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她 們
2006/08/23 22:37:38瀏覽481|回應0|推薦2

 ***──────── ────────***

 

深夜捻燈夜讀,常是一天中最自我也最享受的時刻。尤其是夏日炎炎之際今年夏天的熱,更甚於往年簡直熱到頭昏。

夜讀猶如一劑清涼散正可以恢復好心情。我閱讀的品目可說相當駁雜但最感興趣的還是散文。

散文不像小說必須日以繼夜長篇大論地讀下去才能有個整體的概念。它的長處是短小精致而作者的論點、理念卻已表達得十分明晰與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尤其配對。

台灣的文化實質,一向精微細致而在文字書寫的範疇則更是表現得可圈可點。女性因著天生具有比較靈敏細膩的感受能力所以常常可以成就一些特別靈秀的文章書寫從某個層面來說男性作家未必能勝出其右。

這些作家的作品有的輕靈得幾可不食人間煙火有的則雄辯滔滔萬夫莫之能禦。總之她們得天獨厚的資質加上深厚的學識修養使得所寫下的作品不論質與量都十分引人入勝。

以下這幾位作家文筆幾可出神入化相信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最愛可能也受到每位愛讀散文的人的矚目與喜歡吧。

首先來看看龍應台,她曾經表態不希望人們稱她為女作家,只稱作家即可。我也贊成她的觀點,任何寫作都無須有男女之分所以我的題目只用「她們」,也是為了尊重她的這份意願。

她文章的字裡行間常充沛著一股磅礡之氣,相當難能可貴。讀她文章的同時大約都免不了有這樣的思索:究竟是什麼因由造就她分外犀利的觀察與感觸?但是筆下卻又雋永溫馨與雷厲風行兼容並蓄?

她的文風既具女性的靈慧,又知性豐沛猶勝男性。因此一個閱讀者所希冀的文章特質與內涵,都可以在閱讀她的行文中獲得滿足。

這是單指閱讀的快感而言,至於她行文中給你的點醒或當頭棒喝,才是不得不佩服的特點。都是台北街頭的人頭,為什麼你我在此之前從沒想到過她所提出的這個問題?從沒發現過她所指陳的這種現象?

於是她的點醒不由得不引起你我深深的省思:有時懊惱,有時悲憤,有時是心有靈犀之後的通達,又或者,只發出一個會心的微笑。

我們跟著她重新面對台灣週邊的大海,跟著她認識上海的男人,跟著她做深深的百年思索。更不知在多少次說「你為什麼不生氣」之後突然意識到曾經有什麼人早已說過了這句話它已幾近形同專利。

龍應台現象有如陣陣龍捲風所到之處鮮少不為之傾倒披靡。

平路在「亞洲週刊」的專欄裡曾有一篇文章談到楊振寧博士和比他年輕近一甲子的妻子的婚姻事件。這個婚姻本身只是純個人的意願但是社會上卻出現很多聲音豔羨的有之稱讚其勇於突破成規的有之,於是變成了一件滿引人注目的社會議題。

平路一反旁人對其所謂的浪漫勇敢論認為這種老男配少女的婚姻其實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觀念也就是父權社會的產物。因此楊老博士的婚姻根本談不上是什麼突破傳統既不浪漫也無勇敢可言。她認為他們的勇氣指數「甚至比不上任何一個毅然出櫃的同志朋友」。

她當然無意反對別人的你情我願。她的重點在於「明明是在傳統架構裡鑲嵌得宜卻名之為浪漫、名之為勇敢--。而我擔心的尤其是這浪漫的迷思』將影響深遠:它關係著女人繼續把皮相青春當作本身可欲與否的惟一標準」。

她的擔心出於現代知識女性的自我認知與自我尊重因而期望當今的女性能有足夠的知識份量跳脫自己的母親祖母外婆她們曾經被束縛的古老宿命。

在我個人認為:青春依然是值得珍惜的但代表的不是待價而沽;美麗仍然是可喜的但是它可以不僅僅是一種賣相。

以前曾讀過她幾本書但是讀了這篇文章卻讓我對她刮目相看。不只是她的論點能獨醒於蠢蠢凡愚她寫作上的收放自如也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在文中她沒有一句話是對事象的直接指對總在快沾到邊時立時轉個不大不小的彎但是聰明的讀者一定知道她要說的是什麼。段數夠高竿吧?

