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謂「因緣觀」※聖嚴法師開釋
2022/06/17 16:29:10瀏覽2763|回應0|推薦19

近年來,宗教對國內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談起應以「因緣觀」面對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緣觀」解釋個人的想法或起心動念。

但是很多人也在問,「因緣觀」到底與所謂的「一廂情願」有什麼不同?

要瞭解「因緣」其實非常簡單,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都在因緣之中,任何事情只要因緣成熟,便能完成,如果「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那就是因緣不成熟。

因緣只要有一點點差錯或變化,結果馬上就會改變;所以,人沒有辦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也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環境,任何的現象都是不斷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今天的局面如此,明天不一定會一樣。

不過有些因緣是在我們所能預料的範圍之中,例如;要織布生產,通常在計畫之後照著實踐就能實現,但若遇到環境的巨大轉變,個人的小目標還是會改變的。

至於一廂情願則是很天真的,自己想當然爾,完全憑空想像,這與經過縝密的企畫、計畫不同,計畫必須有一些事實的依據。但是經過計畫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要接受它,然後想辦法處理它,因為,因緣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期待計畫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有成功的機會;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因果觀與因緣觀聖嚴法師講述

1、因果觀:我們所遭遇到的一切好事與壞事,都有其原因,若不是今生所造之因,必是過去無量世中所造之因。所以遇到好事不必驕傲,遇到壞事也不必惱恨,及時努力求進步、求改善,才是最好的決定。

禪宗的初祖菩提達摩曾說:

遇到惡境應修「報冤行」。既是過去自作的惡因,現在當受惡果。好像你自己弄髒了手,趕緊洗手最要緊,不先洗手,而先埋怨或 計較弄髒了手的責任那是蠢人。

遇到善境當修「隨緣行」。既然是過去自作的善因,現在當受善果。好像你開支票向銀行提出大筆原屬於你自己的存款,如果還以為那是飛來的橫財而高興不已,豈不是傻瓜。

2、因緣觀:世間的現象不是一個人可以成就的,而是眾緣合和而成的。曾有一位大公司的老闆,很驕傲地對我說:「我們的公司有三萬員工,都是靠我生活的。」我問他說:「如果所有的員工,都不替你的公司工作,或者你無法找到足夠而適當的員工,那時你的公司,仍然可以存在嗎?」這位老闆就是一個不能瞭解因緣觀的實例。

我們所處的環境,都是由於各種因緣的結合而出現。因緣不斷地在變動,現象也跟著不斷地改變。所以好的無常,壞的也無常,不必太高興,不用太悲傷,繼續向好的方向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佛教因緣觀?

聖嚴法師答;

A:因果有賴因緣的聚合。所有的現象都因為因緣而生,也因為因緣而滅。身、心、環境一直隨著因緣而改變。

B

1、因緣和因果容易混淆不清。因不可能單獨導致果或變成果,必須和其他的因結合,才可能產生果。因果有賴因緣的聚合。

2、緣一種法與因另一種法互動,在時空上向十方三世無限發展。所有的現象之所以產生,是由於因緣,不管在何時何地發生都彼此相關。

3、所有的法都是因緣的結果,它的產生就是緣起。所有的法都因為因緣而生,也因為因緣而滅。「法」包括了所有現象:生理、心理、內在、外在。

4、我們說「自我是虛幻」,是因為它一直隨著因緣而改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17520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