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1/27 08:14:24瀏覽1796|回應1|推薦89 | |
走進瑞士實驗教室:德語區「教學計劃21」的教育改革2019-10-24
下課後學生排隊和老師握手道別的畫面。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由作者提供。
半個多世紀前,台灣小學每班人數60人以上。一個老師要單獨面對像蟲子般時時蠕動,或蚱蜢般不時跳躍的孩子,除了「軍管」,似乎沒有其他法子能達到老師教課、學生學習的目的。幾十年過去,因著社會變遷而面臨少子化的教育系統,人們究竟把這一轉折看成是改革弊端的契機,還是社會負面的發展,或任其自然生滅呢? 瑞士在二次大戰前後,小學每班也有數十人,但隨著工業化越深,孩子的數目也隨之減少,直至目前,20人一班成了標準,最多約可容忍24個孩子。如同其他國家,瑞士各級教育每經過一段時間總是有所改變。以小學為例,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同一時段上下課」的改革,讓如果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父母不需要一天裡前後4次接送兩個孩子上下課。 到了21世紀,經過十多年討論,花費約1億8千多萬台幣,2019年暑假後,「教學計劃21」(Lehrplan 21)開始進行實驗。 什麼是「教學計劃21」?「教學計劃21」是針對瑞士德語各邦國民義務教育的教學內容而來。原本教學內容與進度由邦裡的主管教育機構自訂,由於各邦入學年齡不同,先學英語或法語[1]的年級也不同,在民眾流動頻繁的小國瑞士,因著各自原因必須搬遷到另一個邦時(像是台灣人從嘉義搬到台中),孩子就學立即面臨許多困難。因為各邦的課程內容相異,遷移的孩子曾學過的,也許在新學校必須無聊地重覆,而有些別人已熟識的,對新來的孩子則完全陌生,這就對老師、家長及學生本身形成挑戰。此外,相似的材料由各邦自行提供[2],就是資源浪費。 字母及特殊發音字卡。 以鏡子為輔助畫出圖形的反面。 由於地理環境的限制,資源較少的邦,孩子自然較吃虧,而學習計劃寬鬆的邦所養成的孩子,一旦面臨競爭社會,恐怕無法適應高壓的生活;更何況,學習必須與時俱進,特別是在事事變遷快速的21世紀,幾年之內,觀念、科技、做法都有所翻轉、創新,學校有責任讓孩子準備好自己以應付各種挑戰。凡此種種,「教學計劃21」便應運而生。 計劃中的「21」不表示21世紀,而是瑞士21個說德語的邦(其中包括德、法雙語邦以及瑞士東鄰立支敦斯坦Liechtenstein),西部法語和南部義大利語各邦並不納入。由此可見,瑞士各邦政府有相當大的權限,百年樹人的重大國家議題,必須民主地尊重各邦的決定。 「教學計劃21」把義務教育分成三大階段,兩年幼稚園和一、二年級是第一階段,三到六年級是第二階段,七到九年級是第三階段。這教學計劃分成人類、自然、社會等三大領域(例,消費行為、永續能源、使用原料、全球發展、人權,甚至關心並參與保障地球糧食的活動),提供學生在現今及未來社會中應該知道並且能夠加以運用的種種;以認識世界為導向做設計,讓學生發展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並自行決定如何行為舉止。方法是讓孩子獲得知識與能力,而知識的獲得不可只停留在「我會這個」,而是必須和實際生活產生聯結,並且要有日後回想時有跡可循的經驗。 我的學習速度,我決定「教學計劃21」加強更主動、更自主、更負責、更能隨機應變、更有建構力的學習過程,學生不但可以獲得能受檢測的知識與能力,並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加以發揮運用。但要注意的是,學校不可成為只看成績、控制行為的機構。至於各科時數如何安排、如何檢測考試,則由各邦自行決定。 第一階段的小孩(兩年幼稚園和一、二年級)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學習和發展,老師不給分數,而是以各種方式測驗孩子是否已習得所學。小孩通常喜歡新知並充滿好奇,老師的挑戰是如何時時引發孩子的動機與興趣,讓他們持續喜歡學習。 學生在課堂上和老師玩遊戲。 第二、三階段(三到九年級)各年級有許多共同學習的機會。有如台灣辦「活動季」的概念,學校常發起讓學生舉辦藝術週、音樂週、生態週等活動,學生在團體中要彼此建議,共同下決定、定目標、分配工作,要能彼此檢查,彼此支持、照顧、忍受、等待……,這些種種正是一個成熟的完整個人在社會立足及職場或家庭生活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教學沒有課本,只有參考資料,也只有邦裡規定的,每個年級必須達到的認知目標。學生是否能學習到這些能力是一回事,老師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設計教學活動,以便孩子可以獲得這些能力。 出於對「教學計劃21」的好奇,我決定去看看,在一個第一階段的班級裡,孩子如何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學習? 不出聲的孩子,該如何教?在索羅屯邦(Kanton Solothurn)的Balsthal小學,是5個實驗學校的其中一個。凱撒琳是專教一、二年級的老師。這學期她有22個學生,而且是一、二年級合上,她有一個不會德語的難民小孩,也有一個只和家人說話,在教室裡絕不出聲的學生。