她曾寫過「女人權力」一書可見心中自有對男女兩性的平等與否的一種願景,展現一個現代女性獨立自主的識見。

在蔣方良女士過世時她曾在「中時」發表過一篇專論「失語。失所。失鄉」對社會上普遍程式化地安給這位老婦人的所謂「足堪婦女典範」的讚語予以理性的反駁。更以深深的同情與理解,幫她申訴了她一生堪憐的無奈。

平路總能在眾口鑠金的教條之中剖析出真實的肌理絕不至人云亦云。這份能耐不是只依賴一顆好腦袋對理的執著、對人的關懷以及學識與氣度必然前呼後應且相輔相成。

陳文茜這個名字在台灣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電視媒體上總捨不得沒有她的節目。欣賞她絕不限於她的哪一項演出而是多面甚或全面的,這和欣賞一般作家的文章之美不太一樣。可以說陳文茜本身就代表一樣絕佳的作品而創作者還是陳文茜本人。

而任何把陳文茜寫入文章的人都免不了有攀附名人聲望之嫌。不過我還是捨不得不把她帶進我這個篇章裡否則就猶如一個圓、一個方形體或任哪個美麗的圖形缺了一角一樣。

她才氣縱橫,但是她的文章難得不沾染政治,實在有點浪費才華。話說回來,若完全摒除政治又不能表達她才華的全面了。她已出版的作品中像「詠嘆調」「文茜語錄」「虛擬人生」等,即使不含政治意味的篇章精彩的還是相當不少。

讀她的文章,頗似在濃不見底的湯汁裡,隨手一撈,就滿是珍珠瑪瑙,內容豐富多元,讓人既驚又喜。而且她是那種管它三七二十幾的文筆,什麼「屁話」「王八」都用,不屬純文人風格。她敢說敢言,敢怒敢罵,敢於想像敢於剖析,痛快淋漓的恣意揮洒。

事實上她也不是專寫文章的人,她是在每一個方位都屬玩票,卻又玩得精彩、玩得響噹噹的人物,甚至比本行的專家玩得更好,遊刃有餘。因為她根本就不受任何規則的束縛與規範。這是她的個性使然,也是她行事的必然,大約也就是魅惑眾生的當然了。

韓良露在「京都夢華錄」這篇文章裡說:「我在京都尋找唐宋之古,在上海找西洋人遺風,在北京察胡人影響,玩的都是世界文化混血拼圖的旅行遊戲。因為,我也許是生生世世輪迴數千年的時空旅人,總想辨識流轉於不同時空之間的地域與文化的歷史鄉愁。」讀者有幸有這麼一位感性知性兼具的作者,向我們揭示世界之美,典物之珍。

她的文風好似一股汨汨清流,清澈平緩,輝映著湖光山色,朝暉夕照和時序的移轉。她從不故做驚人之語,文字書寫之中流露的是股閑閑悠悠的自在。那種隨意隨興而又隨時有新意泉湧不止的意境,若非已將滿腹經論齟嚼消化得自然圓融實在無以成就。

一次在報紙上讀到她的「陽台的人世風景」,寫到「陽台的好,就在若有若無之情狀,明明看得到街面,又不屬於街道,而站在坐在陽台上的人,既是觀眾又是表演者。而此刻坐在陽台咖啡店的我,覺得自己又在店裡又不在店裡。」禪味頗濃。自此這個名字就吸引著我,她的文章幾乎每一篇都不曾錯過。而越是讀得多,越是欣賞她的才情素養。

她的「浮生閑情」裡有一篇「忽然,在旅行中」,述說旅途中常會發生的恍惚錯覺,不知今夕何夕、身處何地的情緒。這份感受頗讓我心有戚戚。人生之始,樣樣都是新鮮又趣味橫生。待路程走得夠多夠遠,就常會恍惚著分不出眼前的際遇,究竟是前世還是今生,古今也混淆了。就某種角度來看,人生還真像在旅行之中。

「浮生閑情」除了文意雋永,使人回味無窮之外,細細讀來,並不見一般的文字花巧,卻不時有靈光閃現。她的文章裡語氣總是十分平和沒有激越不平的尖銳,她的喜悅也不是眾聲喧嘩手舞足蹈的外在形態,她總是那麼悠然自得。可以感受到,她的思路是以一種自然流露的狀態在進行。靠的不是經營,而是經年累月愛讀書、且讀了不少好書的薰染之後,所凝鍊而成不慍不火的寫作風格。

龍應台是說理高手,說得順暢流利、中氣十足。韓良露像是聊天的朋友,聊得雍容又有氣度。平路是一位見義勇為的戰士,路見不平總要義理相助。陳文茜自比是女巫轉世,所以總能呼喚著八方風雨。

她們,猶如我窗外夏夜裡閃爍的星光,在仰望與低吟之間,在凝眸與細讀之際,引領著我的思路與心情,遨遊於遼闊的夜空,可以解愁忘憂,可以提昇性靈。

不論面向大海的時候,瞭望的能有多遠,也不在意人生是否真的如寄,她們的沛然,她們的自在,她們的敢於捍衛、敢於突破,都增添了生命的色彩與活力,豐富了生活裡或遠或近的風景。

 

 

 

( 心情隨筆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