外,並親書二十四封信與西域諸國,請其為法師一路關照。 

        一劫方消,一劫又起,駝隊未行百里即遇大批強盜,財貨、馬匹、食糧搶掠淨盡,當法師一行面對 七千公尺 的帕米爾北麓大冰山時,已斷糧多日。百萬年來終年積雪蒼涼雄渾的雪峰,透出崢嶸萬狀的危崖,那零下40度雪粉捲成的旋風,驚心動魄的萬丈雪溝深崖。法師又將在寒冽的刀山中再次穿越死神的冷酷。

                七天七夜,咀雪而食,席冰而寢,同行者死去一半。冰冽的刀鋒矗立入天,雪霧的群馬彌漫四野,法師的身軀上又著了一件冰雪堅寒的袈裟,那是死神在希冀熱血的溫熙。法師入菩薩勇猛三昧,攀登,攀登,風暴的呼嘯是法師心跳的回音,壯闊的冰峰是法師禦駕的白駒,信仰的火焰灼燙了千里雪幕,而法師的足跡卻灼燙了人類的眼睛勇者的道路總是從信仰起步,翻越生命最峻烈的山峰,到達一座又一座更加嶙峋的巔峰。一個大唐的和尚,一位心懷眾生的勇者,他的德相威儀,讓帕米爾雪峰顯得矮小單薄 

    法師的聖影繼續西行,到達今日中亞俄聯邦土耳其斯坦,飲四百里青色味苦的熱海水,法師只覺接近佛國的法味,而未覺其苦。法師又抵達了西突厥國首都葉城。西突厥是當時的中亞大國,歐亞人往來其間,佛教、景教、襖教、摩尼教都流行,國王葉可汗以上賓護侍法師,派通譯嚮導護送法師上路,向西又向西,又翻山越嶺,經行數國,到達羯霜那國。又渡數河涉數灘到達昔年亞歷山大死後,希臘人建的巴克特里帝國,進入阿富汗京城喀布爾。再西入印度迦濕彌羅。 

法師自長安孤征單騎出發到抵印共歷時近3年,行程十萬里以上,越經五十六個西域國家。其浩闊壯偉的歷程,讓所有後世的筆墨只能淡染寫意無法濃彩工描那是史家語言無法到達的精神巔峰  

   法師入印時,正是七世紀初上半葉,佛教在印度由衰而盛的迴光返照時期。玄奘法師在夏哇城和舍阿考特城學習大乘經教和梵文四年。做為大唐高僧,法師的西來求學,受到統驅中印北印,戒日王的關注,戒日王是虔誠的佛教徒,禮法師為上賓,多方竭力促成其學業。 法師入學於當年佛陀創教之地,摩羯國著名的那爛陀寺。       

      法師每日登壇詳演教旨,一連十八日過去,七千人中始終無一人出來與法師論辨。與會學者、僧眾、王公,莫不欽慕感歎。戒日王尤感喜悅,諸王向法師頂禮,會中大乘學者公推法師為大乘天,小乘學者立法師為解脫天。此二稱為印度尊崇極點之聖人稱謂。這便是中國人在外國被稱為 神人而得到有史以來最高的殊榮。萬古風輶法師一人而已!    

   辯論會後,以戒日王為首的十八國國王皆對法師執弟子禮,為感佩其才學盛德,讓全印人民沾其法惠,戒日王舉行了六次無遮大(大佈施)會,盡散宮儲餘糧,受惠者50餘萬之眾 一個中國的僧侶,能如斯的感動全印的國王和人民,恐怕也是人類史上的奇景。法師才學彌天,儀表莊嚴,戒日王視為千載僧寶。法師為其開解已傳入印度的 秦王破陣樂,王感大唐東土出一懷聖轉輪聖王,便在法師返程之前,修書派使往大唐歸附執臣子禮。法師才德所感,不出一兵一卒,獲如此之外交碩果也成為外交史上的巨擘,其功跡遠在張騫、班超二公之上。 

西元694年(貞觀十七年)法師準備起程返唐。戒日王再集十八國國王懇請法師挽留75日,並舉行餞行的無遮大會,法師在諸王的幫助下購辦了眾多的佛教經典、歷史書籍和抄本,數百筴經卷馱滿了若干匹象背,浩浩蕩蕩向東歸去。戒日王及諸友人萬餘人送至邊境,法師令異域傾國仰敬之情至如此矣! 西元646年(貞觀十九年)法師結束了19年....  後刊續載中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ungeryou&aid=468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