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甲午的三百壯士
2014/03/01 17:12:50瀏覽2481|回應6|推薦37
三月要上的一部《300壯士:帝國崛起》,如果沒有意外,又會是一部充滿西方優越感的偽歷史片─希臘人聖潔,波斯人邪惡。為了純潔的自由這個理由,斯巴達的三百壯士在溫泉關犧牲了生命。而他們的仇,就會在這一部續集裡,由雅典海軍將領提米斯托克里斯,在薩拉米斯海戰中加倍奉還。

其實不用哀悼二千四百年前的那三百古希臘人,就在將近一百二十年前,中國也有三百壯士。只是,他們的行徑更加悲壯,而他們的事蹟幾乎完全為史乘湮沒,為人所不聞。

1895年一月三十日,時間約當午後。北洋艦隊殘部正困守在威海軍港之中,動彈不得;而日本陸軍陸續攻下南幫陸路的砲台群,取得制高點後居高臨下,眼看就要對港中碇泊的中國軍艦,發動最後致命性的一擊。

這時戲劇性的事件發生了。據日方《日清戰爭實紀》記載:「……敵水兵三百餘人正在登陸,其目的大概是要收復陸地砲台……」

這些以寡擊眾的壯士,是北洋海軍的陸戰隊。北洋艦隊雖然仿照英國海軍制度,設立了陸戰隊,但他們人數不多,因此並不隨艦作戰,而是配屬在陸上基地,執行警衛或是憲兵等勤務。三百人,大概就是當時威海軍港的所有陸戰隊兵力。

最讓日軍驚訝的是:這聊聊三百人,竟然展現出無比的戰鬥精神與戰術素養,戰力超過他們到目前為止碰到的所有中國陸軍:

「不久槍聲大作,……登陸的水兵氣燄非常猖獗,像是個個都有拼死一戰的決心……」

但是孤臣難以回天。這批在南幫浴血奮戰的士兵,最後被合圍至海邊,全軍覆沒,沒有一個人留下了名字;他們戰到彈盡援絕而全體殉國的壯烈經過,也沒有一鱗半爪的文字記錄。只有一個日軍隨軍攝影師,在拍攝他們的忠骸時寫下以下的評論:

「使人感慨的是:有的中國兵知道不能倖免,而自己剖腹死去。從砲台裡出來的敗兵和登陸的水兵幾乎無一人逃脫。海岸上積屍累累,不可勝數。有的敵兵在海上遭到狙擊,在二間平方 (日制面積單位) 的海水完全變成了紅色,像蜀錦一樣好看……」

你如果喝酒,今晚請為這三百壯士多瀝一巵。
(以上有關甲午資料採自陳悅《沉沒的甲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1438757

 回應文章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北洋水師或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
2014/03/02 13:30
清朝的海軍,於1888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一度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
可是在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

船名 船式 噸數 馬力 速力 炮數 主炮口徑 管帶 船員 下水年份 結局
定遠 鐵甲艦 7220 6200 14.5 22 4門305mm 劉步蟾 330 光緒八年1882年 1895年自毀殉國於劉公島中
鎮遠 鐵甲艦 7220 7200 15.4 22 4門305mm 林泰曾楊用霖 330 光緒八年1882年 1895年被俘劉公島中

北洋水師主要將領有:
丁汝昌──水師提督(自盡)
林泰曾──左翼總兵,鎮遠號管帶(自盡)
劉步蟾──右翼總兵,定遠號管帶(自盡)
方伯謙──中軍左副將,濟遠號管帶(臨陣脫逃處死)
鄧世昌──中軍中副將,致遠號管帶(戰死)
葉祖珪──中軍右副將,靖遠號管帶
林永昇──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號管帶(戰死)
邱寶仁──右翼左營副將,來遠號管帶
黃建勛──左翼右營參將,超勇號管帶(戰死)
林履中──右翼右營參將,揚威號管帶(戰死)

