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8/03 17:15:11瀏覽245|回應2|推薦8 | |
-- 尋找獨處的機會 --
身為二十一世紀的都會人, 最不缺的是喧囂, 而最渴望卻最難得的, 大約就是自我的獨處。 尤其台北人口密度之高, 公寓房屋之擁擠, 街頭行人之摩肩擦踵, 生活的品質雖各人不同, 但是疲累又身不由己, 卻不由分說是共同的災難。 於是, 一個人坐在電影院的卡座裡, 也讓我享受到難得的獨處機會。 周圍雖然也散落著一些互不相識的觀眾, 拜燈光暗之賜, 可以視之為不存在之實體。因此自我心情上, 是獨自一人而已。 在這樣的環境與氛圍裡, 任何現實中的瑣事雜事都可以被暫時停格、丟開, 讓自己的情緒沉澱于影片的另一個時空與故事的發展之中。 看「企鵝寶貝」, 自我即轉化為一隻企鵝, 或轉化成空中飛翔的蒼鷹。俯瞰南極冰天凍地的雪景, 乍看起來很假, 冰原上出現的冰雪總是呈一大片或一大塊的突起、峭立, 形狀有楞有角, 有些又圓潤一如拋光打磨過的。有的潔白、有的透亮、有的看起來鬆軟如棉花, 不一而足。而那種空曠與冰冷, 既是視覺的, 也有如親身經歷的實境。 如果欣賞的是一齣古裝歷史片, 身心暫時進駐嚮往已久的古代文明之都, 體會當時當地人物精神與生活的領域。在「Kingdom of Heaven」裡, 中東古戰場上的各種詭譎計倆, 以及它背景城市耶路撒冷當年的繁華神祕的特色, 讓我似乎已置身其中, 參預了他們的喜怒與哀愁。於是歷史的縱深, 讓心情轉換, 心境拓寬, 跳出了一時一地的侷促及現實生活裡莫須有的感喟。 當然也可能一面看電影, 一面冷靜客觀地品評其拍攝的手法, 以及劇情的發展。不過到了這個地步--竟然讓觀眾那麼理性地跳出劇情而回到現實, 這部片子的編導多半已不是頂尖的了。 「遺世獨立」, 這種看電影時逃離現實生活的感受, 大約只有在飛行途中的轉機時段, 情況與之近似。轉機是長途飛行額外的空檔行程。轉機所須等待的時間越長, 心靈沉澱的機會反倒可能越大。 遠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之地, 遇見熟人的機率幾乎是零。於是眼見機場的人來人往, 卻有如只是見到具備人形的花草樹木一般, 只具裝點機場寬廣空間的作用而已。想起倪匡曾經風行一時的科幻小說 : 有一種人類是由植物變成的, 不過每隔一段時日, 他們必須進行光合作用, 這時他們就又恢復了原形, 變回成植物。那種混淆視聽的情形, 跟此時此刻的情境, 還真有不少吻合的想像空間。 在機場的轉機大廳裡, 凡事可以超然地只作壁上觀, 沒有必須參予的壓力。一切莫須有的寒暄、應酬都免了。平日生活中許多不得不的無奈, 全都可以拋到九霄雲外。那份了無牽掛的清閑, 真是對極了我的胃口。 所以我搭長途飛機時, 會刻意安排上一段長長的轉機等待的時間, 讓自己突然跳出地心引力般的人際網絡, 暫時呈現沒有重量的超輕鬆狀態。去年隻身在舊金山機場, 來回都因轉機而停留好幾個小時, 當時的情形, 在不少人的眼裡, 可能認為既漫長又無聊, 然而在我自己感覺, 則是一段極為珍貴愜意的獨處時光。甚至我可以忘了我是誰, 忘了已過的, 忘了未來的。總之, 我可以處在一種真空狀態, 那份輕鬆, 那份毫無心理負擔的悠閒, 讓我回味至今, 且又企盼再一次體驗的美好時刻。 俗話說「前不巴村, 後不著店」, 似乎在形容荒郊野外, 了無人煙的寂寞。但是在轉機的這種環境, 反倒像是處在人生樂章裡的休止符, 讓生命樂章裡所有的管樂弦樂啦叭手, 來個全面的休憩喘息。心中的一切鬱結, 就此在孤獨的寧謐中慢慢地咀嚼, 淡淡地化解;繼而, 一種新鮮的生氣代之而生。 如此, 當我再飛回必須的現實生活時, 就又有了不盡的生機與活力。 飛行雖不是一般經常的活動, 看場電影的機會則十分等閑。能單獨一個人坐在電影院裡漆黑與安靜所營造的孤獨氛圍之中, 體會一下蒼鷹似的超越, 也可算是心理衛生上, 時不時必需的一種調適與養護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