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丁亥年道理文-文其十六
2008/05/22 10:39:45瀏覽544|回應0|推薦2

聖理時間﹕丁亥年九月初十

尊駕聖稱﹕皇媽娘娘降文

文其十六﹕「道佛不分誰第一,正派傳教莫反天;

            多言善句好存行,惡言出口乃傷天;

            此時此刻好時運,亂世之中收得圓。」

           (在最苦之修乃得多也!) 

簡釋:

業有三種:身業、口業、意業。三業當中,口業最易犯,其包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所謂 「言多必失」,「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對事物的見解均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當無法以包容之心去面對時,便易生磨擦、互相批評,是非焉然產生。:「法與意相應,皆以意為性」。言語過失,皆由內心瞋恚、忌妒等煩惱引起。清淨口業,進而轉化內心瞋恚、忌妒等無名煩惱。當煩惱淨除後,內心自然清淨光明。言語可以修福報,亦可造罪孽。

解意:

  佛教係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西元前六世紀以前建立。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的一切煩惱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盤。根據佛教,眾生可以經由八正道,即正確的見解、思維、行為、言語、職業、念頭、禪定、努力,而破除一切錯誤的知見與行為,從煩惱中解脫,達到真正的安樂。

  道教,是一種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宗教,它在中國古代的影響僅次於佛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把「菩提」翻譯成「道」,因此也被稱為「道教」。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道教戒律是一些約束道士思想言行的準則。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著不同的內容。一般說來,戒律的內容主要有不得造口業、不得偷盜、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須遵守的。根據規則的嚴緊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三種。

所以諸位善信大德應當時時審視心念,確實去除口業之根源。當人心中充滿貪、瞋、癡之時,言語便呈不清淨。故需隨時保持警覺,經常慎思,檢討自己所言是否正確。避免妄加自己之感受或一時之情緒,因而引起無謂之紛爭,甚至傷害了彼此和諧的關係。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hwatsai&aid=18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