電影《甲午風雲》1962年上映,李默然、浦克主演
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北洋水師》陳道明主演,拍攝於1992年


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2012年上映


303101
2014/03/02 11:40

別忘記,日本就是從受西方侵凌的 小日本,經過改革後,突變/榮升為 "大日本"帝國主義者!日本能,有為者亦若是,中國應該也能。

>

中國能也不能學日本學西方榮升為侵略者 生靈塗炭

這些壯士 上朔至 薩爾滸 被滿清辮子兵屠殺的明朝士兵(你我的祖先 X萬壯士)、被瓦喇、俺答 在宣府、大同 如割稻屠殺的軍民 " xx壯士",都是因為帝王官僚作崇,造成這些冤死的 壯士。

>

這些壯士之死 是為國戰死 非因帝王官僚

美國也官僚?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自古忠魂極多,都是中國帝王官僚文化的犧牲者
2014/03/02 00:11

* 這種可歌可泣的事自明朝 以來不斷發生。從;"抗蒙古(瓦喇、俺答)" 、"抗後金(滿清)" 到滿清入主中國後,又 "抗西帝" 、突然再要 "抗 小日本",民國又要 :"抗日" 、"抗俄" ,新中國還去 "抗美"。在這些 東抗西抗 下,受欺壓的英勇反抗事蹟血跡斑斑,不可勝數。如明朝大凌河之役抗滿清人(當時的小日本)。袁崇煥、熊廷弼、滿清皇朝,甲午海戰的 鄧世昌 艦長(其實他為滅亡 明朝 的 "小日本" 主子,力抗 新興的 "小日本,中國人的悲情也!)

* 問題是 為何這麼大的 中國 老是只有 被小國寡民之邦 欺凌?造成如許多之"抗X n百壯士"? 大家都知道,這些敗扙導至壯士冤死的現像 都是中國帝王官僚極權專制下的惡果,中國人原來 不必有這些 "受小國之欺" 的事,只要看看 于謙、袁崇煥、熊廷弼、岳飛,就知道 這些 "小蠻邦" 蒙古、大金、後金、滿清,不見得是 "中國人" 的對手,但都得利於 "中國的 帝王官僚專制体" 。

*話說這三百壯士,若 清朝 北洋艦隊(比日本,甚至當時美國還要強大)注重一些專業、不以關係、官僚 用人,亦即若能選 海軍專業的 鄧世昌 為 提督,而不是 只有刀箭打仗沒有海上科技戰訓的 丁汝昌 為提督,我們不敢講北洋艦隊會打嬴日本,至少不會全軍在五小時內全軍覆沒的 慘敗。若海上打成平手,即使小敗,日軍不可能如此"神勇" 的如入無人之境,這 X百壯士,就不會只有挨打而死!這些壯士 上朔至 薩爾滸 被滿清辮子兵屠殺的明朝士兵(你我的祖先 X萬壯士)、被瓦喇、俺答 在宣府、大同 如割稻屠殺的軍民 " xx壯士",都是因為帝王官僚作崇,造成這些冤死的 壯士。

* 因此,若中國的 "帝王官僚" 体制不變,丁汝昌 這一類靠關係的 官家 持續當權,鄧世昌 這樣專業者起不來的話,根據歷史, "三百壯士" 還會繼續在未來中國產生。

* 與其哭泣這 " X百壯士" (歷代已太多了,哭泣追念不完),不如讓中國 改變体制來得實際,而且是對得起這些 冤死壯士 的根本之道。別忘記,日本就是從受西方侵凌的 小日本,經過改革後,突變/榮升為 "大日本"帝國主義者!日本能,有為者亦若是,中國應該也能。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三百壯士瀝一巵
2014/03/01 22:51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1 20:04
馬英九早已忘了英勇抗日的國軍與學生

303101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1 19:26

竹林遺書
民國29年桂南會戰期間,廣西學生軍在南寧莫陳村前線遭日軍攻擊殉難...

轉貼自: 國軍歷史文物舘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62&p=1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