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宗教與政治的天道(上)-道教、佛教的發展
2019/11/04 09:34:44瀏覽165|回應0|推薦0

宗教與政治的天道(上)-道教、佛教的發展

    近年來,選舉季節,參選人不論天主教、基督教,佛道教,全都拜廟,祈求選票,官越大,拜的廟越多,香燒得越大支,此時選票要緊,有票才是神,上帝等選完再說,改善空汙是下一代的事。陪拜的大部分,是地方選區參選人及廟方主任委員,呈現熱鬧非凡,這現象,代表宗教對政治,具有一定影響力。

最早受到宗教能量左右的政治,要算是黃帝晚年迷信占卜,凡事以「龜藏」(流傳諧音成「歸藏」)占卜結果為決斷。後來商朝第27位國君武丁(約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開始。發展成,以甲骨焚燒龜裂紋跡,占卜結果為決斷,晚商所有國君,一直衍用。到了漢朝之前,雖曾出現黃老道,方仙道、老,莊、孔孟,墨法等等相關哲理思想與學說,大致都具備凝聚信仰的力量,足以影響領導者統治策略,卻都還沒有具備宗教格局。

道教發展

    中原最早宗教,應屬漢明帝(公元67年)佛教傳入中原。但限於文化不同,經典文字漢梵翻譯不易,致推廣緩慢。

創立天師道

    約60年後(公元126年—144年間),張道陵受佛教儀軌啟發,在西南蜀地益州(在今成都),尊老子為「太上老君」,自稱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以道德經為經典,從而創立了「正一道」(又稱天師道五斗米道),除道祖太上老君外、自命天師,信徒修道有成者為真人,成為「道教」第一個門派「正一派」,就是太極虛道的別稱,同時也含正宗、正統門派,一脈傳承下來的「天師道,以符籙見長,世稱符籙派

    在「天師道」推廣後,當時社會流行疫病,一批方士巫醫以「符作造書」、「符水咒語」、「教病人懺悔思過」等方法療病,方士以「真人」和「天師」互相問答方式,彙整成「太平經」。並彙整「太平經」「老子想爾注」、「周易參同契」、「千二百官儀」等經典文獻,制定成「太平清領書」,作為信仰者的規矩。相傳此書由神人授予,山東瑯琊郡(今山東臨沂)巫覡方士于吉。或許「太平清領書」與「太平經」,都是于吉蒐集彙整而成,假神人授予面世。

    「太平清領書」是道教最早經典,在於闡述健民、修身、治國平天下之道。君主奉行教義,開創天下太平,人民安康,消除動蕩和瘟疫橫行的社會危機。書中把改革社會、消除災厄、教化世人的最終希望,都寄託在帝王身上。其言以陰陽五行本,但多巫覡語法,故被視為妖妄不經。

      于吉把《太平經》傳授弟子宮嵩宮嵩獻給了朝廷,其後,襄楷(今山東濟陽人)又兩次呈上朝廷,希望拯救天下於危亂,均不為所用。

創立太平道

    公元170年前後,鉅鹿(今河北邢台)張角,輾轉取得「太平清領書」,以教化天下之名,創立 「太平道」,前往各地佈道,十餘年間徒眾多達數十萬。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號召,於184年,組織信徒,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寶「地公將軍」張梁「人公將軍」。起事反抗東漢王朝(史稱黃巾之亂黃巾起義)。這是第一次宗教組織,被利用對抗朝廷造反。

開闢宇宙觀

    283年-343丹陽句容(金江蘇)葛洪枕中書》記載「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開闢宇宙觀,創造道教最高神祇「元始天尊」。因弟子滕升問神仙有無,乃作「神仙傳」,書中共收錄傳說中的九十餘位仙人事跡,但「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神仙傳」僅列入八十四人。

道士寇謙之統一「道教」成為「北魏國教」

北魏時期,正一道(師道)道士寇謙之365年-448年),上谷郡昌平縣(今北京市昌平區)人,彙整各學派哲理學術思想、各道派主張,及葛巢甫等列出天宮中靈寶經36神仙體系,吸收佛教善惡,輪迴、因果、報應等概念,仿照佛教戒律和法會儀軌,遵循太上老君經典,制定教義、道統、儀軌、戒律,成為完備的教團,宗教形態達到成熟階段,創立「道教」。

