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21 18:58:07瀏覽263|回應1|推薦4 | |
────────「曠世風華」───────
***~ 所引起的感慨 ~***
『趙宋三百年社稷, 臨到曲終人散時, 出了一個文天祥這樣的人物也該知足了。 真正的英雄都負有承先啟後的使命, 上蒼把文天祥賜給宋朝, 讓他引導一個草原民族在文化上進入南方。』 以上是「曠世風華」又名「大運河傳奇」書中的一段, 夏堅勇著。 其書中所述及的「曲終人散」的觀念與概想, 頗引起我一些感慨。
即便是一個朝代動輒數百年, 甚至上千年, 身處當時, 大約都是懷著千秋萬世永不會改變的心情看待的吧? 而在時光的長流裡, 它竟也不過只是那麼短短一截, 有開始也有終結, 沒什麼千秋萬世那種恆久的可能。以後世的眼光視之, 竟然猶如短短的一齣戲, 到該結束的時候就結束, 該下台的時候就下台, 沒什麼例外。 看戲嘛, 等而閒之, 今天看這齣, 明天可以選另一齣, 無須過于執著。曲終人散, bye bye, 還有別的事要忙乎。
這是不是讀歷史時的無奈與蒼涼? 每一個朝代之始, 不都是鐵馬金槍, 血流成河而後才能成立? 逃不過的定律卻是每個朝代都必然的虎頭蛇尾, 被另一個勇者或智者所取代。
這些史蹟中的開創者多數都豪氣干雲, 值得後世的讚嘆與欽佩。可是他們那份家天下的心思, 則多少有損其氣度。 當然, 若說人不為己實在有點標高, 與真實的人性不符。但是英雄之所以為英雄, 自當有不同于一般凡夫俗子的氣宇與識見。然而, 古往今來, 能有幾個英雄人物有這份卓見與能耐? 終究不免也落入凡夫俗子的框架之中。換個阿Q的說法, 豈不也是英雄與庶民所見略同而已?
作為一個人, 有沒有可能不想其他, 只盡一己之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無論他是在哪一個範疇領域、從事哪一種行業。在行進的當時, 全心全力 ; 在該撒手的時刻, 瀟洒離開。
我想, 應當有可能, 只要這個範疇, 這個行業不沾染上權力及利益。 話說回來, 不沾染權力利益的行業能有多少? 政治是千古同調, 今日的是昨日的非, 反正牽扯多了連英雄也會氣短。
其他的, 藝術創作在理論上應該比較單純。一個藝術家的狂熱應會促使他盡心盡力尋求其自認的完美。而這份完美的尋求未必能有特定的接棒人。 因之藝術家燃燒發揮一己的才華時, 是盡其在我, 完全專注於扮演自己的角色。這種能耐與才華在更宏觀的視野與史觀中, 是否比疆場上的英雄和開國的君王更加值得尊重和珍惜呢?
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而在不同的時代相信會有不同的考量標準及答案。古代的藝術也好, 藝術家也好, 再怎麼不世出的才華, 最幸運的也不過是帝王的寵臣, 為他華麗的殿堂增添一點浪漫的色彩與氛圍。像李白還能贏得當紅大太監為他研墨脫靴, 算是最意氣風發的了, 歷史上還有哪個心高氣傲的才子曾在皇帝的殿堂上, 比他更恣肆更為所欲為?
但時至今日, 君王體制不再, 民主憲政上演, 英雄與藝術家幾乎可以名位相當, 無分軒輊。英雄有人前呼後擁的愛戴, 藝術家也有人讚賞甚至為之顛狂, 各有各的主題, 各有各的舞台, 全沒隸屬的必要。所以兩者都能盡其在我, 將個人內在的精華盡量發揮, 讓自我處身的時代廣被其光彩。
展現藝術的秉賦與特質不是想留給誰就能留給誰的, 正如在民主時代權勢也未必就能世襲一樣。 因之英雄也好, 藝術家也好, 平常人也好, 都只有燃燒自己的熱忱, 發揮自己的優質,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庶幾不辜負一世為人。這原該是一個人活在世上最好也最值得的本質與精神。
民主的演進不是靠歷代帝王或英雄所賜予, 而是靠平民百姓勇敢的自覺與爭取。只有在這樣的制度與精神下, 人才有機會實踐自尊與自愛, 並盡一己之所能, 真正生活在他所處的世界之中時代之內, 體會作為人的意味。人生因而不再只是觀賞一齣齣台戲的流水席, 任它幕開幕落, 上演的主題永遠事不關己。
若如此不強調英雄, 而強調自我, 是否「曲終人散」的韻味和意義, 會稍有別於以往某段歷史的灰暗與無奈呢?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