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8 12:29:08瀏覽1100|回應13|推薦4 | |
*** 巴黎紀行之九 ***
蒙馬特一向是喜歡繪畫的人心目中,最特別也最浪漫的地名。閑走其中,從往日的想像跨越到眼見的真人實物,對我這個主修美術的人而言,自然分外歡喜。 從前聽說那裡都是些尚未成名的年輕畫家,零零散散地在賣弄自己的才華,賺些生活費和學費。連畢卡索當年都曾在此駐足過,可想像得出這位大師也在這小丘上為人畫像嗎? 而今情形似乎已有些改變,年輕面孔的畫家反倒相當罕見。
「小丘廣場」呈現四方形天井式的格局,最外圍是三、四層樓高的民房,當然都作為商店、餐廳、咖啡座的用途。最中心是搭有蓬蓋互通的餐廳,雖然各自招徠客人,但是帳篷有整體一致的規格,顏色依法國國旗的順序排列成紅藍白三種。只有招牌各出奇招,座椅和桌巾各具花色,服務生的制服也各領風騷。所以不論你坐進哪一家餐廳,都可同時欣賞到鄰近餐廳的特色。
在民房与餐廳之間,是一條環形走道,不寬不窄,三、四個人並肩走過剛好。可以從容地欣賞那些緊靠著餐廳外圍的畫家攤位。每個攤位上都撐著一把大傘,顏色都是淡雅的,不外白、淺藍、嫩綠,沒有一把是過於喧囂奪目的。想來這些畫家們在擺攤之前都已達成了共識,有整體的規劃,顧到整個的氣氛和諧。 畫作的內容,多是巴黎的名勝景物,畫風各異,以寫意的筆法較多。至於水準這事,全看各自的眼光和感受來決定,並不是須要多麼在意多麼嚴肅的事。如果你的目的是在遊走閑逛,享受另一種生活的趣味,感覺快樂就是最大的收益,對吧?
這些畫家們都默默地自己作畫,並不出聲招徠,就看誰的畫風比較能得遊客青睞而自動找他們攀談。也有畫家幫遊客畫像的,寫實、搞笑,都有人鍾意,價錢平均在二、三十歐元之譜。
都說法國人驕傲,在這些地方也給人點滴印象。然而這種驕傲也有個名字叫「自尊」──「我雖然擺攤賣畫,可並不求人」,這份傲骨我至為欣賞。 每幅畫的價格都標在畫邊上,從25至650歐元都有,基本上以尺寸大小為定價標準。有人喜歡討價還價,也有人標價多少就是多少,爽快俐落。
這裡的畫家們男女都有,東西方人種俱全。其實他們已經算是一群「製作者」而非「創作者」了,如果一幅畫作的內容樣式受歡迎,他們就會大量複製,為的是贏得彩金而非名聲。 或許還得看天吃飯?天寒地凍或大雨滂沱,沒有遊客的時候,能擺攤嗎?能賺到什麼?就在這樣的艷陽天,掏腰包買畫的人也寥寥無幾。多數人只是拍照而已,甚至有人錄影留念。如今相機的功能越好,可能他們能賺到的就相對越少?
在那裡一面閑幌,一面欣賞著體會著揣摩著,這些人絕大多數都已有了相當年紀,是否就是當年那些在廣場上賣弄才藝的莘莘學子?自認為天地之大,正是自我發揮的最佳場域?他們是否從年輕至今,一直對美的表現抱持著海樣的深情与憧憬? 巴黎的一切輝煌和典雅,都讓我印象深刻,然而這小小一方廣場,卻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引起我親切的感慨和共鳴。
蒙馬特位於巴黎北邊,座落小丘頂上的「聖心堂」就在小丘廣場附近,是座純白的教堂,巴黎人又稱它「白教堂」。因為居高臨下,視野相當遼闊。以往來此的人都得爬上一段不短的台階,而今設有電車直達,一次可載二十多人,方便不少。可是很多年輕人還是喜歡一級一級的從台階走上來,更悠然也更有「朝聖」的樂趣。
下了小丘,一整排的紀念品商店,飾品衣裝包包,應有盡有。從名牌貨到地攤貨一應俱全。這就是蒙馬特格外吸引人的地方,上天入地,全看你自己的愛好和感覺。可在我眼裡,最鍾意的還是那間哈根冰淇淋店。
還有聲名遠播最具歷史的「紅磨坊」夜總會,也在小丘下。從1889年開幕至今,表演各式艷舞,紅遍整個歐洲。尼可基曼主演的那部同名電影中,對此有許多描繪,康康舞可算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早先印象派畫家羅泰列克,曾為紅磨坊畫過不少醒目的海報,以廣招徠。他個人的繪畫風格在這些海報上至為明顯,也紅極一時。時至今日,還是令人神往的美談。