這樣的班級,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原來這班有3個老師!更精確地說,兩位教學老師(其中一位是導師),一位輔導老師。一個老師負責一個年級(有時互相支援),輔導老師則視情況做特別支援。每堂課45分鐘,以兩堂課為一個單位。 教室裡除了黑板之外,有幾座分格的櫥櫃,一排桌上型電腦。兩位老師各有自己的桌子,就在專屬的角落。每個學生有自己的文件夾,不同的作業放進不同的夾子裡。人人知道自己東西的存放位子,也都必須自己管理。 每個老師有自己的「角落」。 走廊上的外套和鞋子。 上課一開始,導師說明該堂課要做的事,例如,繼續昨天的練習、看一小段影片、誰必須和老師特別討論……,老師依照學生不同的程度給出相應的工作。之後,凱撒琳領著幾個一年級生坐在地上,她以一塊綠色長木片及幾個圓形橘紅木片,展示加、減的概念。其他學生,有的練習電腦中的習題,有的是紙上作業。輔導老師和幾個孩子在一個角落的桌子上玩遊戲。無論何種形式,學生都正在上算術課。老師、學生都沒有課本,有的只是一張張A4練習紙,學生可按照自己的程度和喜好從文件夾中拿出來練習。老師要求孩子自己做決定,而決定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已經會什麼或不會什麼。 老師使用電腦上的習題,增加教材趣味性。 一年級生以綠色長木片及幾個圓形橘紅木片學習加減法。
學生可按照自己的程度和喜好從文件夾中拿出來練習。 學生每寫完一張,就拿給老師改正;如果達不到標準,學生再從自己的文件夾裡拿出同一程度的練習題繼續做,直到全部正確無誤。然後老師給出程度更高的另一組練習紙張。能力不同,學習的進度當然不一樣。 每個學生紙上的習題的內容都不一樣。 上課時,有的人低聲討論,有的找安靜的地方做習題,有的拿自己的杯子在洗手枱旁接水喝,有的舉手問可否上廁所。做遊戲的小組成員,在選擇自己喜歡的骰子顏色之前,必須先問其他人「我可以有這個顏色嗎?」而不是依照喜好,伸手就拿。下課前,學生要到老師面前「評鑑」自己這堂課的成果,老師也說出自己對他在課堂上表現的看法。 學生拿自己的杯子喝水。 下課前,學生要到老師面前「評鑑」自己這堂課的成果。 老師和孩子單獨談她上課時的小缺失。 在這班級裡,上課以學校的鈴聲為準,下課,則是由老師的沙鐘提醒。在正式下課前幾分鐘,老師倒放沙鐘,學生自己要衡量,必須立即停下手邊工作並收拾乾淨,或是遲兩分鐘才做,因為一旦學校鈴響,學生便要排隊向老師握手道別。 正式下課前幾分鐘,老師會倒放沙鐘,讓學生自己做時間規劃。 一場沒有分數的學習凱撒琳班級給人的印象是,一堂課裡,大約只有最初的10分鐘是全體孩子在同一時間內做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老師講、學生聽」。其餘至少30分鐘的時間,不論老師或學生,沒有人靜止不動,也幾乎沒有人做同樣一件事。 每個孩子都在課堂上做自己的事。 整個課堂沒有學生是沒事做的。 這種學習法,在學生方面,「速度」是個有必要提出來的關鍵詞;也就是,學生A在自然課的學習速度比學生B快;在閱讀課裡,也許B的速度比A快。這種情形和聰明、愚笨無關,只是學生學習某些特定科目的速度不同罷了。一旦學生知道,他的算術快,勞作慢,社會科目不快不慢……那麼他對自己的了解便更加深一層。 我曾問凱撒琳,如何給學生分數?結果是沒有分數!(三年級以上才有1到6等級的評定。1最低,6最高。)而是由老師寫下記錄,說明某個孩子的某一科目約在哪一程度;他已經會什麼,以及還不會什麼,並給家長過目。評估每個孩子「會不會」的來源有四,一是老師平日對孩子的觀察,二是孩子對自己的評定,三是測驗的結果,四是老師們共同商討後的結論。 這是Balsthal小學特別為一、二年級的孩子設計的評量表。自右至左標示自弱至強。評量表的上方由孩子自我評量後自由圈選。下方格子由老師和家長填寫。格子裡的第一行表示,最多8點。第二行空出的部份要填上孩子可以有幾點。第三行是老師對孩子程度的圈選,並讓孩子可以清楚看出自己和老師評量的差異或相同。第四行是日期及家長簽名。 這種教學與學習方式,老師必須對每個學生在每個科目的能力非常了解,才能知道給出的練習是否恰當。如果學生真是無法達標,老師就必須靈活而有創意地針對某個學生的「慢處」開發設計新的訓練模式,而不是讓學生自生自滅。更何況放學後沒有家庭作業,校外也沒有「補習」這回事。這種近乎一對一的教學法讓老師處於不安定狀態,也承受極大壓力。因為要達到教學目標,每個老師除了要相當會出點子之外,和其他老師的聯繫與探討也必須深入化,否則難以面臨挑戰。特別是瑞士各小學都有完全不會說也聽不懂德、法、義語的難民小孩。 而每學年一開始對所有父母說明課程形式與進度,以及每學期至少一次[3]請父母親到校進行約45分鐘的單獨談話(該名學生也在場),都是吃重的工作,都要求老師甚至比父母還要多了解孩子。 這就是瑞士德語區九年義務教育大致的改革內容。台灣有否可借鏡瑞士教改的地方?也許有,也許沒有。 參考:義務教育有關語言的第一階段(幼稚園至二年級)教學目標: 體驗「字」可以有意義,是抓住思想的工具 [1]德語區的孩子必須學官方語言之一的法語。 [2]例如學法語,只要廣徵人員納為一組以制定學習目標或開發教材,不需要21邦成立21小組。 [3]特別「快」或特別「慢」孩子的家長每學期甚至兩三次受邀到校談話。特別「快」的孩子可考慮越級上課,特別「慢」的,則考慮是否留級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