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改善失眠 先找原因對症下藥
2010/12/29 10:59:49瀏覽1289|回應0|推薦1
更新日期:2009/11/16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現在失眠發生率有愈來愈高的趨勢,也代表失眠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略的重要課題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呂庶熙表示,引起失眠的因素很複雜,必須找出原因才能改善失眠的症狀。傳統中醫稱失眠為「不寐」或「不得眠」,坊間常見的「腦神經衰弱」並不是中醫的用語。

呂醫師指出,因失眠而前來就診的患者突然暴增,顯示失眠與生活壓力息息相關外,西醫稱為「睡眠障礙」,指的是個人無法自主或控制自己的睡眠,在疲倦時無法入睡,不想睡時卻又無法維持清醒,或是睡眠後仍無法在精神或體能上得到清新感。

常見失眠的主要現象有幾種,第一種是不容易入睡,一般人所謂的失眠多是這種類型,也就是覺得很疲倦,但上床之後怎麼睡都睡不著;第二種是淺眠,入睡之後稍有聲音或光線就容易驚醒,而且醒後就不容易再入眠;最後一種是入睡沒有問題,整個睡眠的過程中也沒有淺眠的現象,但是一覺醒來,仍然覺得勞累疲倦,體力沒有恢復。

呂庶熙醫師進一步指出,導致失眠的原因相當複雜,要改善失眠必須先找出原因,患者有可能是心理性因素,例如躁鬱症、妄想性疾病等精神方面疾病都容易引起長期性失眠;一時的巨大壓力也可能造成短暫性的失眠,例如年輕人的失戀、親人的往生等。

值得注意的是,當發生重大事件時也可能會引起失眠,譬如最近媒體報導的戴奧辛毒鴨事件、企業因應金融海嘯而進行無薪假、減薪或裁員等措施,都容易導致民眾隨時得面對危機的發生,結果在精神與情緒上皆承受壓力造成失眠。
 
睡眠品質差 健康殺很大
 
更新日期:2009/12/29 06:10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現代人因精神壓力大,有睡眠品質問題的人愈來愈多,睡眠品質不佳對於健康可是殺很大,睡眠少於5小時的人,容易得到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機率較高,也可能會因自律神經失調引起腸胃系統敏感,導致便秘或腹瀉,或更嚴重者,會產生大腸激躁,則更不易入睡,而在沒有辦法得到充分休息的情況下,長時間日積月累,接踵而來的問題與精神壓力更大。

所以,失眠的人如果發現自己有肩頸疼痛、心悸、腸胃不適、嘴乾、視力模糊等症狀時,要小心了!你有可能就是失眠的受害者。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的「國人睡眠趨勢大調查」,2009年台灣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21.8%,較3年前增加1倍。許多人為了解決失眠問題,選擇睡前飲酒和服用安眠藥來助眠,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雖然酒後微醺可以讓人容易入睡,卻會影響深度睡眠及產生淺眠意醒和多夢的情形,長期服用安眠藥所產生的成癮性和抗藥性,使得失眠問題更加嚴重。

在解決失眠的方法上,台灣睡眠障礙協會則推薦自然好眠精油〈http://tinyurl.com/yeebs9t〉,以天然植物成份幫助身心放鬆,以達到自然產生睡意,提高睡眠品質。

睡眠障礙會導致身體免疫系統機能下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健康的身體,當發生睡眠障礙問題時,也因避免服藥,選擇健康的方式進行改善才是。

失眠症患者 25%有三高疾病
 
更新日期:2009/12/03 18:32 呂明潔
 
【台灣醒報記者呂明潔報導】罹患三高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的人容易睡不著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每4個慢性失眠者中,就有1人有三高之一的疾病。署立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表示,三高疾病與失眠共病情形嚴重,病因都會互相影響。他建議民眾勿過度依賴藥物,藉由調整生活型態,如運動、看書等,改善睡眠問題。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國人睡眠趨勢大調查」,2009年台灣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21.8%,較3年前增加1倍,而且失眠與三高疾病共病現象嚴重。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杭良文表示,除了入睡困難,早醒的情形也有顯著增加的趨勢。

杭良文說,調查顯示,慢性失眠患者睡不著的主要壓力為經濟、工作、家庭壓力和身體健康問題,而三高疾病患者的失眠率甚至高於平均失眠率。

李信謙指出,三高疾病的成因,有時也會造成失眠,而且部分三高疾病藥有副作用,也會導致失眠。

李信謙建議,有失眠困擾的民眾應藉由生活型態的調整,如運動、看書和改變寢室環境等,改善失眠問題。他強調,切勿依賴藥物助眠,以免上癮,應配合醫師指示用藥,同時配合行為療法逐步降低劑量。

杭良文提醒,最適睡眠的環境是23~24度室溫,而且寢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安靜以及柔和燈光。他不建議民眾睡前飲酒,因為醉酒反而無法進入深睡期。至於睡前運動和喝熱牛奶能否助眠?杭良文說,因人而定,如果是運動則盡量以放鬆性為主。