地鐵站雖然不算遠,遊客萬一方向感摸不清楚而東張西望的須臾,很快就會有當地人自動前來指點迷津。觀光客必然都有某種標誌在身,不是手上拿張地圖,就是拿著手機google。當地人見了一目了然,而且對觀光客相當友善。 曾在河畔問路,那位法國年輕人自己也不清楚,當場就拿出手機google,然後告訴我們正確方位。這回旅遊,對當地人的印象還不錯,都滿有禮貌而且熱心可嘉。
據說以往有段時間並非如此,導至遊客不滿,於是全跑到英國觀光去了。英語既是世界語,對遊客而言,相對也方便不少。這下可讓法國政府緊張了,趕緊印發大量傳單,教導它的國人應該如何對待前來的觀光客,改善一般法國人倨傲的態度。 如今法國每年旅遊人次破億,這樣輕鬆好賺的祖宗財,竟然拒之門外,未免可惜,對吧?而外來的遊客受到禮貌与熱心的善待,最可能的反應就是:「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再來。」
▲ 聖心堂又名白教堂, 位於蒙馬特小丘頂端, 視野遼闊
▲ 聖心堂前的台階, 坐滿了歇歇腿的年輕遊人 柵欄後面排隊的人龍, 正準備進入教堂參觀
▲在小丘下, 可以棑隊等候電車登頂
▲小丘上有小火車, 載著遊客繞著看景, 甚至繞到小丘下面的紀念品店咧
▲ 聖心堂前有荷槍的軍人巡邏, 防恐措施好讓遊客安心
▲ 轉角處, 隨時有賣藝人的表演, 而遊人可能視若無睹
▲ 從聖心堂轉往小丘蒙馬特廣場的路邊紀念品商店
▲這是戶外餐廳的蓬架, 那盞大大圓形的設備, 是煤氣燈 可以散發熱氣, 專為天冷時準備的
▲ 看 ! 可是百年老店哦.
▲ 圍在戶外餐廳外圍的畫架, 背景可見聖心堂
▲這就是蒙馬特最引人的風光, 上了這個小丘, 就是為了在這裡瀏連忘返 ▲各種畫風都盡呈眼前 ▲ 畫架後默默作畫的畫家, 並不出聲招徠, 各花入各眼
▲ 畫家的彩色筆或顏料盒
▲ 這個場域本身的色調就亮眼得很
▲畫家的調色盤, 可見旁邊的硬式法國麵包?
▲提著畫袋的也是畫家之一吧? ▲遊客來自五湖四海, 衣裝的色彩也夠熱鬧了
▲ 小丘上的服飾店, 應該很對我們台灣人的胃口
▲ 小丘上的飾品店, 色彩斑斕
▲提著大提琴預備賣藝的音樂人, 我看到他就這樣已走了好幾圈
▲即使有電車可乘, 年輕人還是喜歡從這溜台階上下, 更有悠遊的心情 ▲ 也有人把靈感都塗抹在電話亭上
▲巴黎的警察, 各色人種都有
▲下了小丘, 紀念品店等著遊客瞎拼了. 我最鍾意的是那家冰淇淋店 ────────※ 後 記 ※────────
這回的巴黎行,時間上雖然短促,但是觀光客該走該看的,幾乎沒有漏掉一樣。這都歸功於我兒子和媳婦事前規劃得詳細完備,而又可以作臨時彈性的調度,因此功德圓滿。 我從頭到尾就只跟著跑就好,一點不須費神。像搭地鐵該買什麼票,在哪站上哪站下,我都不清不楚,只管左看右看地賞景,以及手上的相機按個不停,真是得其所哉。輕鬆的好像以往跟團旅遊一樣,不過這回帶團的可是我兒子。
最後一天,本來他們想參觀羅馬在巴黎遺留下來的古蹟,可知道我喜歡上蒙馬特一圓舊夢,就臨時改變行程,讓我感動滿滿。 更窩心的是,兩個小孫女知道我喜歡上蒙馬特,還仰著頭特地問我:「奶奶,你玩得開不開心?」 哈哈!畢竟時代不同了,不是我哄著問她們,而是她們來哄著問我耶。小小年紀,竟然滿懂得體貼,讓我老懷堪慰。
這樣連日趕場,對各個名勝古蹟也只能走馬看花。如果真想浸淫其中,唯有長住一段時日,才有可能體會得更深入透徹。 但是藉著書本畫冊日積月累的灌輸吸納,每見到一樣文物繪畫本尊的當下,竟然沒有一絲絲一點點的陌生,而猶如老友重逢一般溫暖在心,這才是平日文化傳播交流的最佳印証,也是最可貴之處。
都說旅遊的真正意義,最不同於看書看DVD的,就是你可以直接呼吸到當地的空氣、感受到當地的氣溫、親自与當地的人事物交流,你就真正的活在那個當下,也就与你所嚮往的地方有了最密切的接觸。 以上所整理的,都算是比較有系統的主題,其他像協和廣場、盧森堡公園、拿破倫安放靈柩的金頂教堂、路邊接二連三的咖啡座風情,還有去參訪古堡時那些鄉間古雅的民房、沿途飛奔而過片片金燦燦的葵花田,因為比較零散,就不放在這裡了。
整理這趟遊巴黎的所見,讓我在回味之中似又重遊了一次。感謝格友來和我一道分享,讓我有如再次歡度了一個美好的假期。 祝你們夏日愉快!
ynn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