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都外食,在國家公園管理處工作的33歲男子,最近發現糞便夾雜血絲,一開始以為是痔瘡,但血便狀況仍斷續發生,到醫院檢查,竟已是大腸癌第四期且轉移肝臟!醫師指出,大腸癌患者愈來愈年輕化,國內篩檢年齡建議最好提早10年。
義大醫院直腸外科主任陳興保提出警訊,過去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3、40歲人士就罹大腸癌的病例愈來愈多,幾年前他還治過一名年僅24歲、研究所剛畢業,正準備結婚的年輕人。
陳興保表示,很多年輕人不認為會得大腸癌,排便含血時,常誤以為是火氣大、長痔瘡;肚子痛時,就吃吃成藥,直到受不了才到大醫院,結果大腸癌已到第三或第四期。
一般以為,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人才需做檢查,但臨床愈來愈多個案顯示,沒有家族史,也可能罹大腸癌。
在國家公園管理處工作的這名33歲年輕人,並沒有大腸癌家族史,除平日三餐外食,也沒特別吃肉,大腸癌發病時已經末期,目前接受標靶治療。
「大腸癌在台灣癌症10大死因中一直排前3名」,陳興保指出,大腸癌盛行率第3、發生率第1,每年約1萬多例,與肥胖或攝取動物性脂肪、紅肉等食物有關,民眾如果能提早到40歲即做糞便潛血、大腸鏡等篩檢,有助於預防。
他說,早篩不見得一定篩出癌症才算,早期發現大腸息肉,早期處理,可以避免息肉癌化的機率,「大腸癌如果控制得宜,5年的存活率都可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