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w: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大幅放緩
2009/04/19 04:19:16瀏覽425|回應0|推薦1
國2009年第一季度經濟繼續大幅減緩﹐增速僅為6.1%﹐令人在溫暖的春天之中感到撲面而來的刺骨寒意。

這顯示﹐中國經濟仍然在此前3年人民幣升值和近期全球金融危機所形成的泥沼中苦苦掙扎﹐而房地產價格的泡沫和股市的低位徘徊仍將為中國經濟未來的前景投下濃重的陰影。

雖然今年3月份當月的部分數據出現回暖跡象﹐但是在病根未除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從宏觀數據整體來看﹐中國經濟仍然在嚴冬之中體會那徹骨的寒意。

因此﹐官方或許會在近期繼續推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以圖提振經濟﹐然而痼疾難除的中國經濟是否能夠重沐春風則尚不可知。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公佈﹐中國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僅僅增長了6.1%﹐增速大大低於2008年第一季度修正後的10.6%﹐也低於2008年全年修正前的9.0%和2008年第四季度的6.8%﹐顯示經濟仍在寒冬中瑟瑟發抖。

中國2008年GDP全年9.0%的增速已經大大低於2007年最終核實的13.0%﹐為7年來最低年度增速。

刺骨寒意

作為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的工業同樣在經濟嚴寒中舉步維艱。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微幅增長5.1%﹐增速大大低於2008年第一季度的16.4%﹐也低於2008年全年的12.9%。

今年3月份當月﹐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8.3%﹐增速低於受春節因素影響的2月份的11.0%﹐不過好於同樣受春節因素影響的1月份3.4%的跌幅。

工業生產雖然受到官方已經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動而沒有出現下跌﹐但是目前狀況仍然欠佳﹐工業生產尚未擺脫半停滯的狀態。

而受需求疲軟和物價下滑影響﹐第一季度的零售額增速也有所減緩。

中國第一季度零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5.0%﹐增速明顯低於2008年第一季度的20.6%和2008年全年的21.6%。其中﹐3月份零售額增速為14.7%﹐同樣低於2008年3月份的21.5%。

另外﹐作為CPI領先指標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第一季度較上年同期下降4.6%﹐而2008年同期該指標則有6.9%的增幅。

工業品價格的持續暴跌也顯示出需求疲軟仍在延續﹐工業生產也尚未恢復。

同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出口貿易也未見起色。

海關總署此前公佈﹐第一季度中國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19.7%﹐進口下降30.9%。3月份當月﹐出口下降17.1%﹐進口下降25.1%。

雖然由於進口降幅遠遠大於出口﹐第一季度仍然實現623.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但是進出口的持續下降顯示出金融危機之下外需和內需的雙雙疲軟。

不過﹐也有一些數據顯示出一絲回暖跡象。物價的下跌和投資的反彈都在為經濟的復甦打下基礎。

2009年第一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下降0.6%﹐而上年同期則為增長8.0%﹐這顯示物價在金融危機和需求疲軟拖纍之下下跌明顯。中國此前將2009年CPI增速目標設定為4%。

2009年3月份當月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2%﹐降幅雖然小於2月份的1.6%﹐但仍然使得中國連續第五個月保持正利率局面。今年2月份CPI出現下降﹐為中國6年多來該數據首次出現下降。

中國2008年全年CPI受人民幣升值導致的外資涌入影響﹐較上年同期增長5.9%﹐增速大大高於2007年的4.8%﹐也高於2008年官方設定的4.8%的目標﹐並且刷新了1996年以來的最高增速紀錄。其中﹐2008年2月份CPI增速更是高達8.7%。

此前CPI的高企和官方在利率決策上的畏首畏尾曾經一度使得中國出現連續23個月負利率的荒謬局面﹐嚴重危害了經濟的健康增長﹐並扭曲了經濟數據。

同時﹐第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28.8%﹐增速高於2008年第一季度的24.6%﹐也高於2008年全年的25.5%。這顯示﹐官方旨在刺激經濟而推出的一系列投資項目初見成效。

其中﹐第一季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28.6%﹐增速高於2008年第一季度的25.9%和2008年全年的26.1%﹐也高於今年1-2月的26.5%。而3月份當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高達30.3%。

此外﹐中國央行此前公佈﹐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較上年同期增長25.51%﹔第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人民幣4.5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加3.25萬億元。不過﹐3月末外匯儲備仍在增長﹐達到1.9537萬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

知易行難

儘管中國經濟在黑暗中仍然有正利率、投資增長和貸款增加這樣的亮點出現﹐但是整體來看﹐第一季度中國經濟仍未擺脫寒冬的侵襲。

人民幣的高估和升值預期、房地產價格的泡沫和股市的低位徘徊這三大根本原因仍然在繼續影響中國經濟﹐而在病根未除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經濟的未來前景只能陰雲密佈。

最近3年來﹐受人民幣升值預期推動﹐國際游資借道虛假貿易、投資和地下通道等方式源源不斷流入中國國內﹐不但一度將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推高至完全失去理性的高位﹐同時也輪番推動部分農產品和工業品等商品價格不斷飛升﹐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負利率﹐還導致流動性泛濫成災。

人民幣升值3年來的惡果最終在2008年集中釋放﹐在國際游資頻頻變換炒作對象之下﹐中國股市在非理性上漲之後出現非理性暴跌﹐2008年全年跌幅高達65%﹐大大超過了一些受金融危機影響最為嚴重地區和國內政局動蕩地區的股市跌幅。

中國股市的暴跌﹐進一步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使得褪去虛假繁榮外衣的實際消費凋零﹐企業和個人的生產、投資和融資也受到嚴重衝擊。

同時﹐國內房價的持續泡沫化高企也使得經濟畸形發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以中國首都北京為例﹐即使是在目前漲幅趨於平穩之下的住房價格在可比條件下居然仍大大高於美歐次貸危機爆發前相似地段的泡沫價格。這也使得很多消費者因將支出大部分投入住房或為計劃購買住宅而不得不減少其他支出。

禍不單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則進一步使得生產受限、出口受困、消費受阻、投資受壓﹐從而令到低迷的經濟雪上加霜。

鑒於中國經濟當前仍然困境重重﹐因此官方或許會在近期繼續推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以圖拉動經濟增長。

中國官方此前已經推出了4萬億元刺激經濟的投資計劃﹐同時中國央行去年以來也連續採取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鼓勵銀行放貸等措施大幅增加金融體系的流動性。

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年3月份曾表示﹐中國隨時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經濟的政策。他表示﹐中國為了應對這場金融危機﹐做了長期的、困難的準備﹐中國預留了政策空間。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準備了應對更大困難的方案﹐並且儲備了充足的彈藥”。

不過﹐如果官方的政策不能在根本上解除人民幣升值預期、徹底擠壓房地產荒誕的泡沫價格並且進一步推高低位徘徊的股票市場﹐那麼病根不除﹐健康自然難尋。

停止人民幣升值﹐甚至適當貶值﹐將能夠徹底擠出期望套利的國際游資﹐使得物價、貿易和投資恢復正常。同時﹐能夠促進出口﹐進而拉動經濟增長。

此外﹐採取有效措施推動中國股市擺脫持續低迷﹐同時繼續打擊居高不下的住房價格﹐才能真正恢復市場信心﹐恢復消費和生產熱情﹐進而同樣拉動經濟增長。

然而﹐上述三項措施均知易行難﹐已經處於寒冬之中的中國經濟要想重沐春風談何容易。未來的經濟前景則取決於官方是否能有足夠的智慧、魄力和勇氣。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lin228&aid=286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