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己編輯作品
2010/09/16 11:10:57瀏覽278|回應0|推薦2

發行者:闕月里  主  編:陳俊穎 

談學生的學習〈二〉 校長  闕月里 閱讀可以使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吸收到他人的經驗,專家學者們把他們的實驗經過、心得、感想或反省、批判、思考的情形一一書寫下來,供後學者參考運用,可以避免重蹈覆轍或直接取用結果,書本的知識可以說是人們經驗精華的結晶。古時候的讀書人則以「著書立說」來作為完成道統的責任。時下,縱然網路世界是如此的發達與氾濫,透過網路可以消弭時空的藩籬,獲悉即時的資訊;但是,網路世界再發達仍然無法完全取代所有傳統的閱讀學習。

「在非洲設鞋廠」,悲觀者認為,當地人民太窮,鞋子賣不出去;樂觀者認為,當地人很少穿鞋子,只要一人買一雙,後市很可觀。兩者觀點或信念不同,即有截然不同的觀點,當然也可能有兩極化的作為。學習要主動才更具效益,使學生樂於學習,體會學習的樂趣,是學校重要的目標。師長如何讓枯燥的事,沒有趣味的事,甚至是毫無意願的事,轉化為學生可以接受,甚至成為欣然接受的事,這種心念的轉換,是非常不容易達成的。但是,一旦學生持有樂觀進取之心,可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能「樂在學習」中,長大後又可以「樂在工作」,持樂觀、快樂、進取的生活觀,這不僅是個人之福,更是社會之福。

通常人們在接受到一些挫折或不愉快的經驗後,常以「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來相互勉勵。在倆人感觸相同時,有「心有戚戚焉」 的感覺;在無法得到他人體諒時,會有「你不懂啦!」的感嘆。的確人的心思是何等的細密與複雜,即便是自身的經歷,在事過境遷   之後也常有失憶的時候,更何況「人非親身經歷怎能夠完全體會   他人的感受」?然而,若能時常「易地而處」、「將心比心」以他      人立場多加思維,對他人所作所為將更加寬宏,更容易瞭解也更   容易體諒。

隨著時間的變化,除了人的品德以外,絕大部分的事物多   會有「半衰期」。在「知識半衰期」逐漸縮短的現代,「新知識」       的取得是人們感到迫切需要的;同時,在此科技化的時代中,人    文素養與道德實踐更是人們所不容忽視的。在這社會中,學能不      佳而溫文有禮的人比起「科學怪人」要好的多多,不是嗎?學校    的教學環境,就是透過「教與學」的歷程使學生學得做人與做事    的道理。習得更多的知識是讓我們瞭解做事的道理,做事更有條  理、更有系統、更為順遂;更重要的,在學校中還要培養高尚的     品格情操,學會仁愛、寬恕之道,學會負責盡職,學會如何與人     相處、互助合作,學會同情、感恩,學會用心來過生活。「四維       八德」不僅是傳統美德,更是現代人待人處事所應實踐的作為。                                                      

親長是學子一輩子的老師,親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                          會影響學子的行為或觀念。如何讓學子學得更好更有效,美國史    坦伯格說,「教與學的型式相仿」學習的效果較佳。然而,每個      人都有各自的人格類型和風格,以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單一對應   即不容易相仿,更何況學校教師一人對應二三十位的學生,教與   學的型式更是不易相仿。於是教師要培養與運用多元的、多樣的   教學型式,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學生亦要依照教師的教學型式,    認真的配合學習,「生以師為師、師亦以生為師」達到真正的教     學相長。親、師、生彼此之間除了要善用自己的特質外,彼此多     相互瞭解與多一分包容,相互配合合作無間,非但可以提昇教與   學的效果,同時社會也會更為和諧,更是學校所冀望。

 


 國 小 志 工 隊 芳 名

顏金彬

邱金奎

張淑惠

其清

 

許秀華

賴昭岑

張玉美

張師節

李清玲

胡雪琴

高秀玲

傅玉珍

曾麗月

林瓊華

劉美玲

王培智

李孟真

羅龍珠

鄭秀如

鄧宜男

 

姓名

五甲顏茹旋

二甲邱玳軫

三甲王雅慈

六甲陳如一

三甲莫

 

一甲李容瑄

一甲阮奕騰

三甲楊政霖

六甲劉祐宇

六甲蔣加恩

六甲鄭國亨

四甲李柏輝

四甲袁采誼

五甲陳俊棠

六甲蔡林峻

二甲馬

 

五甲王化邦

二甲

羅法

一甲李家儀

一甲廖宜凡

一甲查昱安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sehill1861&aid=441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