南北朝420年—589年),傳承下來的派系越發眾多,南北各自為政,紛紛大量建築寺廟道觀。

    北魏太武帝,因受道士寇謙之力主排斥佛教的影響,改奉「道教」,並親受符籙。立道教為「國教」。於440年改年號為「太平真君」。 「太平真君」五年,詔告「禁私養沙門」。七年,太武帝西征到達長安,見佛寺內藏有兵器,又查出釀酒、財寶,發現僧侶與室女私通,懷疑佛教企圖判變,立即全面禁佛,至太武帝駕崩,廢佛時間共六年。後來文成帝452年即位,詔復佛法,佛教又得以恢復。

北周武帝即位之初,循例事佛,但更重視儒學。當漢明帝引進佛教,為提倡佛教,寺院田產從不納稅,僧侶不服勞役。北魏太武帝獨尊道教,為提倡道,亦不納稅服勞役。到了(567年)因寺廟日多,國庫收入驟減,還俗僧人衛元嵩,上書請刪寺減廟。當朝曾七次召集百官、僧侶、道士等,論辯儒、佛、道三教優劣先後,卻因眾說紛紜無果。天和三年,武帝召集百官、僧人、道士親講《禮記》,宣示以儒術治天下決心。建德三年五月,詔令「禁佛、道」二教,經像悉毀,並令僧侶、道士還俗。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繼續推行禁佛令。禁佛後,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眾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後,佛法又興。

佛教發展

67年,佛教傳入中原,竺法蘭迦葉摩騰隨同蔡愔來洛陽,漢明帝以自己行宮改成佛寺,成為第一座白馬寺供二僧弘法。並把大夏文的「法句經」,翻譯出第一部中文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中原開始有正式宗教儀軌出現。由於二僧語法、文化障礙,譯文反覆修正,弘法進度遲滯,發展困難。

    公元147年,波斯王朝-安息太子.安世高東來洛陽弘法,致力譯經二十餘年,譯有三十餘部「上座部教典」佛經。

    (公元178189) 西域高僧,支婁迦讖翻譯十餘部佛典,是最早傳入中國「大乘佛經」,對後世影響最大,後來「般若」學說不但為統治者所接受,而且深入平民中間,成為漢晉南北朝時的顯學。

佛教形成-僧侶剃髮;

    魏晉時期佛教在民間有了更深的普及,《隋書.經籍志四》記載:「魏黃初中(220年至226年),中國人始依佛戒,剃髮為僧」。

佛教成熟-素食起源;

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位502549年),提倡尊崇佛教,大力扶持佛教事業的發展。為推廣所有佛教僧侶,遵守大乘《大般涅槃經》不吃肉戒律,頒布《斷酒肉文》禁止僧眾吃肉,自己也行素食,開啟了漢傳佛教素食的傳統,之後漢傳佛教僧團,開始遵守凡梵網經菩薩戒不吃肉。

達摩開創禪宗

菩提達摩簡稱達摩(歿535年),南天竺人波斯人,將禪宗帶入中原,也是禪宗之開創者,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並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會昌滅法

除前述:北魏太武帝,立道教為國教廢佛。北周武帝以儒治天下,滅佛道二教外。後續發生:

    唐朝開國以來,始終認為佛教道教都是違背孔孟之道,對國家無益。其次,佛教寺院的規模宏大,盛比皇宮,寺廟田產又不納稅,對朝廷稅收形成一定的影響。另一原因,唐武宗「信奉道教」,故從845年起,進行兩年大規模僅打擊佛教,史稱「會昌滅法」。除少數在長安寺院外,全國所有寺院被拆毀,僧尼被迫還俗。這是歷史上,最大滅佛事件。這是引進佛教以來,遭受最大的打擊。(846年)三月,武宗被道士誘食「長壽丹」駕崩,滅佛停止,宣宗繼位,恢復倡導佛教。

    後周世宗於954年-959年在位6年。研究佛教,認為佛的目的,是勸善利益他人,供奉佛,貴在「存心行善」,禮拜銅像形成崇拜偶像,並沒有展現「行善」之意。所以蒐集佛像及佛寺裡所有雕塑品銅材,鑄行「周元通寶」,錢質與鑄量均居五代之冠。

             【續宗教與政治的天道()-彌勒教、白蓮教】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sx7613&aid=13058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