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用自網路
八 識 ~文:杜荷
唯識學將人類的精神作用分為「八識」,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也就是一顆心分有八種功能。
八識間彼此相互配合,合作無間。當眼、耳、鼻、舌、身五種器官(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時,會生起見、聞、嗅、嘗、覺觸五種了別認識,稱為「前五識」。
前五識只是單純的知道,對境界有思考、判斷、記憶、決定、喜怒哀樂的情緒,要在第六識才會產生。好比眼睛看見時鐘時,眼識知道是物質體,至於現在是幾點?要做什麼事?便落入第六意識的分別。
前五識與第六意識顯而易見,第七、第八兩個潛意識就難明察了,尤其第七末那識如同傀儡戲背後的操弄人,是決定第六意識喜惡分別的主謀者。末那識執著第八識以為是「我」,讓第六意識做出決定時,都以「我」為主,因而產生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種煩惱。
第八阿賴耶識像個倉庫,存入前七識的所有作用,也裝入人從出生到死亡,甚至生生世世所有的記憶,當人往生後,六根都衰敗了,只剩第八意識去投胎。
再舉一首偈語來說明八識。「兄弟八個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在家出主意,一個司帳管錢財。」
「兄弟八個」是指八識,「一個呆」是第八阿賴耶識,這個倉庫不分好壞,統統接受,所以「呆」。「五個門前做買賣」,這五個就是眼、耳、鼻、舌、身。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接觸,透過前五識,採買東西回來,第六識才能產生作用。
「一個在家出主意」就是第六識,職務上可說是總經理,具有記憶、分別、思維、判斷等功能。「一個司帳管錢財」是第七識「末那識」,執著倉庫東西,當作身家性命。所以,凡前面五個兄弟做完買賣,經總經理收納後,全收進阿賴耶識,由管帳的執取。
從修行來看,第七末那識為關鍵,所謂的「打禪七」、「打佛七」便是要打破第七末那識的執著,以「無我」來處事,將清淨種子回存阿賴耶識,如此循環,最後「轉識成智」。
~~~~~~~以上轉錄自:人間福報~~~~~~~~
讀後記:
這篇對八識的註解,是我所見過最詳密與貼切的闡述。常常在想,人從出生到老,『識』的學習、成長與變化,會不會就是一個圓?試想,一個老年癡呆患者與牙牙學語的孩童,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是沈悶的,後者是欣欣向榮的。再來就是~前者常回到過往,後者只看的見向前。
本文末段,寫到第七末那識補述,對第八阿賴耶識不再贅言。想必是『倉庫』就是倉庫,作者本身也還沒走進倉庫,所以沒再有其他可見的補述。
因而產生幾個疑問~
一、如若第八阿賴耶識是那一呆,那如今許多老年癡呆症者,可都是進入了第八阿賴耶識的狀態?
二、若是如此,那老年癡呆又有何不好?又怎能稱『病症』?
三、人若帶著第八阿賴耶識投胎,那為何『倉庫』裡的資料,無法儲存到投胎之後?
包容/黃思婷
詞:彭莉 曲:小吳 編曲:張乃仁、李秉宗、朱雲嵩
縱使愛了 縱使擁有不能永久
不必強求 不用煩憂
放下成見 相信 真心對待
煩惱 憂愁會隨風消散
紅塵中 痴痴纏綿 一轉眼
海枯石爛 一如雲煙
高山若然不動 流水不流
拋開這一切 那曾經擁有
嗡!班雜拉薩陀HOM啊!
嗡!班雜拉薩陀HOM啊!
回向於諸法皆空的蓮華
歡喜心包容一切 啊!
歡喜心包容一切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