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活中存在太多塑化劑 要改變習慣
2011/05/31 20:51:01瀏覽1414|回應0|推薦0

更新日期:2011/05/30 17:55

「塑化劑」聞之色變,專家表示,塑化劑普遍存在於塑膠製品之中,台灣人每年吃下肚的不知有多少?想要遠離塑化劑,就得從日常生活做起,不用塑膠杯,不用保鮮膜微波食物,這次的事件正好提供全民痛定思痛的機會,減少塑膠製品以減少暴露劑量。
(劉怡伶報導)

香港發現許多人血液當中就有塑化劑的存在,根據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教授表示,塑化劑最常見的就是存在塑膠類,還有像香水、化妝品等,台灣人普遍使用塑膠,喝很多塑膠瓶裝水、使用塑膠袋裝食物、利用保鮮膜微波食品吃下肚,這些有害物質就跟著進到人體中,他表示,歐盟與美國分別訂定標準,歐盟是每天每公斤體重不得超過50微克,美國是20微克,但台灣並沒有相關規範。

李教授表示,塑化劑會經由肝臟代謝,再從尿液排出,他說,不要以為塑膠品裝熱食才會產生毒素,事實上即使是冰品或冷飲,同樣會有問題,所以民眾想要遠離塑化劑,應該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不該喝的飲料不要喝,不要圖一時方便使用過多塑膠器皿或微波,如此才能夠減少暴露劑量」。

李俊璋呼籲,此次事件提供政府與全民一個檢討的機會,大家養成自己帶餐具、水杯的習慣,一方面是節能減碳,一方面是減少塑化劑危害。

改變生活習慣 遠離塑化劑
 
更新日期:2011/06/02 07:55  黃麗鳳報導

食品使用的起雲劑被發現違法添加塑化劑(DEHP),受污染的食品越爆越多,雪球越滾越大,民眾陷入「談塑化劑色變」的恐慌之中。

事實上,在發生這次事件之前,塑化劑早就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在環境中隨處可見。只要是塑膠相關製品,絕大部分都含有塑化劑;例如:食品包裝材料、塑膠地板、玩具、化妝品、油漆等,不管是吃的、喝的、擦的、聞的,都可能會接觸到微量的塑化劑。換句話說,從人類發明塑膠製品以來,塑化劑就一直存在生活中,只是隨著塑膠製品越用越多,我們所暴露塑化劑的量也隨之增加。

專長毒物醫學的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林純吉指出,塑化劑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對健康的不良影響包括:女性初經提前、男性隱睪症增加和糖尿病等,民眾就診以長期食用益生菌的小男孩居多,已建議列入中、長期追蹤,才能釐清塑化劑對兒童健康的影響。

林純吉表示,塑化劑如果進入人體,絕大部分在24~48小時內會隨尿液或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如果不是長期持續性的暴露或食用,對於人體應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民眾不用太緊張。

塑化劑風暴越演越烈,保健食品與兒童食品都中箭,根據衛生署公告數據顯示,專門給兒童吃的乳酸錠,塑化劑濃度比官方標準高了一千多倍;果醬、感冒糖漿也都出包。

宜蘭縣衛生局食品科長游淑靜建議民眾,購買相關產品前,可請店家提供檢驗合格證明或來源證明,如果對所購買的食品有懷疑,請不要食用。

專業醫師指出,塑化劑以人體食入的量最大,民眾如果想要遠離塑化劑,可以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做起;例如:儘量避免用塑膠袋裝熱食熱湯,少吃速食、外食和微波即食食物、居家生活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多洗手,都是避開塑化劑的好方法。

醫師強調,研究發現,性早熟女童每月以塑膠袋包裝外食總量、攝取牛羊肉、脫脂牛奶及熱狗的總攝取量明顯高於一般女童;因此,避免速食、外食、即食食物,是避免塑化劑危害的第一步。

醫師提生活拒塑  改用鐵製容器

更新日期:2011/05/31 18:00

(中央社記者夏念慈高雄31日電)食品添加塑化劑風暴,讓人聞塑色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明蒼說,若擔心不慎病從口入,建議應從改用鐵製容器著手,啟動「生活拒塑」的第一步。

高醫家醫科及小兒科週一至週六開設成人或小兒「塑化劑諮詢門診」,今天舉辦記者會。吳明蒼說,塑化劑有500多種,其中與民生有關的塑化劑有25種,民眾擔心不小心購食添加塑化劑的黑心食品後,會導致健康受損,可能更多人疏忽了天天接觸塑化劑的累積毒害更可怕。

吳明蒼表示,美國及德國曾做過大規模研究調查,發現2國人民身體內多少都有塑化劑殘餘量;國內陽明大學學者也同樣做過流行病學研究,國人體內平均塑化劑殘餘量是美國人、德國人的2至5倍之多,可能與食品違法添加塑化劑有關外,依國內外學術研究文獻來看,與生活使用塑製容器關係密切。

