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6 23:42:39瀏覽1042|回應2|推薦8 | |
海角七號電影魅力無法擋,有人一看再看也不厭倦。才看九遍太遜了,有人和電影一起創下嶄新的紀錄,看了十八次哦。 「該片破3億元票房推估觀眾超過100萬人次,有觀眾更重複觀賞18次。」(蘋果 ;20081006) 了不起的海角七號,充滿了勵志情節,穿插甘草人物的喜樂,生活哲理盡在其中。 海角七號,令人耳目一新的敘事手法呈現,打破了台灣電影長期被藝術攏斷的荒謬現象。為觀眾點亮了天光,開啟了一道彩虹,引領觀眾們一起走進電影院,一起歡笑,一起感動落淚。 票房屢創新高,更證明了藝術無用論。因為電影就是要賣座,就是要讓人看得懂。 「多少年來我們已經喪失看台灣電影的興趣。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懂。」(中時人間副刊;楊非;20081006) 作家又好美食的舒國治,他眼中的海角七號,是從刻板文明中獲得解放。 「可以帶著大家至一化外邊陲去犯一些不傷大雅的小錯。」;「范逸臣對人生太有要求,充滿太多的氣憤,於是活得太緊繃、太不快樂了。而他的團員,胡彈瞎彈亂出拍子,一副耍賴模樣,反而活得散漫又愉快。這便如同是北部文明社會與南部化外人生之某種對照下自然出現的揶揄。」(聯合名人堂;舒國治;20081001) 海角七號有什麼好看的?我不知道。 我只能從新聞和文章中,去認識。而它的長相,一定和看過電影的影迷心目中的不一樣。 蘋果日報的<<海角>>,像極了阿扁,從三級貧戶變成億萬富翁。賣座將破七億,蘋果預言。故事內容也巧合的像阿扁的現況,在台北混不下去的阿嘉,回到故鄉找到了慰藉。 楊非,他終於可以從<<海角>>的戰役中,大聲的告訴別人,藝術電影看不懂啦,閃邊去。好電影,就該像<<海角>>,容易看,就容易賺。楊非好像忍耐藝術電影很久了,看不懂電影也很久了。終於可以一吐怨氣了。 我比較好奇的是,楊非所稱的那些看不懂的電影是誰拍的?楊德昌的「一一」嗎?吳念真的「多桑」嗎?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嗎?侯孝賢的「紅氣球之旅」?這些電影,會讓人看不懂嗎? 舒國治,仍然是一副品味小吃的興味,<<海角>>就像他喜歡台北市某一家的菜包一樣。 許介麟,他的次文化陰影論,傷透了很多影迷的心。事實若真像許教授所言,那豈不幻滅了,人生也不再美好了,所以,別相信許教授的會比較快樂。只要像阿嘉那樣,夠認真,對音樂執著,就可以在海角找到了跨國的真愛。啊!真是美好啊! 悄悄的問一下,請問:阿嘉為什麼在台北混不下去? 最後,我的感想,海角七號,吹起了台灣電影再興的號角,海角七號是台灣之光,從今而後,台灣電影將揚名國際,打敗好萊塢。其實,上述不是我的感想,因為那都是媒體說的。 我真正的感想是:海角七號真像個吹笛者,眾人尾隨其後,快樂而且感動。真的嗎? 而我,還有沒看電影的人,都不在吹笛者的行列之中。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