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9 16:33:56瀏覽281|回應0|推薦0 | |
這是一本日記式的作品。作者在1999世紀之交,也正值六十歲之時,決定以後每年之初,都寫一篇總結性的文字,把過去一年自己所遇、所見、所思、所想等“生存狀態、精神狀態”立下存照,以供日後回顧反思,“也為後人留下一個歷史轉型期的普通的良知未失的知識份子真實的身影”。同時,也以此作為“一個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社會的存照”。
對這樣的日記有興趣,因為作者是一個飽經離亂的學人、一個始終對年青人關心的教育工作者,更是六四時身處運動中心的北大的一員,很想從他的視點回顧、分析和反思六四十年以後國家社會的各種情況。如此硬性書籍,細讀之餘,竟感受至深!
全書涉面甚廣,從政治、哲學、歷史、社會、教育等多方面論及中國各種問題,正反立論紛陳,兼有生活感想;今天昨日、國家人民,千絲萬縷。作者分析當今時勢,每從基點出發論證,對於大陸建國以來不同政治運動的產生、發展、影響均作了一定程度的不同論述;對於今天的極權、腐敗、貧富懸殊、道德淪亡等現象,更是尋根究柢,層層闡述,清晰展開。
本身生於殖民者簷下,正當大陸或台灣都厲行思想言論禁制,知識分子人人自危的動蕩年代,教科書乃至教師都不會也不可能提供歷史的真相;及至成年,儒家傳統對政治的冷感和無力感已深植心中,對大陸這些年來各種政治運動的認識幾乎僅止於名目,除了六四,其餘大都模糊空白。此書確從不同側面填補了我認識上的不足,上了當代史寶貴的一課,可謂獲益良多。
然而,歷史的場景和真相,每多動人心魄,也充分反映出作者一輩人甚至當今世代的悲哀。當年不少年輕人和知識分子,由於不滿國民政府的統治,不惜與家庭決裂,懷著建立一個民主、自由、以民為本的新世界的夢想加入共產黨,付出了血和汗成就革命。但革命成功後,累年不同形式的政治運動,使得不少人含恨而終,倖存的或深受黨的思想改造,仍堅持對領袖的盲目忠誠,陷入‘助紂為虐’,擁護極權統治的桎梏而不自知;或明瞭今日政策實與當日理想背道而馳,回天乏術之餘,深覺多年努力虛妄,無能復無奈。當今之世,不少國人陶醉於表面繁榮,或以名利權位論成敗,或以縱情揮霍填空虛;工人和農民的權益被剥削,言論思想被壓制,明白個中詬病者,又何樂之能有?
作者自承深受馬克思和魯迅思想的影響,又長期處於受壓制的氛圍,但思維所表現的獨立性、開放性和深刻性都叫人佩服。作為一個具影響力的著名學者,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以自己的想法作為眾人的代表,不要陷入眾醉獨醒的自以為是或自怨自艾,又提出人文學者真正的定位是思想者和批判者,而不是執政者的附從或工具。用他自己的話是“自覺地站在邊緣位置,用自己的方式,關心與言說時代的中心話題”,這種高度自覺性和合理彼岸性的意識實屬難能可貴。
也許該說,我從作者的理想主義、率真和執著中找到鼓舞和慰寂。這些年來他不斷受著不同的壓制,所受的不平待遇層出不窮,也曾為朋友和學生受牽連深感歉疚和折磨,陷入欲語還休的無奈,卻始終沒有放棄理想和希望,沒有放棄作為下一代啟蒙者的責任,既感激支持者‘相濡以沫’之情,神往於‘相忘於江湖’之夢,以豁達大道的胸懷,坦然面對種種,對每個微末亮點抱持審慎樂觀,並努力尋求突破。
沒有人知道要改變中國大陸現狀的真正突破點在哪裏,但我和作者都相信,變革需從人民的素質和覺醒做起,從大眾的公民意識做起。農村教育的推動和青年志願者運動的形成,都標誌著新生力量的萌芽和累積,願這種子終能開花結果,讓我們的下一代擁有更公平、更開放、更自由的天地。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