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3/02 13:20:42瀏覽882|回應0|推薦29 | |
我感覺我們很多道友,以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薩聖號,或者念大乘經典才是修行,反而覺得做飯、燒開水、或者遊山玩水,都不是佛法,這就錯了!沒有一件事不是佛法,沒有一件事離開你的心而能成就的,你要把一切法都運用到自己的心上,以這個心再來修行起觀照,就會很快得「定」,這個「定」並不是說六根都不動了。我所說的這個「定」不是指這個「定」,而是在眼觀色、耳聞聲、舌嘗味的時候,都在「定」中,所謂「那伽常在定」,這個「定」要怎麼修呢?就是要「觀照」。 觀照,在教理的術語,叫「毘缽舍那」。「毘缽舍那」,叫做「觀」,「觀」就能夠得到三昧、三摩地、禪定、奢摩他、止。這些都是一樣的,名詞雖然很多,但是,意思只有一個,簡單的說就是「定」,「定」了才能生慧,沒有「定」的慧是沒有根的。 這個「定」要怎麼學呢?就是心裡上經常的覺知,心裡覺知就是明白。佛就是覺,也就是明白,你明白了,正知正覺了,這就是佛。經常有佛的覺知智慧,覺知觀照。覺知觀照什麼呢?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觀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觀照的方法是隨個人的做法而有所不同。 我以前觀照的方法,是念阿彌陀佛或者念地藏菩薩,用呼吸的方式,吸氣的時候就念「阿彌」,呼氣的時候就念「陀佛」,或者「地藏」、「菩薩」都可以,你用久了就可以一鼓作氣了。一呼一吸、一吸一呼都是地藏菩薩,隨時這樣念。 有一位緬甸的大智者馬哈希禪師,他教導一種方法很適合我,但是他的方法不是像我以佛菩薩為名號。他都觀照些什麼呢?他說要觀照吸氣,往內吸氣腹部就脹,往外呼氣腹部就扁了,就觀你呼吸時的腹脹、腹扁,思想自然就會專注在這個動作上。 如果我們不注意還是注意不到,他還告訴我們,你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肚皮,一吸氣肚子就往上鼓了,一呼氣肚子就扁了,專注在你肚皮上不放。人必須呼吸,但是這個做不住、念也定不住,用這種息念住的方法,念定不住跑了,你也不要著急,也不要非把它拉回來不可。馬哈希禪師的方法是不拉,我以前的方法是拉回來。好比說念頭一走了,把它收攝回來。馬哈希禪師是隨著念頭轉變,他說,你觀照腹部的脹扁,把能動念的心,跟你所觀的,隨你腹部脹扁的現象,就是觀照使它不失,念念的使它不走樣,念念的去觀照。 就像我們拿箭射靶,箭箭都射中的意思。觀照不失,如果這個念頭跑了、岔開了,念頭晃蕩了,不觀照腹部了,呼氣時腹部自然的會扁,吸氣時就脹了。吸、脹、扁,用手觸摸,但是念已經跑了,不在這上面,怎麼辦呢?你趕緊對自己觀想說:「散了!散了!」經你這麼一說,你的散亂就回來了,你說:「散了!散了!」散亂的現象就沒有了,這就是「照」。這樣的「照」就叫「念住」,念必須要住到這個脹扁裡頭,不要讓它散了。你這樣的對照一、兩次,散亂的現象就沒有了。初次使用的時候,你中間住久了就是呼吸,清清楚楚的「觀」就是呼吸。 我以前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如果念頭跑了,趕緊把它收攝回來,馬哈希禪師觀照的方法比我的方法更好,他不收攝就隨著念頭轉移,念到哪就住到哪,這就是「念住」。念到哪就住哪,晃蕩就讓他晃蕩,它一晃蕩,你就隨著晃蕩起觀照,一觀照,晃蕩就沒有了,散亂就停止了。散亂一停止之後,他再恢復觀照,觀照什麼呢?觀照扁、脹,就這樣觀照。 馬哈希禪師有時在修行的時候,隱隱約約之間好像撞見一個人,本來在觀照腹部脹扁的他,也是恰巧撞見這個人,一觀照之後又沒有了,沒有了又回到脹扁的情形;或者遇見一個人與他聊聊天、說說閑話,在閑談的時候就隨著閑話去觀照。他的意思就是,你隨著你生起的這些妄念、妄想、習性去觀照,一觀照之後,妄想就沒有了。 在任何起心動念、回憶的時候,你都不離觀照,一旦觀照久了,這些現象都沒有了,又回到腹部的脹扁了。但是在這當中有很多過程,譬如有時心情很快樂,你就觀快樂;有時很憂傷,就觀憂傷吧!不要起分別,觀的時候就是一照而已,因為你的正念注意的是腹脹腹扁,就這一境專注不離,任何事情你都不要讓它岔開。 如果沒有生起觀照的時候,你很容易心隨境轉,別的境界一來就隨著它跑了,這一跑就岔開主題,結果工夫全忘了。如果你生起觀照,其它的境界都空了,你就把正念提起來,這樣的觀照就很容易入定。「觀」就是讓你容易入定,看起來好像離開了,沒有佛法了,其實就隨著你的生活觀照,這就是佛法的根本教理,就是止觀。觀了之後就能定,就是止觀雙修的法門。 只不過馬哈希禪師運用的方法不同,觀外界的境就是腹部的脹扁,但是,觀心跟所觀的外界好像是兩回事,因為有時候作觀時好像是境先起,心在後,等你觀久了,好像是心先起,才起心動念了去觀。心先起,境先有,這都不對的,到了「心」、「境」同時,一觀照心起念動,念動境界現前,境界現前兩個同時的,就是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同時生起來。觀到最後,能觀的心也沒有,所觀的境也沒有,「心」、「境」俱寂。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