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10 14:32:49瀏覽143|回應0|推薦0 | |
古代游侠兴起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的变迁发展密切相关。游侠最为活跃的时期是战国到西汉。西汉中期以后,游侠的势力就逐渐衰微。
为什么游侠兴起于战国?是因为战国时代开始古代社会的大转型。战国以前的西周春秋是氏族组织的社会,战国时代氏族组织瓦解,人群从血缘共同体中分离出来,组成地缘的民间社会。在这个社会大转型时期,君主集权的政府组织,即古人所说的“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在战国时代是秦、楚、齐、燕、韩、赵、魏这样的诸侯国,在秦始皇以后是秦汉王朝这样一统天下的大帝国。君主集权的国家是春秋以前从未曾有的政治组织,如同巨大的怪兽,力图控制、掌握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但是与此同时,氏族组织解体后的民间社会也有蓬勃的发展。 “侠”则仗剑四方,“聚徒属,立节操”,各种权豪人物聚集宾客,养私剑形成势力。总体上看,战国时代官府势力和民间势力同时生长,有时相互交错、利用,有时相互矛盾、冲突。《韩非子·五蠹》篇中所述五种可对君主集权国家形成威胁的称为“蠹”的势力中,首先提到的便是“儒”和“侠”,说“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其次提到“言谈”(纵横家),再次提到工商,最后提到“患御”(王侯卿相的身边人)。其中“言谈”和“患御”都是官府势力的附属,算不上民间势力。儒(即士)、侠、商则是战国时代生长起来的民间势力。官府力图全面控制社会,但民间势力自有活动空间,有时反过来影响官府,致使不少王侯卿相程度不等地礼尊这些民间人物,并试图借助他们的力量和影响扩大政治势力。史书记录此类事情甚多,韩非子便是激愤于此,认为君王不辨黑白,误用“五蠹”,最终是伤害“国家”。 战国时代可能是游侠人物最为活跃的时代,可惜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史书都没有记载,不为后人所知。尤其是活跃在社会下层,没有参与上层政治事务中的民间游侠,可能是最有光彩,也最能说明社会变迁形势的一类人,史书却不予记录。司马迁在《游侠列传》里面恨道:“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他把“匹夫之侠湮灭不见”归因于儒、墨排斥,这可能是部分原因,另一原因当是古代史书记事有一种偏向,只记与上层政治有关的事件。民间游侠的活动与上层政治无关,所以各国史书少有记载,这是我们今天讨论战国游侠很遗憾的一件事。 布衣游侠事迹湮没无闻,但仍有少数人物与上层政治发生关系,因而得以记载,可以窥见这类人物的一点行迹,如燕国田光和着名刺客荆轲的事迹。荆轲起先在社会下层活动,好读书击剑,漂流各国,到燕国以后与“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交友,并结识名士田光。燕太子丹欲寻人行刺秦王政,慕名找到田光,田光说自己年迈,精力已消,做不得这等大事,向太子推荐荆轲。太子请田光引见荆轲,并叮嘱说:“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答应。在把事情告诉荆轲,希望荆轲承诺此事,并且荆轲也同意以后,田光却做出惊人举动。他对荆轲说:太子担心自己泄密,“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竟然自刎而死。司马迁记这件事,说田光是以自杀激励荆轲。但田光不愿让人担忧怀疑,一死而让委托人放心,这可能是与游侠圈“立节操”的气质有关。田光、荆轲二人事迹入《刺客列传》,但是田光以“节侠”自许,为游侠人物无疑。(“节侠”《史记》中只此一见,从字面推测,可能是指重气节的侠。)田光死后,荆轲同意太子丹请求,入秦刺秦王失败身死,演出一段千古流传的壮烈故事。这是大家很熟悉的故事,不再赘述。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