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8/26 15:04:25瀏覽644|回應2|推薦4 | |
阿扁海外密帳在阿扁坦承之前,早就已經漂白乾淨了,難怪阿扁要說:錢是乾的,不用洗。若不是早就洗乾淨了,阿扁會從先前的否認,再一夕間又承認嗎? 想必阿扁一定會偷笑,台灣的媒體和輿論太容易操控了。 由此可見,阿扁面對海外密帳,早就有了譜,也早就精心設計好對應的策略。 首先,陳幸妤狀似抓狂的點名謝長廷蘇貞昌陳菊等人,以及民進黨內誰沒有拿過阿扁的錢開始,就是一場設計過的大戲。 由陳幸妤丟出一個煙霧彈,讓媒體去追問民進黨等相關人士。陳菊為阿扁設了一個答案:總統去募款,很正常。謝長廷否認收到阿扁捐款,透露了帳冊上沒有記載的事實。沈富雄承認收過別人轉交的阿扁捐款,但對方不願意拿收據。也就是說阿扁有一筆錢,已經透過捐款給候選人,又沒有拿收據之下洗掉了。若要追查,除非追到阿扁的帳冊,否則,那筆錢的來源和去向根本就查不出來。 光是阿扁捐錢給民進黨的候選人來看就證明了,阿扁給的錢,沒有留下任何證據,而那筆錢從何而來,又歸向何處?按阿扁安排的戲來看,只有吳淑珍知道了。 第二,阿扁自稱捐了三億多元給民進黨,又是一個煙霧彈,好讓民進黨不要矛頭指向他。君不見,民進黨內不也已經噤聲了。這一招厲害,掐住民進黨的脖子,並讓民進黨的內部產生矛盾。一方面讓民進黨黨中央忙著去查阿扁到底捐了多少錢?一方面阿扁又向收過捐款的人明示,阿扁手裡裏有牌可打,不要假清高,不要亂說話。阿扁的目的,透過陳幸妤看似突然發飆丟出了話,但細想,如果不是阿扁刻意告訴女兒,女兒會知道什麼內幕嗎? 第三,陳致中人在美國的事件,同樣是轉移密帳焦點的障眼法。可以讓媒體忙著在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上打轉:陳致中人在那裡?沒有註冊?何時回台灣?這些小事,變成了報紙頭版,又證明了媒體沒有獨立調查的能力,只能追著阿扁設計好的劇碼玩。 黃睿靚當著媒體面糾正記者說:疑似洗錢。那是吃記者無知的豆腐。因為陳致中和黃睿靚,都自稱是充當人頭,那不是已經證明了,那筆錢有問題,所以,不是洗錢是什麼?若是婆婆贈給兒子媳婦的,那不就明顯逃漏稅了! 台灣的媒體和記者,一直缺乏獨立調查的能力。大部分的資訊都是有心人提供的,不是來自所謂的爆料,就是來自所謂的名嘴,要不就是所謂不願透露姓名的高層人士提供的。這許多資訊,看似具有爆炸性,但往往在交由司法審查後,都不具實質證據力。結果,司法體系也被玩弄,被質疑,逐漸喪失公信力。真是惡性循環。當然,像葉盛茂吃案之類的,那也是敗壞司法的幫凶。 綜觀以上的「陰謀論」,台灣的社會和民心民意,都被阿扁玩弄於股掌間。阿扁真是太神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