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準公共化托育補助上路懶人包無藏私分享
2022/04/25 10:35:07瀏覽10|回應0|推薦0

為了提振台灣低迷的生育率,行政院將在八月推出新版托育補助政策,其中「準公共化托育補助」是一大重點。政府與符合條件的居家式托育(保母)、私立托嬰中心、私立幼兒園簽約,使之成為準公共化托育機構的一環,孩子交由他們照顧的家庭可得到政府補助。

雖然政府設立收費低廉的公共化托育機構,但供不應求,許多家庭因搶不到公托而負擔私立托育機構或保新竹記帳推薦母的高額費用,政府在公托與私托之間加入「準公共化托育」這一環,可幫助到部份搶不到公托的家庭。

準公共化托育補助依家庭經濟情況而變化,以下分A、B、C三種情況解釋:

A:0~2歲幼兒交由簽約的準公共化機構照顧的家庭,其綜所稅率20%以下者,每人每月補助60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補助增至7000元;為中低收入者,每人每月補助80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補助增至9000元;低收入家庭補助1萬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補助增至1萬1000元。

B:到了2~5歲讀幼兒園的階段,若孩子就讀準公共化的幼兒園,教育部將依據幼兒園的收費標準補助業者,使一般家庭每人每月僅負擔新台幣45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再降至每月3500元;中低收入戶與低收入戶免繳費。幼兒園這個環節的新政在八月於六都以外的縣市辦理,明年8月才全面實施。

會計很難念是因為教綱一直在修改、年年在新增東西,因為商人的花招太多了,像是7-11集點貼紙出,現前根本就沒人再念啥客戶忠誠度計畫,商人手法越多,會計學課本就越厚,重點是你認真唸也很難反應在薪資上。像台灣很多會計師推薦的補習班,我們每年都要聽老師開示,大家再來學,他說科目怎麼翻譯就怎麼翻,分錄怎做就怎做,規則很死,所謂做帳的"邏輯"就是以鄭爺爺跟幾個台大教授心中的邏輯當作準則,人家權威怎麼講,其他人想學就是乖乖背書囉。除非你真的很擅長唸這些科目一直去考試、考各國會計師證照、拼命研讀專業科目,加上語言能力超強+家中有錢讓你走出台灣討生活,不然台灣會計系訓練出來就是當奴工,幾年後要嘛去中小公司(甚至某些大公司也差不多狀況)天天做一樣的事情、對對帳開開發票,領一份不多不少的薪水...無聊到炸,"為什麼要來當會計?"  "為了吃飯。"要嘛繼續蹲事務所,天天穿套裝,光鮮亮麗,殊不知時薪換算下來比最低工資還不如。遲早也是要跳出來業界混,說真的這種鳥環境也沒必要硬撐就是了。

C:若選擇自行照顧嬰幼兒,不將幼童送至任何托育機構者,政府會補助「育兒津貼」,八月上路的新方案新竹會計師推薦將擴大發放補助,只要綜所稅率20%以下的家庭,且未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者,0~4歲幼兒每人每月補助25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增至3500元。須注意的是,0~2歲育兒津貼新方案將於在八月實施,2~4歲的新方案則於明年八月上路。

行政院長賴清德舉例說明新政策,以一般家庭0~2歲的孩子來看,留在家裡由家長自行照顧新竹營登推薦,每個月補助2500元(C的部份);若送到公共化托嬰中心,依現制每個月補助3000元;若送到準公共化的私托、托育保母,補助6000元(A的部份)。

2歲以上的孩子,一般的家庭若將孩子送到公共化的幼兒園,依現制每個月須負擔新台新竹開公司推薦幣3500元;若將孩子送到準公共化的幼兒園,每個月須負擔新台幣4500元。若是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的家庭,不管將孩子送到公共化或準公共化的幼兒園都免繳費(B的部份)。

2~4歲的孩子,有些家長選擇不送至幼兒園,而是交由保母或私托,這方面的補助目前政府仍在研議。

每天只要乖乖記帳,我的資產就會越來越多嗎?當然不是!就像知道自己每天花多少錢,僅是”紀錄”而已,結果還是很會花錢,有記帳習慣並不等同有做理財,因為記帳軟體只是一項工具,幫你羅列各種花費支出,分析整個月的金錢動向,但只記流水帳,對於個人理財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記帳後下一步必須要好好分析所花費的金錢是否妥當,進而調整改善,可以把所有的開銷進行分類,支出分成「必要」、「需要」、「想要」三類,這樣就能輕易看出哪些支出其實是可以節省的,哪些支出是已經省到不能再省了。必要支出:代表要過生活與工作一定得支付的金錢。如房租、水電費、手機費、貸款、汽機車油費…等等。需要支出:沒有這項消費也不行,但是金額高低可以由自己掌握,例如每天吃飯錢、家具家電、民生用品、醫藥費…等等。想要支出:滿足慾望或玩樂需求,例如看電影、唱歌、買遊戲、買衣服、買公仔…等等。比方說,從外食改成自己做早餐及便當、從搭捷運改成騎腳踏車上班,都能健康又省錢,更重要的是「想要」的支出,如手搖飲料、抽菸喝酒等,不僅傷荷包還傷身,能戒則戒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rllf1577v&aid=17358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