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弘揚傳統國學 “開放大學講壇”解讀科學易
2010/11/22 23:25:36瀏覽664|回應0|推薦10
前言: 這篇報導出處於中國網(有圖片) 中國電大

        2010年10月29日,隨著“易學的正途——江國樑講科學易”在中央電大四層多功能廳結束最後一場專題講座,為期八天的《易經》系列專題講座也在陣陣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

       本次《易經》系列專題講座主講專家是福州科委濟陽易學應用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國際易學應用工程學會高級總顧問江國樑先生。

       談到科學易的研究,江國樑先生指出《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部輝煌巨著,對我國古現代哲學、軍事、醫學、宗教、科技、樂律等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科學易是傳統文化“易學”研究的重要流派,旨在研究《易》的科學內涵,即對《易》所包含的科學思維和哲學思想進行多學科、多領域、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的綜合研究與揭示。

       在連續八次的講座中,江先生對《易》學的發展演化過程和理論結構體系進行了系統的解析——陰陽、五行、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河圖、洛書、九宮圖等《易》學基本概念,並結合《易》學所處的具體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從哲學、科技、民族、民俗、宗教等多方視角,正解“文化”的原始意義、“文明”的原始意義,創立乾坤卦爻辭新說,清除籠罩《易》學上的迷信色彩,揭開《易》學研究的神秘面紗;江先生還深入分析了《周易》的主要內涵、核心思想及文化價值,輔之以現實生活中自然地理、歷史風情和百姓信仰等具體案例,梳理《易》前後思維模式的歷史演變過程,論證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根源及其基本內涵,理清中國易學史中《易經》與巫文化的關係。江先生對三代前巫文化大典進行了回顧,系統講述了歷史上各階段涌現的《易》學研究學派及《易》學研究方法,並以北方小麥種植與時令節氣的角度例證乾卦新說和坤卦新說。最後,江先生總結分析《周易》對中華民族繁衍生存以及對中國數千年社會和科學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闡明“《易》中不僅有哲理,有文化,更有科學”的科學易研究主體思想,並對廣大《易》研究者、愛好者提出“尊重事實,尊重科學;見仁見智,建立新理念”的殷切期望。

        江先生幽默生動的語言、科學系統的論述、深入淺出的分析為聽眾帶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講座,每場講座都贏得現場聽眾的熱烈掌聲,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

        講座的現場互動氣氛異常活躍。在每次講座的最後半個小時裏,聽眾就自己的關注點同江先生進行交流,江先生對聽眾提出的問題給以詳細、精彩的解答。每次講座結束後,大家仍意猶未盡,或圍著江先生或三五成群分享心得體會,針對某一問題展開熱烈討論,久久不肯離去。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激動地說到,他非常贊成江先生提出的尊師愛的觀點,對現代社會大學校園師生關係的虛浮之風敲響警鐘;另一位同學則表示,他對《易經》第一卦乾卦的象辭“潛龍勿用”的內涵很有感觸,這有利於指導大學生潛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修養,把握機遇,實現自我價值。來自首都博物館的任女士連續聽完江先生的易經系列講座後,表示中央電大“開放大學講壇”舉辦的易經系列講座內容深入淺出,選題新穎獨特,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類似的講座。

        系列講座結束後,中央電大圖書館館長張瑞麟對本次易經系列專題講座進行總結。他說,江先生從“科學易背景介紹”、“科學易圖解”、“百姓日用而不知”、“文化的原始意義”、“文明的原始意義”、“八卦思維及其文化價值”、“一陰一陽之謂道”和“乾坤新解”八個方面對科學易進行詳細、系統、深刻地分析,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案例具體翔實,內容精彩紛呈。另外,江先生不計個人得失潛心研究科學易二十余載,為保護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毅然拒絕南韓政府高價收購自己書籍版權,堅守自己的民族尊嚴,這種持之以恒、不媚金錢、矢志不渝追求科學與真理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學術風格值得我們每個人深入思考和學習。

  據悉,開放大學講壇是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圖書館主辦,旨在傳播知識、交流學術成果的多學科、跨領域的學術互動平臺。本次易經系列專題講座借助開放大學講壇,為聽眾帶來一系列《易》學文化的視聽盛宴,聽眾受益匪淺,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豐富電大校園文化生活,擴大電大的社會影響力。開放大學講壇日後還將繼續邀請類似國學研究專家做客電大,暢談古今,交流思想,播撒文明。

  

       註: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簡稱:中央電大 直屬教育部)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yiz&aid=462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