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2 16:59:43瀏覽20632|回應4|推薦11 | |
最近「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一再成為焦點,衛生署則提出十大策略,短程救急,當然是用「加薪」留住既有護理人員,並希望額外增加護理人力,希望遏止人力不足造成的惡性循環,以致既有人力過勞的情形發生。 人口結構改變 今天護理人力不足,在我看來,是人口結構改變造成影響的開端,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短程應急,只能救一時,結構性問題沒消失。台灣的現況就是需要照顧的老人(就醫與就養)每年增加近20萬人,現在250 萬老人,在13年後(2025年)將倍增為近500萬人,但是整體勞動人力(包括提供護理照顧的人力)每年減少10萬人,沒有那麼多新生人力可以投入護理照顧行列,短程應急的人力,必須從吸引流失的中壯年護理人力回鍋任職。 所以今天用「加薪、增加護理師病床比、增加醫院護理編制」的方式短期可能有效,可提升勞動參與,特別是女性勞動參與率,但是沒有改變整體勞動力不足的事實!這是經建會、勞委會必須面對的問題,未來各行各業都將發生問題,只是護理界問題最先浮上檯面而已。經建會整體人力資源規劃〈教育訓練和就業市場脫節〉和勞委會(勞動力不足、人力資源分配)應及早為中長期人力問題解套。 護理教、考問題 再來從護理教育來看,現有護理教育分屬高教體系和技職體系,大學護理與五專加二技是目前兩種產生護理師的管道,(護理職校都已廢除,護士考試也即將取消),但是限於既有教育資源,主要還是以五專加二技為主,大學及四技護理畢業生佔不到四成。 而台灣現在大學和技術學院滿街都是,「人人都可念大學、技術學院」,每年大學、技術學院入學招生的名額都比當年人口數還要多,甚至一些冷門的科系都招不到學生!在大學和技術學院過多和12年國教制度下,護理教育學制是應該改弦易轍了。 現在台灣的五專,幾乎都已經改制為技術學院,單單只有護理的五專(全部是護校改制而來)始終屹立不搖,五專護理的優勢是畢業後就可以馬上考護理師、進入職場,但想想看,當外頭到處都是大學和技術學院,只剩護理的五專,換作是你的女兒,有機會繼續念大學或技術學院,你會甘心選擇五專畢業馬上投入職場嗎?而五專護理不足以吸引到素質中等或以上的學生,五專畢業考上護理師執照的比率只有3、4成(大學護理考照率8成以上),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嚴重浪費教育資源,但如果降低護理師考試要求,又將降低護理專業水準。 還有,當五專畢業即使程度夠,有能力考上護理師執照時,也是會選擇繼續讀二技護理(取得大學學歷好像已經成了家長及社會基本的要求),沒考上執照,更有理由繼續念二技,結果是幾乎每位學生都是成了讀五專加二技護理學制。五專二技護理學制,在吸引中等素質(別奢望中上程度)學生,遠比不上大學或技術學院護理,在護理教育資源上,也是重覆浪費。如果多開放高中生畢業(護理高職已全部取消)可以考護理學院四技(大學護理系不夠),可以吸引比五專學生程度更佳的高中畢業學生進入護理行列。 還有,考選部的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到現在12年國教、全民皆大學生的時代,卻還是依然故我,高中職護校考護士(即將停辦考試),五專和大學一樣可考護理師,根本與時代嚴重脫節;考選部不積極修法(或是立法院怠惰修法),結果五專或五專加二技畢業生考不上護理師時,也無法降格以求去考護士執照,這些人力的流失更是可觀! 護理專業領域界定 因此,護理目前只有護理師一個層級,必須將護理專業領域嚴格界定,非絕對專業領域的工作可以給護佐、病房臨床助理、看護、生活照護員(什麼名稱無關緊要)等來處理,在文書、資料整理等工作,可以由書記處理,此外可以用自動化儀器與數位化資訊管理來協助、節省人力,應該可以減少護理師的需求量。此外,增加(鼓勵)男性護理師也是最實際的、最快的增加人力資源方法。 另外,醫院多為了公平起見,護理師們都必須輪班,工作時間沒辦法固定,讓有家庭的護理師們感到很困擾,嚴重地影響到了家庭生活,也是許多護理師離職的主因。難怪護理師特別想要去佔「門診、衛生所、校護」缺,至少上下班時間是固定的,通常一個缺就有百名護士來搶破頭,所以說護理排班制度也有檢討、改變的必要!設置固定班別制是醫院內部就可改變的制度。有家庭的想要上早班、小夜班,單身的可能可以安排固定上大夜班(薪資高、工時短),男性護理師更適合上大夜班,這都可以由醫院自行設計、協調。 今天在談護理人力短缺的問題,不是衛生署一廂情願地用「加薪」就能夠解決,今天新聞炒一炒,問題還是沒解決,政府需要思考改變的是整體就業市場人力規劃以及教、考、用的問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