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一天
(林子軒101.03.07刊登於更生日報副刊)
中國人有一句很窩心的話:家有一老,有如一寶。然而根據媒體報導,專家們預
估再過廿二年之後,台灣將成為全球老人化最嚴重的國家。
如果這種預估在未來屬實的話,那麼這一句古老的話其所蘊含之意義,除了充滿
溫馨與感人的親情之外,也許還有不同層面的解讀;當然我們的社會結構,乃摻
雜著儒家長期薰陶之下的獨特美德,應該是很多國家與民族所不及的優點。
不過誠如媒體憂心的報導,由於國人生育率持續下降,不但讓人擔憂老人化的時
代提早來臨,而且更把老人社會的問題曝露出來,確實值得為人子女者、社會人
士與執政決策者正視,必須思索提出有效方案而給予特別的關心,因為畢竟每一
個人遲早都會面臨此一問題。
對於老人化社會的普遍話題,大陸名作家余秋雨曾經寫下一句話,他說:我無法
不老,但我可以再年輕。
他的這一句話,雖然充滿著宿命的瀟灑,可是同時卻擁有無比堅強的自信,認為
在自我的心態上面,可以打敗時間無情的流轉,然後享有年輕的心情。
然而時光荏苒宛如白駒過隙,則是人們一種難以遁逃的宿命,而且並不是每一個
人,都有像作家一般的恢宏氣度,或者具有紓解光陰魔咒的能耐。
另外一個知名作家陳之藩,則用更入世的角度來詮釋老人的定義,他認為一個人
是否已經老了,可以用三個面向來觀察,第一個現象就是記得遙遠的事情,可是
卻忘記剛剛發生的事;其次就是太在乎小錢,可是卻又忘掉大錢;最後則是疼愛
孫子,比較不疼兒子。
當然他略具打趣意味的觀察論點,也許是從詼諧而普遍的角度切入,然後以事實
故事來分析老人的個性,在某種程度而言,確實把人性的真實面顯露無遺。
對於老人社會的問題,每一個人大概都有所認知,除了看到周遭朋友的情況之
外,當然自身所經歷過的體會更是感同身受,所以如此一來的經驗,讓很多人開
始重視暮年生活的品質,希望自己可以享有什麼樣的老人時光。
不過儘管作了如此妥善的想像,以及編織滿足個人希望的願望,但是在年老力衰
的時刻,卻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作祟,以致於衍生出來很多難以想像的問題。
尤其目前少子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所以每當白天太陽一升上來時,大部份的為
人子女們,總得為了經濟與養家活口而出外打拼;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卻是老人
們感到最為寂寥的時間。
好比鄰居一位阿婆的情況,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雖然她可以從一再重播的肥皂劇
中,得到一些充滿往日鄉土情懷的共鳴,而且時髦液晶電視機的聲音,也不時縈
繞在鄉下的客廳裡,總算是和老人家作伴的替代品,可是總括來說,她覺得自己
還是蠻寂寞的。
所以只剩下獨自一人在家的阿婆,雖然在電視機催眠搬的聲響之下,孤單的坐在
沙發上打瞌睡,哪裡還管他劇情發展到哪邊?
過了一些時候,縱使院子裡蟬聲唧唧的鳴叫,而且摻雜著午後極為炎熱的氣溫,
可是卻也無法讓阿婆來提神,因為左鄰右舍的人家,若不是門窗緊閉,就是像她
一樣只有一個人在家,大家枯守著一個空蕩蕩的房子,到處飄浮著孤寂的氛圍。
所以阿婆用完簡單的午餐之後,感覺到電視劇的魅力不再,加上雙腳因為骨質疏
鬆的關係,無法到外面走上太遠的路,所以最好的選項,依然是選擇在沙發上昏
昏欲睡;只有偶爾被電話鈴聲吵醒,然後接聽一通打錯號碼的電話,其中甚至還
有一些可能是詐騙集團的電話呢!
也許到了午後比較涼爽的時刻,在不遠巷子口,來了一個賣豆花的小販,他用來
招攬生意的喇叭聲音,隨著自己獨創的節奏按了好幾聲,而且伴著小販流利順口
溜的吆喝,希望提醒大家來光顧而買豆花。
此時在家裡一直感到無聊的阿婆,倒也想吃冰涼的豆花,於是乃柱著拐杖緩緩的
走出戶外,買了一碗熟悉的鄉土小點心;當時也遇到街坊鄰居們出來買豆花,能
夠看到她們覺得真是開心極了!
到了接近傍晚時分,則是讓阿婆充滿期待的時光,因為孩子、孫子們都下班與放
學了,於是讓整天沒有喧鬧聲的家裡,此刻不禁充滿著熱鬧與溫馨的笑聲;尤其
晚餐時刻,則彷彿是另一種團圓飯的情況,大家圍在一起吃晚餐,以致於阿婆蠻
珍惜而慢慢咀嚼香甜的親情。
當然晚餐之後在客廳裡,免不了讓有線電視登上主角,所以吱吱喳喳的談論與笑
聲,確實暫時讓老人家忘記了白天的寂寞,而且也盡情享受無窮的天倫之樂。
可是等到熄燈就寢而月娘當空照的時候,白天似乎睡得太多的阿婆,此刻卻還是
無法順利來入眠,於是一些陳年往事與過往記憶,又在不知不覺當中悄悄浮上心
頭,而且一直在她腦海中重複的縈繞著。
然而這一則故事中的阿婆,雖然感到蠻寂寥的過一天,可是比起很多失去健康的
老人們,其實她還算是很幸運的長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