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悟就是在生命拼搏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淨慧長老開示
2016/05/01 18:24:53瀏覽653|回應0|推薦22

開悟實際上就是在生命拼搏過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經過一次大碰撞後,我們內心深處就受到一次徹底地淨化。煩惱解決不了問題,歡喜也解決不了問題,必須實實在在地去面對、去處理。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二是靠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

我們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稱讚我們是另外一回事。不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這是辯證法的道理。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卻有所求,那就是世間的善緣、有漏的善緣,反之,廣結四緣無所求、不著相,無人無我無自無他,那就是無漏的善緣,那就能夠成聖成賢。禪宗的根本,就在於明白自己是什麼——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見佛性,自成佛道。有了我的執著,就忽視了他人的存在,忽視了他人利益的存在、忽視了他人意見的存在。

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有慈悲的人沒有敵人。對所有的人都要感恩,慈悲心就能建立起來。

諸佛有沒有老師呢?有,佛的老師就是法寶。這裡的法是指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

佛和眾生的關係,不是救世主和被救贖者的關係,而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師父和徒弟的關係。要清淨世間,首先我們每個人要先清淨自心,要用因果來規範心念和行為。

每一個人都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個人的幸福與否,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行為是善是惡。

以「覺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獻人生之實踐成就大悲心。有大智慧的人沒有煩惱,因為他把萬法的本質都看得非常透徹,不被一切現象所迷惑。

在這個生活的世界裏,在時間上只有無數的異時連續互存的因果關係,在空間上只有無數的同時互相依存的相對關係。貪心也好,嗔心也好,痴心也好,都是從本能出發,然後衍生成為生命墮落的催化劑,超越了一定的界限、超越了一定的道德規範,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

修行要有信心。有信心就能克服困難,就能戰勝自我,就能勇攀高峰,有信心就有希望,有希望,再經過艱苦的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因果在什麼地方修?就在舉心動念之間來修。起一念善,就是種善因,就會有善的果報,起一念惡,就是種惡因,就會有惡的果報。

能夠在喜、怒、哀、樂面前,應付得過去、排解得開、不生心、不動念,那才是真正的自在,那才是我們做功夫所要達到的境界。「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能在這個問題上,不存任何疑惑,直下承當,然後念茲在茲地保任,人生的問題就解決了。

修行,就是轉化業力為願力。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輝煌,都是從苦中來。事業的成就如此,學問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做同一件善事,以世間善法的觀念,有所求而做,就成了有漏善法,以無所求的心去做,就是無漏善法。

修行的全過程,就是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我們做功夫,就是打掃心地,讓心地乾乾淨淨,生長一切善根、生長一切善法。

世間與出世間並不是兩回事。一切從對立的心態出發,就是生死,就是世間,若能心包太虛,煩惱即刻成菩提,世間也就是出世間。不要把我們現在所做的看得太小,只要我們有這個心量,小能變大,少能變多。

見到任何事不動念,就像鏡子照物不留痕跡。功夫在這個地方做,就叫做『照見五藴皆空』。我們做功夫,得到受用以後,不是把這種受用來顯異惑眾,而是用來做平常的事、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做那些人們生活中一件也不能少的事。

(摘自淨慧長老《生活禪語》編著:宗舜 明道)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5471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