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喬凌雲教授說我根本是個大外行!
2025/01/31 03:48:16瀏覽1192|回應0|推薦8

業界揭DeepSeek「聘才邏輯」:資歷超過8年就不用

不好意思,再度談到這個話題不是想蹭新聞熱度,也不是真能評論這個事件的本身,他們討論的那些AI都不是我真正從事熟悉的技術,只是看到上述新聞中提到的「聘才邏輯」非常有趣,好像他們根本不想找熟練的內行人才?我也有一些類似的經驗,忍不住想跟讀者分享我自己的往事!

我現在已經是個64歲的老人,但是回顧一生的研究工作真的非常有趣!一開始我只是個好奇愛讀書的學生,第一個算是有亮點的研究表現是在各種複雜交錯的地球科學資料之中,歸納出了台灣北部(包括目前的雙北市)是個張裂沉陷中地質架構的論點!

當時(1995)的地質領域主流派是主張雙北地區是造山運動的擠壓應力活動區,如果有人說台北盆地正在下陷?還說大屯火山仍是活火山,隨時可能噴發?那是非常離經叛道危言聳聽的,所以我的論文發表立即受阻,最後還莫名其妙被抄襲了?讓我氣到此生不再研究地質!但是現在這個「危言聳聽」的觀念已經普遍被接受了!所以我的觀點一直都是對的!只是這個偉大創見的歷史紀錄都看不到我的身影,我也不在意了!

所以我第一個(我自己知道)有所突破的研究成果,就不是基於前人的觀念架構加蓋的建築!當時我只是研究台灣北部外海海底地形的一個研究生,老師要我博覽群書看很多論文資料,是希望我可以把自己作好的地形資料用大部分人認同的地質架構(台灣北部是造山運動造成的擠壓構造)來解釋我的資料意義而已。

但是我可能讀書讀得太認真了?真的看到很多舊資料與舊地質架構解釋衝突矛盾的地方,我自己的新資料也不支持舊的架構,所以就大膽提出新的地質解釋!結果給自己惹出了大麻煩!如果我睜一眼閉一眼蕭規曹隨,也掰些理由說我的新資料與舊架構「若合符節」?我就可以輕鬆順利四年就拿到台大博士了!

更精采的事情是:我放棄了博士班前四年的研究學習成果,居然選了一個想自創自動化地形辨識演算法的題目!以現在的觀點來包裝,那就是地形辨識的AI研究了!在台灣是前無古人的,我以為這樣就不會有新觀點惹毛老教授的舊觀點之類的問題!我完全沒想到:如果我就是作不出比國外(國際)人士更好的演算法,我的博士學位就是徹底的一場空了!研究地形還有資料可以展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研究演算法呢?失敗就是零分了!

當然大約一年後我真的作出了很有趣也真的有用的成果,也在國際期刊發表了!但是本組教授多半是地質或海洋背景,我作了一個這麼像電機或資工領域的影像辨識的論文,不僅過程中我根本沒有研究資源與老師的指導,即使作出來了,要教授們評審通過都很難為他們!他們多半看不懂,也根本不想費力去看懂!

我可以不諱言我的博士論文在幾位評審老師中,大概只有一位真的有耐心也有足夠的演算法背景,能看完並理解我的新技術新方法,那就是後來也當過台大海洋所所長的喬凌雲教授!他努力搞清楚我的論文之後說的評語,當時真的讓我非常驚悚!現在回想則覺得非常有趣且極具深意!

他說:「張逸中,你知道你作這種研究最大的優勢是甚麼嗎?」

我當然只能惶恐地說:「我不知道!」

他笑著說:「你根本是個大外行嘛!」

我被嚇出一身冷汗!以為我的博士夢要揮發了?花了一點時間才知道他其實是在說反話稱讚我的創意!正因為我原本在這類演算法上面毫無經驗,也就毫無包袱,可以天馬行空的自由思考與創作,所以才能在短時間內想出那些在此領域已經研究幾十年的大師們都想不出來的怪方法!最後還真的有用!

所以讀書當然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沒有完全讀通,卻處處用前人的觀點自我設限,很多事情變得不敢創新思考那就是研發人員的大缺點了!所以我不是資訊領域的學歷,半路出家自學電腦的出身,也沒有受過任何學校的影像科學相關訓練,可以說是我做演算法研究的缺點,但也可以視為我的優點!

所謂受過正統訓練的專家或許可以將既有熟知的科技工作做得很好,但是要探索未知的領域呢?外行的或許反而更有機會發現新的點子!這大概就是新聞中說的DeepSeek的聘才邏輯了吧?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817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