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晴天積存雨時糧
2010/05/29 07:06:24瀏覽659|回應0|推薦121

《雖然有些人徘徊於生活與生存的夾縫裡,可是卻也有不少人,可以享
   受著揮金如土的生活;貧窮與拮倨的滋味,對於某些層級的人,是無
   法感受到的天方夜譚呢!》

記得曾經有一位部長,呼籲國人得準備過苦日子。

此話一出引起一陣撻伐之聲,用一句俗話說,大家把他叮得滿頭包,從
此部長便不再表示任何意見,甚至在國會議事堂上也噤若寒蟬,不再以
此議題為自己辯駁。

拋開政治與意識形態不談,部長所表達的社會情況,的確反映了某些事
實,人們開始感覺到經濟狀況越來越糟,當過慣了富足的生活之後,對
於日漸惡化的物質生活條件,大家似乎感到不知所措,而人們也開始有
一個夢魘:縱使無法繼續過著好生活,如果想要維持目前生活品質,則
著實讓許多人覺得沒有把握!

儘管國人面臨經濟發展瓶頸,生活不再如往常盡情享受,可是卻也有某
些社會現象讓人不安。

根據媒體報導,國人擁有行動電話的比率,近年來持續往上攀昇,《幾
乎達到人手一機的地步,》記者接著表示:《尤其手機使用者年齡也往
下降,甚至連未滿十歲國小學童也擁有行動電話!》

當記者訪問某些消費者時發現,他們使用手機型號,不但是最新穎和超
級 BANG之外,每月電話費甚至高達一、兩萬元!

為何電話費高得離譜呢?「大多是和女朋友聊天、或是和友人哈拉的電
話呀!」一位頭髮染著玫瑰紅的年輕人,回答記者訪問時不在乎的表示。

天啊!每月花了一、兩萬元電話費,豈不是外籍勞工在國內一個月的工
資呢?難道年輕人不在乎《區區》一萬多元閒聊電話開銷?還是其家產
萬貫根本無所謂呢?或是在戀愛時期必需付出的代價?抑或他是一個
日進斗金的單身貴族?

果真年輕人可以一擲千金嗎?事實上到底是如何呢?記得曾經有人
說:這一代的中年人最不值得。

因為他們在五O年代經濟困頓中成長,後來經歷了胼手胝足的打拼,好
不容易闖出一片天,在經濟狀況好轉之後,想起往昔清苦日子,如今卻
捨不得享受,於是盡其所能讓下一代過著更好的物質生活。

「因此,窮困的生活造就堅忍、樸實的美德,卻在不經意中蘊釀出『寵
子』的下一代!」所謂寵子的意思,就是讓孩子們最優渥的物質生活,
彷彿把自己苦過的日子,一骨碌地從子女滿足中得到補償,這就是許多
中年人的寫照。

不管這樣的看法是否正確,有少數比較新潮的年輕人,對於長輩偶爾回
憶起往昔清苦生活,不但無法感同身受,甚至覺得那是天方夜譚的神話
故事。

當然這也不能全然怪罪年輕人,畢竟都是社會所給予的環境所使然,因
此要把《吃苦當作吃補》的人生哲學傳承下去,本來就沒有適當機會呀!

當大家對於部長的呼籲撻伐之餘,也有些學者持平提出看法,他們認
為:國人應該降低追求物質享受之生活方式,進而營造精神生活品質之
提昇。

對於這樣的見解,當然會引起許多討論話題,甚至會陷入《物質與精神
何者重要》的爭論。

但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卻可以引起共鳴,那就是國人對於物質享受,
已經超出《正常值》甚多,而且也失之於過分浪費的地步,如果人們還
要生活在不知道惜福的境界,那麼人們的福分遲早會被消耗殆盡!

年輕人以手機耍酷,和天價電話費等等現況,只不過代表著社會真實面
之一端;多年以來,豐富物質生活影響所及,讓很多人認為此種生活乃
是天經地義的事呀!

當人們財富累積到某種程度時,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奢侈之地步。

最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人把浪費當作大方,把炫耀財富當作榮耀,甚至把
物質享樂和社會地位劃上等號;而西方《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尤其
成為某些年輕人的座右銘,那麼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徑,對於他們而言
便不足為奇了!

其實我們無意對於年輕人過於苛責,因為社會環境、師長和長輩們,也
要負起一部分責任,畢竟潮流之所趨,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

至於《及時行樂》的人生觀是否得當?則是隸屬於社會學、生活哲理和
人生思維的範疇,當然有充分討論和批判的空間。

只是我們認為,在降低物質生活享受之際,卻不損及整體生活品質,那
麼人們何不試著在經濟蕭條的時代,找尋一個可以讓人重新省視自給內
心的機會呢?何不把老祖宗所諄諄教誨的勤儉美德,再一次的給予公平
和客觀的評價?

閩南語有一句俗話:勤儉才有根本。而佛教也呼籲人們應該惜福,甚至
要廣植福因、累積福報。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這些話,只是人們不見得能夠身體力行罷了。

也許長輩們在困頓的時代裡,充分領悟到勤儉之精髓,也知到惜福之可
貴,在動盪的環境中,勤儉的美德更是必備的生活方式,更是老祖宗們
服膺的真理。

當然勤儉與吝嗇兩者在本質上截然不同,勤儉代表著正面意義,其內涵
除了積極勤奮打拼之外,甚至包括把錢花在刀口上,並不是一味當個守
財奴;而吝嗇的負面意義則不言可諭,其所代表的生活態度實為南轅北
轍。

因此從偌多電話費的角度,來看待新世代人類,雖然不致於讓人感到嘆
息萬分,但是卻在驚訝中覺得不以為然。

人們若無法珍惜福分,那麼可能無法永遠擁有福報;如果盡情揮灑青春
和財富,誰能保證有花不完的金山、銀山?

對於生活需求能夠知足的人,難道是抱守殘缺的呆頭鵝?想想生活周遭
有多少需要幫助的人,豈能視而不見的繼續消耗社會整體成本?

當然換個角度來看人生,不只是新興人類會有所警覺,也許很多人應該
更能夠了悟人生的真諦呀!

【忠愛報91.07第1709期/原標題:勤儉生活禪/Eric】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4036351
 引用者清單(1)  
2010/05/30 14:42 【千惠部落格】 佳作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