 
睡五分鐘等於六鐘頭的方法(熬夜必看) - 蘇海源 
  
 【大紀元11月14日訊】熬夜是很正常的事,但經常熬夜對身體會產生很壞的影響,無意中看到這篇文章,轉載過來,或許對經常熬夜的諸位會有所幫助。
 
睡覺的訣竅
  
根據醫學和我的體驗、觀察,一個人真正睡著覺最多只有兩個鐘頭,其餘都是浪費時間,躺在枕頭上做夢,沒有哪個人不做夢。至於醒來覺得自己沒有做夢,那是因為他忘記了。
  
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鐘頭就夠了,為什麼有人要睡七、八個鐘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並非我們需要那麼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五分鐘等於六個鐘頭。
  
就這個時間的學問又大了,同宇宙法則、地球法則、易經陰陽的道理有關係,而且你會感覺到,心臟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來,與丹田(腎上)的力量融合,所謂「水火既濟」,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夠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裡熬夜的人,正子時的時刻,哪怕二十分鐘也一定要睡,睡不著也要訓練自己睡著。
  
過了正子時大約十二點半以後,你不會想睡了,這很糟糕。更嚴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點鐘,五、六點卯時的時候,你又睏得想睡,這時如果一睡,一天都會昏頭。
  
所以想從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時,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擺下來,睡它半小時,到了卯時想睡覺千萬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夠了。
  
不過失眠的人都挨過十二點,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結果快天亮睡著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頭昏腦,因此你會感覺失眠、睡眠不足,實際上是你沒有經驗。   
 
睡眠與養生
 
一、睡眠的規則
  
戰國時名醫文摯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養生的第一大補,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
  
晚21點到凌晨5點為有效睡眠時間。人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白天(凌晨5點到晚上21點)活動產生能量,晚上(21點到凌晨5點)開始進行細胞分裂, 把能量轉化為新生的細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也是人隨著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陰主靜,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時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這和睡覺多的嬰兒長得胖、長得快,而愛鬧覺的孩子發育不良是一樣的道理。
  
睡覺是養生的一大功能,養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細胞去取代腐敗的細胞,如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如果說白天消亡一百萬個細胞,一晚上只補回來五十萬個細胞,這時你的身體就會出現虧空,時間長了,人就糠了,像糠蘿蔔似的。為什麼世上有百歲老人呢?因為他們每晚都在21點鐘準時睡覺。
  
植物吸收陽光的能量,夜裡生長,所以夜晚在農村的莊稼地裡可聽到拔節的聲音。人類和植物同屬於生物,細胞分裂的時間段大致相同,錯過夜裡睡覺的良辰,細胞的新生遠趕不上消亡,人就會過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順其自然,就應跟著太陽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陽面前小如微塵,「與太陽對著幹」是愚蠢的選擇,遲早會被太陽巨大的引力催垮。這是客觀真理。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難,睡眠質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如肝火過盛,睡覺警覺;胃火過剩,睡覺不安;肝陰不足,睡覺勞累。
 
二、睡眠與疾病
  
現代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電視電腦病、熬夜病。肝臟有一特點:臥則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時(23:00-1:00),其實23點就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並不是0點開始的,這是我們犯的誤識。肝膽相表裡,互為一家,23點膽經開了,如若不睡,大傷膽氣,由於十一臟腑皆取決於膽也,膽氣一虛,全身臟腑功能下降,代謝力、免疫力紛紛下降,人體機能大大降低,膽氣支援中樞神經,膽氣受傷易患各種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強迫症、躁動症等。子時膽要更換膽汁,膽經漸旺人如不臥,膽汁更替不利,過濃而結晶成石,久之即得膽結石,如果把膽給摘了,一摘就膽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係統的巨大潛能把它化掉。
  
丑時肝經最旺,丑時 (1:00-3:00)不眠,肝無法解除掉有毒之物,產生新鮮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類肝病,現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別在歐洲平均4個人就有一個大三陽或是小三陽,大都是因為違反自然規律過了子時不睡覺造成的。甲肝比較好治,乙肝就很難治。乙肝病毒攜帶者,是由於晚上經常不睡覺,人太虛弱了,也就是說秩序太亂了,病毒已經到了細胞裡了。也就是說乙肝的病毒已經到了細胞裡面,但是現在它還沒有能力造成肝炎,當人身體處於最薄弱的時候就形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著將來40%--60%的肝硬化。聰明的人是應該瞭解天、地、人之間的關係,不聰明的人就是應該被淘汰的人。
 
垃圾睡眠給肝臟帶來多大傷害?
  
