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首楞嚴經』的由來※夢參老和尚講述
2016/06/12 16:19:17瀏覽1222|回應0|推薦17

《大佛頂首楞嚴經》,又稱「開悟的楞嚴」,上夢下參老和尚此次講述《楞嚴經》,雖老耄已至,在克服重重障礙後,以簡要心法開顯縝密辯證的義理,以疏淡的方式凸顯『楞嚴經』的典雅莊嚴,經歷七十六法座圓滿。希冀大家能在楞嚴大法中,信仰妙明真體,「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這個經不是在印度社會上流傳的,這個經本是在龍宮,藏在龍宮。佛滅後,結集之後,這個經沒有在六印度流傳,而保存在龍宮裡頭。龍王請龍勝菩薩到龍宮說法,這是有神通的大菩薩。龍勝菩薩在龍宮說法的時候,翻那個龍藏。藏經很多是在龍宮請出來翻的。在他讀這個藏經中,讀到『楞嚴經』,他讚歎這個經非常好。龍王不會讓他請走的,那怎麼辦?他就在那讀誦,把它背下來了。他又回到閻浮提,回到人間的時候,他就把它錄出來,用梵文寫出來,呈給國王,說這是稀世之寶。國王就把它保存起來,不准外傳。過去什麼寶貝,很多都到宮裡去保存就秘密了,就這個意思。

此土的僧人、大德都知道有這部『楞嚴經』,怎麼知道的?因為印度的和尚、出家人到中國來,他來學中國的經典,看見智者大師所立的三觀,他認為跟『楞嚴經』相當的符合,義理、觀義都相符合。他就向智者大師講過『楞嚴經』,因此智者大師就對著西方拜,就是智者大師對西方拜,求見此經。智者大師拜了十八年,沒有見到,沒人把這部經帶來。等到智者大師圓寂之後,這部經才東傳。

般剌密帝尊者怎麼把這部經帶出來翻譯的?他的國家是嚴格的限制的不准翻,這種經不准出國。般剌密帝尊者要把這部經帶到中國來,他的志向很堅固的,他就想種種方法,把經抄到極細的絹紙內,就是拿毛織的的那種絹,極細的極細的毛絹,把他的臂拿刀劃開,把這個經書藏到臂裡,再縫上。等臂長好了,看不出來了,誰知道他膀臂裡頭帶一部經?這樣才出國到了中國,把臂劃開,再把這個經取出來。

剛到中國來的時候,到了廣州,就是現在的廣東,他要想把這部經翻成中文,他不懂,那得有中國人。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宰相房融,中宗時代的宰相房融,被朝廷貶到廣州。他遇到這個經了,他就跟般剌密帝尊者合作,由他來翻譯成中文。這是翻經的過程。但是光經典到了,還得要會說印度話,能夠說中國話,兩個相翻,才能翻得成。

因此咱們後來的人,看一切經的時候,感覺很容易;其實古來人翻譯這個經的時候,經過很多艱難困苦。我記得「義淨三藏法師」,作一首詩讚歎這個,『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按斯旨,往往將經輕易看』。在旱海沙漠裡頭走,太陽熱得不得了,中午溫度好幾十度,晚上就涼下來了,夜間寒度也是好幾十度,在這樣的困難艱險,所以去一百個人,回來十個也沒有。後來學法的人、學經的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往往將經輕易看,隨便的看。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4304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