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013/09/13 07:26:21瀏覽7231|回應0|推薦23

每個人都會死亡,他不代表生命就此結束,而是來世生的再生,如果不能覺悟生死無常,因緣生滅的世間常法,每一個人都會在臨終前,呈現恐慌掙扎的心態,而徬徨無措。如果他尚未信仰佛教皈依三寶,更不知道何去何從?茫茫生死大喊,何處是歸宿?所以對於人世間的事,牽牽掛掛,放不下,捨不得,離不開;因而恐懼、憂愁、害怕,在這樣情況下斷了氣,請問他們會升天嗎?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嗎?不會的!因為心中若仍是貪戀、恐懼、瞋怨、不平,是很難再生到人間的!唯有對生命真相、看破、覺悟的人,才會坦然自在接受人生必經之路死亡的來臨。

為幫助他們安心,為其介紹一個莊嚴殊勝的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去,讓他們能夠充滿希望與光明而心生響往。所以,家屬或蓮友要為往生者介紹

『佛說阿彌陀佛經』中所說的如;「七寶池八功德水」、「金沙佈地」、「諸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等的環境,並且告訴他「極樂世界」之所以稱為「極樂世界」的原因,就是只有安樂沒有痛苦,不像娑婆世界有生、病、死、死等的痛苦。而且到了「極樂世界」可以隨心所意,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告訴往生者這些殊勝的情景,目的在於讓他們知道有這麼一個莊嚴、清淨的地方,是一個讓他可以依靠,不受諸苦但受諸樂,生命歸宿的地方。

世尊曾在大乘經典多次開示:心淨則國土淨。並於;淨土三經:『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不厭其煩的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之『依報(生活環境)、莊嚴,不但希望眾生欣然求生西方淨土,而且更希望眾生有生之年學習佛法,淨化身、口、意三業,即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令娑婆世界成『人間淨土』。茲就西方極樂世界之『依報莊嚴』,』介紹於下: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西方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觀盡天界宇宙無量無邊佛土知其皆不圓滿,而為接引宇宙一切無量無邊眾生,離苦德樂、脫離六到輪迴、永斷生死,所設的一處只有善沒有惡、只有好沒有壞、只有光明沒有黑暗的永恆光明圓滿世界,其乃位於地球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的地方,由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四十八願)、智慧、善力所慈悲促成,乃宇宙中最好的國土。

(一)   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

(二)   極樂世界沒有婦女(沒有愛欲情事擾亂清修)。

(三)   極樂世界廣大無邊(沒有人滿為患)。

(四)   極樂世界氣候溫和(沒有四季、寒屬、陰雨變化。)

(五)   極樂世界地勢平坦(沒有叢山峻嶺、萬丈深淵)。

(六)   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是七寶為地)。

(七)   極樂世界有宮殿樓閣(全由一寶、二寶乃至七寶自然而成)。

(八)   極樂世界有色樹(即由一寶乃至七寶和合而成之色彩繽紛之樹)。

(九)   極樂世界樹現佛剎(能在樹間映現十方佛國莊嚴)。

(十)   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即金、銀、琉璃、硨磲、赤珠、瑪瑙)。

(十一)     極樂世界有八功德水(即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患、增益)。

(十二)     極樂世界有微妙香潔之蓮花(即青、黃、赤、白等諸色之蓮花)。

(十三)     極樂世界有珍禽(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而成)。

(十四)     極樂世界常作天樂(時常天樂鳴空)。

(十五)     極樂世界天花繽紛(且一著地,不須打掃,自動消失,不會污染環境)。

(十六)     極樂世界一切萬物皆放光明(故不須日月,自然光明)。

(十七)     極樂世界是無量寶香和合而成(是一個極其芬芳的世界)。

(十八)     極樂世界處處有花臺(上坐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摩訶薩,為諸行人說微妙之法)。

當然對於沒有信仰的人是很難相信,所以,面對生前沒有信仰的人,我們要告訴他: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是誑語者,只要依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一、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二、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三、至誠懇切念佛。一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對於一般人,也可以讓他們看看經點及許多往生佛國淨土的例子,並邀請他們參加助念或其他共修活動,讓他們有機會看看臨終的人安祥平靜的走完一生,或是在助念時看到往生者的瑞相等等……。經由這些親眼所見的事實,就可以讓他們產生信心,也激起他們進一步思考為什麼可以這麼平靜的面對死亡的原因。最後引導發願可以提起心力邁向目標的重要,並且加強平時修行念佛及至誠懇切念佛的重要,以具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信、願、行」之資糧。

在介紹完「西方極樂世界」後,家屬希望能讓往生者皈依時,可以請法師為往生者說皈依,告訴他皈依三寶的意義,然後由家屬代替往生者接受三皈依;或者家屬可以到善果林淨土寺法鼓山農禪寺或佛佛寺和全省各個分院的念佛共修會中,為往生者代受皈依。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845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