他認為,台灣是塑膠大國,男女老幼每天都會接觸塑製容器,除皮膚會與塑化劑接觸外,無毒食物放進塑製容器內保存,同樣會有塑化劑污染之虞。

他說,坐而憂不如起而行,先從改用鐵製容器著手,逐步營造「生活拒塑」新生活概念,在此之前,至少塑製容器不可用來盛裝熱食。

吳明蒼建議,平時少碰、少用塑化製品,多喝煮沸開水,多吃蔬果及非加工的新鮮食物,配合適量運動,不慎食入為塑化劑污染的食品也能很快排出。

高醫檢驗室主任陳百薰表示,塑化劑DEHP環境賀爾蒙經人體吸收後對健康的影響,可能引起癌症議題僅限於動物實驗,但已被證實會干擾賀爾蒙雄性激素的訊息傳遞及男性生殖系統的發育;對女性生殖系統的影響較慢,直到女性青春期或成年才會表現出來。1000531

今天 2011年 6月 8號,心血來潮測和塑製便當容器接觸到的熱"魚"表面能量,原先正轉的魚竟然呈現不好不壞,太誇張了吧?

家中塑毒濃度 台灣冠全球

更新日期:2011/06/02 02:43 李宗祐/台北報導 
 
塑化劑DEHP不但會造成「小弟弟」發育不良,也會引發女童性早熟!成大研究團隊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台灣居家環境因高度塑膠化,室內DEHP濃度遠高於世界各國,其中DEHP(鄰苯二甲酸二酯)占九十%;居家環境過度使用塑膠製品,導致女童性早熟及兒童罹患過敏氣喘風險升高。

成大副校長蘇慧貞及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領導研究團隊,從民國九十六年七月起,對一九三名二到十二歲兒童,展開三年追蹤研究,這是我國首度對室內DEHP暴露,對兒童健康影響進行有系統的大規模調查評估。

李俊璋指出,DEHP普遍應用在各種生活用品,從各種塑膠製品、化妝品、清潔劑、衣服、玩具、地板等,無所不在。

研究團隊分析比較一般兒童、性早熟女童及有過敏氣喘兒童的尿液發現,性早熟女童的DEHP代謝物濃度竟是一般兒童的四.五倍;過敏氣喘兒童是一般兒童的一.三到二倍。證實居家環境過度使用塑膠製品,女童性早熟及兒童罹患過敏氣喘風險會明顯升高。

研究團隊並追蹤發現,台灣一般居家環境灰塵,每克灰塵含DEHP平均濃度高達含一.三七毫克,居全球之冠。李俊璋說,國際間發表的研究報告,很少國家超過一毫克,「我們的濃度是全世界最高」,灰塵中物質高達九十%是DEHP。地板經常打蠟,或父母在塑膠、橡膠、油漆、殺蟲劑或化妝品等工廠上班,家裡DEHP濃度也顯著偏高,最高可達一般家庭的二倍。

李俊璋指出,各種家電品電纜線使用時或待機狀況下,溫度升高也會釋放出DEHP;使用微波爐加熱保鮮膜包裝食品也是居家室內DEHP濃度升高的主要汙染源。

室內塑化劑濃度 台灣世界第一!

更新日期:2011/06/02 16:47

其實塑化劑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已經很久了。成功大學研究發現,台灣居家環境因為高度塑膠化,室內的塑化劑濃度是世界第一。專家就警告,家中的電器,插頭沒用時最好都拔下來,因為電線發熱會散發塑化劑毒素,而且隨著灰塵會在家裡飄散,所以塑化劑真的是無所不在。

打電腦也要用插頭,是在家裡最容易中到塑化劑的"塑毒"的,也是我們毎天日常生活都要用的電線跟插頭,用得久溫度升的愈高,讓原本當作絕緣,包覆電線的塑膠皮開始產生有毒塑化劑,正當我們人的鼻孔一吸一呼的當下,可能就把塑化劑給"吸"進去。

教授還說家中排行第二毒的,就是電器。用電腦、用吹風機,其實跟電線根本就是連體嬰,還有排名第三毒,把食物用保鮮膜包緊緊加熱,釋放出來的塑化劑,殺傷力比DEHP小15到30倍。但這些家中散布的DEHP濃度,比起世界各國我們竟然排名第一濃度最高。教授也說,台灣過敏氣喘人多不是沒有原因,原來就是塑化劑濃度影響的,所以叫大家趕快醒醒吧,不要再忽視自己的塑化人生了。

擔心生活「塑」化嗎?衛生署提供「5少5多」減塑撇步

1. 少塑膠:

  (1). 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儘量使用不銹鋼杯或馬克杯。

  (2). 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溫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後再加熱。

  (3). 少用保鮮膜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裝油性食物。

  (4). 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

  (5). 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塑膠玩具、奶嘴。

2. 少香味: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之清潔用品等。

3.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

4. 少吃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

5. 少吃動物脂肪、油脂類、內臟。

6. 多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

7. 多喝白開水,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

8. 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已知可以加速塑化劑排出)。

9. 多運動,例如健走、跑步,加速新陳代謝。

10. 喝母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 截錄自食品藥物管理局新聞稿 0613 )  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  寫於 2011年 6月13日 20:48

塑化劑增加罹患乳癌風險!譚敦慈5多1少抗塑毒: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855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5275327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8 10:56 【udn】 我還找到這個比價!人體 生殖 女性 透視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