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11 00:22:46瀏覽1988|回應3|推薦65 | |
今年好萊塢重拍1974年的賣座電影《Death Wish》讓我連想到電影選角的事,我很喜愛的美國導演阿特曼(Robert Altman)曾說導演的工作百分之九十是選角,另一位早期名導演卡山(Elia Kazan)甚至詳細分類說電影的成敗選角占百分之八十,技巧占百分之十,運氣占百分之十.他們當然是簡化電影創作過程來強調選角的重要,有演技的演員雖然不少,戲路廣的卻是難求,好的演技不見得能敵得過演員廣為人知的銀幕形象,因而破壞了整個電影的氛圍.選對人雖很難,不過至少不要選錯人.
據說1993年的《Groundhog Day》本來有意請漢克斯(Tom Hanks)主演,幸好改為莫瑞(Bill Murray),漢克斯的好人銀幕形象可能不會讓觀眾感受到主人翁最後大幅的人格轉變.舉一個曾經發生過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1961年的《The Naked Edge》的主人翁被懷疑殺人,他雖否認卻無人相信,經過一番曲折證明他是無辜的.問題是這個電影的主題無關司法公正,它是個懸疑片,可是演員是當年以正直銀幕形象聞名的古柏(Gary Cooper).觀眾從開頭就相信他不會是殺人犯,結局自然沒有讓人恍然大悟的效果.我沒看過這個電影,不過可以想見它當年不叫好也不賣座的結果. 不過凡事有例外,下面是兩個比較有名的例子,一個就是1974年的《Death Wish》. (一)1972的小說《Death Wish》主題是一個溫文守法的會計師因妻被殺,女兒被性侵,憤而變成義俠,到處為弱者尋求即時的正義,完全變成另一個人.拍成電影時找了粗曠形象的布朗遜(Charles Bronson)主演,觀眾一看布朗遜就知道他不須心靈受創就會把壞人打成肉醬,完全失去原著的主旨,連布朗遜都說這角色應該由霍夫曼(Dustin Hoffman)來演比較合適. 不過布朗遜的角色所做所為大快人心,觀眾不在意電影和故事的主旨脫了節,所以《Death Wish》當年頗受歡迎,布朗遜因為那電影一躍而成可以獨當一面的大明星.今年的新片主人翁改為醫師,由威利斯(Bruce Willis)主演,不過重拍是根據舊片的形式,合不合原故事主旨已不重要. (二)1977年的小說《The Shining 》,主人翁是一個本來精神正常有和樂家庭的小說家,受雇照理一個因淡季而休業的旅館,卻被旅館裡的鬼魂附身,個性逐漸轉變而引出一連串恐怖事件.主角由頗有演技的尼可遜(Jack Nicholson)擔當,問題是尼可遜一出場觀眾就預知壞事要來了,他將有大改變,完全喪失小說原有的懸疑效果. 電影《The Shining 》出自名家庫布力克(Stanley Kubrick)之手,其它的優點不僅掩蓋了選錯角的缺陷,它還成為名片,而且影響美國通俗文化頗深,在許多電影電視作品裡常常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不過「例外」不足為訓,還是聽阿特曼和卡山的經驗談比較保險.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