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2/08 13:25:08瀏覽579|回應0|推薦2 | |
桃園縣96年「親子共學母語成果發表會」於12月8日(星期六)上午9點在桃園市中山國小隆重舉行。分為學生個人組、學生團體組及親子組,報名踴躍。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親子組,家長和孩子共同以歌唱、朗讀及戲劇演出,盡情展示學習成果,也令人感受到濃厚的親情。 臺灣的鄉土語言有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其中原住民語言就有40種方言群。教育改革後,社會進步並且尊重多元族群,學習並保存母語刻不容緩,九年一貫課程上路後,學習鄉土語言列入正式課程中,鄉土語言教學課程上路後,學校設計各種課程與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為推廣親子共同學習、運用各種臺灣母語,增進各族群間相互了解與包容,教育部在各縣市推動親子共學母語學習活動。 成果發表會主要為展示學習成果、家庭凝聚力及母語應用之表演活動為主,不採比賽性質,但絲毫未減低與會學校的熱情。內柵國小由師生共同創作閩南語囡仔詩上台朗誦,興國國小是由親子表演「角還我」客語故事,楊心國小是由親子共同演出「親子客家組曲」,中山國小除了親子共同演出「上課囉!」客語戲劇外,更有學生以阿美族語上台演說。一連串的節目,讓與會者體會到母語的美好,更加感受到親子共同學習是件多麼溫馨而且有助學習的方式。 這項活動12月8日在桃園市中山國小舉辦,分為學生個人組、學生團體組及親子組,預計有100人參加。期望透過此項促進母語傳播的活動,不僅有助於語言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更促成了國家、社會的團結。 |
|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