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雙語心情
2013/01/09 18:17:23瀏覽273|回應0|推薦36

雙語心情 
(林子軒101.09.17更生日報副刊)

有人說,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並非絕對從學校教課中才能夠學得到,而
是置身於日常生活當中,並且從中而領悟到運用和溝通的經驗,才是最有
效率的捷徑與方法。

鎮上有一條街道,雖然只有短短幾百公尺,但卻是補習班、安親班林立,
從幼兒安親班、國小學童補習班、中學課業加強班到社會人士語言補習班
等,幾乎是達到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密集地步,因此有人戲稱為《補習
街》而名之。

雖然學生補習班到處充斥的情況,在其它街道上也很常見,不過比較特殊
的是多了成人語言補習班,其類別當然多數屬於英文和日語比較多,顯示
社會上對於增長英日、語能力,具有極其廣大的市場需求,所以才會因應
而生並且紛紛開設語言補習班。

「國內教育從小就重視英文課程,不過大都只培養出擅長於考試能力,至
於聽力和流利說出英文的表達程度,顯然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一位企
業家不諱言的指出。

因為那位大老闆的員工當中,不乏著名大學畢業生,雖然英文書寫與閱讀
程度還不錯,可是每當面對國外客戶洽談生意的時候,卻很難以適切而完
整的表達,當然更談不上詞藻優美的地步。

這樣的情況著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因為以一個大學畢業生而言,最基本
的英文學習訓練,應該都有長達七年以上,雖然在學校考試的成績亮麗,
可是卻無法用在口語交談運用之上,至於會造成此種很離譜的情況,究竟
是甚麼道理呢?

如果仔細思索這個問題,難道是學校殿堂所傳授的語言知識,太過於偏重
於文法而讓人難以開口?還是國人相對比較內向而少說英文之故?或是如
此繁重的英文教學與考試夢魘,早已讓孩子們感到壓力十足,因而在潛意
識作祟之下感到厭倦與逃避呢?

當然我們不是教育專家,所以並不曉得確切的原因到底在哪裡;不過從許
多佐證資料顯示,國人的英文能力在非英語系國家當中,其實並不是排在
前面的地位,即使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來說,也沒有名列前茅的優勢。

雖然呈現這樣真實之數據,人們還是可以輕易發現,市集上到處都是語言
補習班的情況,無不凸顯出全民學習語言之熱潮之餘,在實際上卻沒有達
到應有的水準。

「其實很多非語言科系的學生離開校園之後,除非不得已必須使用英文當
作工具,否則對於接觸英文偶爾會有排斥與恐懼感。」一位大學教授很有
感觸的說。

那位教授的分析是否正確不得而知,不過事實上很多人都發現,語言如果
沒有經常練習的話,久而久之以後就會覺得生疏而停滯與退步,甚至更嚴
重的則會忘記殆盡呢!

那麼如此說來,國人缺乏全面使用英文的環境,也許是造成語言能力有待
加強的重要原因;好比同樣是華人社會的新加坡和香港,由於使用雙語的
情況非常普遍,甚至運用英文的機會還高於其它多種語言,所以能夠極為
流暢的駕馭英文。

我們從《李光耀回憶錄》一書當中,就可以明瞭當地所採取英文教學的政
策過程,以及面臨華人社會所給予之龐大壓力;當然如果以英語學習之成
果來評論的話,顯然當時他們的決策極其正確,而且非常成功的和國際社
會接軌,更直接增加該國與人民之國際競爭力。

不過以國人所自詡為泱泱文化大國的情況而言,那些以英文和本國語言並
行的雙語政策,也許是脫離殖民政府的權宜作法之一,所以和我們的情況
並不盡然相同,因此吾人並無妄自菲薄而盲目讚揚別人之意思。

可是專門針對語言的流暢程度來說,上述國家與地區的英文生活環境,卻
是我們有所欠缺而可以改善的地方。

提到全民學習英文、日語或其它語言的議題,不禁想到有好幾位親戚的子
女,日前不約而同的遠赴東瀛就讀語言先修班,希望能夠在全部都是日語
環境之下,練就一口道地的東京語言,並且可以進一步深造而在日後有所
成就。

那些孩子們選擇學習日文的動機,當然除了本身高度興趣之外,也許希望
經由完全駕馭日語的能力,能夠在生活與職場上多一些競爭力,並且因此
而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

因此對於語言提高職場競爭力的誘惑,顯然除了個人生涯規劃之外,也許
是上述語言補習班林立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台灣光復之際,國人經過五十年的日語教育,很多人都能夠說一
口流利的日語,因此對於採取雙語學習的主客觀條件而言,當時真是一個
很好的環境呢!」一位擔任校長退休的長輩表示。

儘管有人並不認同這位長輩的看法,因為國人長久以來對於日本的隱藏性
情結,對於他們所擁有的長處,多少都帶有一些保留的態度,至少不願公
開承認他們的優點,以致於在當時連帶把日語看作日本的化身,並且採取
不鼓勵的低調處理方式,因而喪失了一次雙語並行的好機會。

然而撇開民族主義的情結因素不談,單就學習語言和擷取他人長處的思考
方向而言,當年不僅失去雙語環境的契機,甚至連方言也遭受無謂波折,
以致於幾十年之後的現代小孩子,很少人會說出流利的閩南語或客家話,
當然許多原住民母語更是難以傳承下來,仔細想想實在是一件蠻可惜的事。

也許教育單位終於發現了這個有意義的議題,因而在國小校園內極力提倡
多元化之母語教學,希望藉此而拯救逐漸沒落的地方語言。

不過語言其實是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並非單就教育學習而可以駕馭得盡
善盡美,因此對於保存和運用母語而言,這樣的措施只是一個好的開始,
而且是蠻正確的方向;至於能夠達到甚麼樣的績效,則有待日後觀察成果
方得知曉。

當然人們相信廿一世紀是屬於中國人發光發熱、以及大放異彩的時代,因
此《中文》逐漸顯得極其重要而走向國際化,據說連股市專家巴菲特有鑑
於此,乃特地延聘中文老師來教導其子女,以便可以在未來和國際潮流順
利接軌。

因此我們對於具備雙語能力的觀點,或許覺得應該具有海納百川的雅量之
餘,更可以有所感觸而得到新的領悟;尤其對於世界潮流而言,學習中文
是極其明智的抉擇,也是巴菲特另外一項高瞻遠矚之特點,更是外國人所
喜歡培養的語言選項。

從國人熱中學習英、日語的潮流之餘,我們看到了新世紀醉心於華文之熱
潮,可以發現這是《新雙語》之必然現象,不但是所有華人共同的驕傲,
想必更是我們與生俱來所擁有的優勢條件呢!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686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