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上寶馬山 Siu Ma Shan
2013/08/16 01:14:01瀏覽1926|回應7|推薦0
容許余拿毛潤之作於1965年的水調歌頭來二次創作:【......,重上寶馬山。里來尋故地 舊貌變新顔。......,更有潺潺流水...... 年過去 彈指一揮間。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寶馬山道、賽西湖一帶是余小時候與幾個住得近的同學玩耍的地方。余家住雲景道公務員宿舍,兩名同學住天后廟道,另一名同學的父親時任大東電報局畢拉山電台台長,宿舍就在畢拉山電台之內,是面積3千多呎的獨立屋,屋外有小花園,不遠處更有山溪。在現今地圖上看畢拉山電台其實位於小馬山上。從寶馬山道可沿金督馳馬徑走到畢拉山道,腳程不太慢的應該不用半小時。當年賽西湖還是太古的私家水塘,雖在靠近寶馬山道形式上築有鐵網,但只是防君子的。釣客、行山人及像吾等之頑童皆可說進出自如。賽西湖水塘的水源主要是由小馬山流下的溪澗。吾等3個住寶馬山道附近的同學放學回家後就是走入水塘邊然後溯澗而上到畢拉山電台那同學家去玩,每星期最少有兩次,天黑前又原路回家吃晚飯。那時候吾等身輕如燕,手腳靈動,即使手中拿滿去比拼的模型坦克/戰艦,也在澗石上縱躍如飛,從賽西湖到澗頂附近只用一刻鐘左右,比畧繞小圈金督馳馬徑快上10分鐘。水塘真的有潛在危險,曾有同學踏入浮泥裡瞬間就連足踝已陷入,幸好其餘兩人在旁施以援手。又一次有幾個年齡或者比我們畧小,可能住在附近芽菜坑村或蓮花宮村的小孩攔截行得最快的同學要錢,另兩人半響來到,他們見沒有優勢便走開了。在72年隨先父調職舉家遷到九龍城,後來同學的父親亦改任鶴咀台長。
10
多年前余兩次參加50km環島行,計算練習港島徑+衞徑,上小馬山、畢拉山很多次了。但那由小馬山向北流落賽西湖的溪澗和畢拉山電台就40年有多未踏足過。台長兒子後來在華盛頓大學修讀土木工程學博士定居美國,上星期在臉書得知其在回國捐助行程之後將在下週留港一晚,余組織並期待這次難得的同學聚會11/8星期日與親戚飲茶後,駕車到寶馬山道,從帶備地圖上找到起步點已是15:40

最不同的是以前的黃泥山道已變了寬敞的石屎樓梯。金督馳馬徑亦像麥徑、衞徑一樣石屎路面的比例高得不能接受!賽西湖水塘當然早已建成賽西湖大廈,溪仍能在金督馳馬徑找到。幸虧沒有發展價值,溪跟模糊印象似乎沒有改變。但從溪上,尤其是爬上溪旁的小山崗上,看到的景觀真可說滄海桑田。整個維多利亞港從鯉魚門到汲水門40多年來的變化,一覽無遺。5點多到達電台選擇一走同樣久違的金督馳馬徑,回到起點用了2個半鐘。
人都是這樣的,上了年紀,就喜歡想當年。


爬上溪旁山崗首先看到遼闊的東九龍景色          這兩幀所見之樓宇最少90%40年前不存在
往南及東南望到要上溯之山溪、小馬山及柏架山



爬到山丘頂西面就是壯麗之維港

仿如人工斧鑿                                                           部分澗壁約有40°陡

漾漾水紋



已棄置之大東電報局員宿舍(台長宿舍)


金督馳馬徑景色



請點擊看照片播放 http://classic-album.udn.com/photo/play.jsp?uid=xingwanlilu&f_BOOK_ID=414425&o=new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ngwanlilu&aid=8161526

 回應文章

Matthew
2014/11/25 16:27
Like, old HK not the same !(inchinet@gmail.com)

Mrs C
I like it
2013/10/08 15:42
I like the labelling of the hills

John
重上寶馬山
2013/08/27 11:07

難得聚舊,細說往事,見証變迁

 


CC
2013/08/26 22:26
美哉香港!

張阿水
2013/08/24 19:32
珍惜每次見面。(cheungahshui@live.hk)

Doo
重上宝馬山
2013/08/24 08:59

五拾多年前我亦常到此山遊玩,現己面目全非.如有机会將会舊地重遊.


crisis
2013/08/16 05:30
老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