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任教班級有一點狀況!有學生(或是我應該說是學生家長)有一點不當的行為出現:餽贈禮物!好像在教導學生,如果你的成績不好,那你就走送禮這一條後路吧!真的看在眼中,痛在心中!孩子應該是無辜的!有錯的是:老師沒有教導他,正確的價值觀念。家長呢?也應該教導他正確的價值理念,不是運用走後門(送禮)的方式來處理。所以對於現在的社會、家庭、媒體、學校教育,深深的感到失望。我覺得這篇文章來的正是時候
我差點就要喪失不斷修正自己行為、思考的原動力的時候 看到這篇文章 真的 好開心 ~
我國教育 應該是為了成為台灣更好的公民~~~~~
眼界更開 包容更多不同的想法
不見得是能在職場上爭取更高的職務
但是肯定能提高國家素質
這樣一個國家才能更有競爭力 不是嗎?
教育不是為造就專家 而是為培養公民
朱敬一
二○○四年總統大選辯論會時,我與成大黃崑巖教授皆充當「社會公正人士」,同為辯論會的提問人。當時,黃教授提了一個非常基本、卻又極具震撼力的問題:他問候選人「什麼是『教養』?」這個簡單的問題幾乎使兩位候選人不太答得出來。事後,聯經出版公司更請黃教授寫了一本名為《談教養》的書,詳細闡述他的教養觀點。像我這種粗鄙之人,當然也就買了一本作為標竿,作自己琢磨改進的參考。
事實上,黃教授與我同為二○○四年國內七所研究型大學(台大、清大、交大、成大、中央、中山、陽明)通識教育評鑑的評鑑委員,他在書中也多次提及「教養」與「通識」之間的密切關聯。今年,我又再次擔任前述七所大學通識教育評鑑委員會的召集人,也許是該對通識教育與教養之間的關係,寫一些回應與感想了。
教養是什麼,其實非常難以描繪。黃教授的解釋很好:教養像是風,見帆動即知風過;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就要在接觸此人時,觀察他對外界事務的見解、反應、談吐、判斷、風格。
我傾向將前述的見解、談吐、判斷等分為兩個層面來談,其一是外在的儀態,其二是內在的修為。許多人都把教養窄化為待人接物的輕聲細語,強調謙沖敬謹的儀態;但那只是教養的外顯特質。社會上其實有許多一肚子歪點子、卻能輕聲細語談話的大壞蛋。想想電影「教父」的情節吧:馬龍白蘭度與羅伯狄尼洛所飾演的老教父,不也是話語輕柔嗎?他們若是問你「最近女兒好嗎」?往往是威脅逼迫就範的婉轉說詞,本意卻是「否則將對你女兒不利!」即使有大哥級的人物如此輕柔詢問,我們也不會說他們有教養吧!
前文之所以要用黑社會老大的溫婉儀態做反例,就是要凸顯出:教養絕不能簡化為外表的談吐儀表。談吐溫文固然是教養必要條件,但是一個人內在的知識內涵,才是「誠於中形於外」的關鍵。然而這知識內涵究竟所指為何呢?黃崑巖教授在他《談教養》一書中一再指出,這內涵其實就是國外許多大學的「通識教育」。
在耶魯、哈佛、東京大學等國外知名學府,大一與大二兩年都不細分專業領域,而希望學生們能獲得廣泛通達的均衡知識,到了大三之後才真正進入專業領域學習一技之長。知名大學要求在專精之前先廣博吸收,就是希望各行各業的大學生都能或多或少理解其他的專業、欣賞別人的特長、涵養人文的優雅、判斷社會的是非。一個人有了這些通識涵養,才可能誠中形外,在談吐儀表上適切表達,呈現出「有教養」的外顯特質。反之,如通識涵養不足,甚至對人文社會的理解有很大偏差,即使是合乎禮儀地表達出偏狹歪理,外界也會認為此人失言或失格,絕不會認為此人有教養。
從通識教育的內涵來看,由於所有專業人士的接觸對象還是以人為主,故通識的內涵比較著重在人文與社會,而與自然科學或生命科學的關聯相對而言較弱。前芝加哥大學校長何欽思(R.M. Hutchins)說,教育不是為了訓練專業,而是為了培養「公民」;這裡所指的公民素養,就包含人文與社會的廣泛知識。因此,公民素養的知識內涵,當然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在古時候,社會結構與互動並不複雜,教養的內涵頂多就只是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學校篇中所說的「詩書寬大之氣」,是一種人文薰陶與鑑賞能力總稱。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僅僅是人文知識已經不夠;任何人若要見識得體,就必須對社會知識有些基本理解,否則失言的機會極大。
以學歷採認為例,以前的社會沒有全球化的衝擊、沒有自由貿易區、沒有學歷文憑、沒有證照制度、沒有多少人是跨國勞工,因此當然也就沒有「台灣是否該承認大陸學歷」的辯證問題。現在,論者面對這樣的問題,若不能區辨學歷、證照、就業等管制的內涵與區隔,就會莫名奇妙地因為擔心就業衝擊而主張禁止採認大陸的學歷。若有這樣的認識偏差,究其原因,就是源自於對證照與移民就業管制的社會意義理解有所不足。再以教育部前主秘莊國榮回任政大的風波為例,莊先生既由政大「借調」暫離,其「回任」政大其實應該是自動的、不必議決的。若有人主張以種種原因要將莊先生解聘,也應在他回任之後,再於校內另行提案,不能以其先前在外之言行而拒絕其回任。簡言之,回任的程序正義其實是莊先生的基本人權,而法政通識告訴我們,大家不該以自己的好惡去否定任何人的基本人權。
網路、貿易、證照、學歷、人權等等,都是社會科學的通識內涵,也都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養。以往一個人若能有「知書達禮」的人文修為,內在涵養也就足夠了。但是現代社會則比以往要複雜許多;除了人文素養之外,必須要對法律、政治、經濟等社會整體運作邏輯有所掌握。一個人在廿一世紀如果不太理解權力分立的原理、憲政主義的精神、市場運作的邏輯、社會運動的本質,即便悠遊在琴棋書畫的人文世界中,都難免還是會有極為謬誤的見解,不能算是何欽思校長口中的理想「公民」。若是將這些謬誤見解大剌剌地對外抒發,就算是輕聲細語,也難謂得體,當然就更談不上教養了。 妮:唉呀呀 在說我嗎?
在當下這樣一個經緯萬端的現代世界,我們周遭的社會環境也是隨時在改變。廿年前,我們沒有綿密的電腦網路、沒有基因科技、沒有知識經濟的衝擊、更沒有全球暖化的認知。既然我們面對的社會每一天都在變,而我們所應具備的法政經社通識,也就日日在更新。因此,通識的內涵要倚賴終身學習的充實,而教養則是一個終身追求的目標。孔子七十歲時自諭能「從心所欲不踰矩」;在到達那個境界之前,我們每個人都還稱不上有教養。教養二字清談不難,要身體力行,那才真是個挑戰─ 終身都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