肝主疏洩,過子時不睡,可引起肝疏洩不利,肝氣鬱結,可見易怒,頭痛頭暈,眼紅,眼痛,耳鳴,耳聾,胸肋脹痛,女性月經不調,便秘,也可引起肝氣升發不足,人會目倦神疲,腰膝酸軟,暈眩,失眠,驚悸,精神恍惚,重則會暈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調節血液的功能,過子時不睡,會造成肝血不足,還會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症狀。
  
肝開竅於目,過子時不睡,易引起肝虛,則出現視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風流淚等症狀,還會形成青光眼、白內障、眼底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等眼疾。
  
肝主筋,其華在爪,過子時不睡覺,會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現筋痛,麻木,屈伸困難,痙攣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鈣,髕骨軟化,癲癇病,骨質疏鬆等症。
  
肝與心,過子時不睡覺,可引起肝血不足,由於心主一身之血脈,肝有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會造成心臟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顫等症狀,嚴重的形成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肝與脾,過子時不睡覺,會引起肝胃不和,由於肝助脾胃消化,由於肝氣太虛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現為舌苔厚,長期以來會造成中氣塌陷。
  
肝與肺,過子時不睡覺,無法滋陰潛陽,肝陰虧損,引起肝火過盛灼肺,出現乾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症狀,易導致牛皮癬等各種皮膚病。
  
肝與腎,過子時不睡覺,肝虛導致腎虧,由於肝腎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統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脫髮、糖尿病、腎衰竭等疾病。
  
三、睡眠的方法
  
交通規則--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說,23點至凌晨3點為子丑時,膽肝經最活躍的時候,肝膽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來供血」。如果你每晚22點鐘左右躺下,靜靜的不要說話,到23點的時候,也就睡著了。肝膽開始回血,把有毒的血過濾掉,產生新鮮的血液,到一百歲也沒有膽結石,也沒有肝炎、囊腫一類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點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鮮的血生不成,膽又無法換膽汁,所以這些人容易得膽結石、囊腫、大三陽、小三陽各種病症。
  
在歐洲地區,平均四個人就有一個肝炎病毒攜帶者,這就叫不懂規則。睡前半小時最好不要講話,睡覺的時候更不要說話,如一說話,肺經動,然後心經又動,(因為心肺共為上焦)人就容易進入興奮狀態,所以就很難入睡。
  
21:00-23:00為亥時。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亥時入眠,百脈皆得濡養,故百歲老人得共同特點即21:00(亥時)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長久的保持容顏嬌好,應做到早睡早起。
  
睡覺要關窗,不能開風扇、不能開空調,人生病很多都與此有關,因為人在睡眠之中,氣血流通緩慢,體溫下降,人體會在表面形成一種陽氣層,這種陽氣層它使人叫「鬼魅不侵」,什麼意思呢,陽氣足的人,不做惡夢,就是這種陽氣,佔了上風。開空調,開風扇,情況就不一樣了,開窗戶,窗戶走的是風,風入的是筋,如果開空調,也有風,風入筋,寒入骨,早上起來,身上發黃,臉發黃,脖子後面那條筋發硬,骨節酸痛,甚至有人就開始發燒,這就是風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頭裡的緣故,這也就是氣受傷了。如果說晚上睡覺不開窗,不開空調,不開風扇,連房門也關上,效果最好,如果熱,把房門打開,把窗戶關上,效果就差了一點,但是他不至於第二天早上起來渾身乏力,後背僵硬.
  
有人把客廳的空調開開了,把臥室的門打開,和直接開空調睡覺是差不多的,開了空調以後,空調那個寒進了骨了,所以心裡發冷,心在哪,心在腦髓,腦為髓之海,骨髓裡有寒,那肯定心裡就寒了,怎麼辦,補腎陽、補中氣,什麼時候補到心裡不冷,燒就退了,寒走出去了。
  
睡覺要盡量早睡,睡得晚,傷了少陽之氣,必然第二天是疲倦無力,要關上窗戶,不開空調、電扇,保護陽氣。
  
肝膽在下焦,如果胃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寢睡不安,一個是胃寒,如果這個人胃陽本來就不足,過多的喝綠茶,就會出現胃寒,胃寒的時候人是睡不好覺的,或者吃帶泥沙之物過多,胃隱隱作寒,肯定是睡不好。
  
再一個是胃熱,就是熱氣往上走,嘴裡喘的都是熱氣,像這種情況也睡不好覺;再一個是胃燥,口乾舌燥,胃裡感覺到燥。
  
還有一個就是胃厚,氣味的味,胃厚,這種情況就是吃了這種厚膩的味道,有人吃海鮮、吃魚、吃燉雞,味道好鮮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這些東西在裡面要稀釋它,不稀釋它,它在裡面味太厚了,所以這個也睡不好覺。
  
再一個腹漲,腹是漲鼓鼓的,也睡不著,翻來覆去也睡不著;再一個是胃氣太虛,冒冷汗,這也睡不好覺,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寧,胃不寧就睡不好。
  
睡覺時要肢暖,四肢要暖,因為四肢是陽之本,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腎陽不足,應該在睡覺之前把手腳捂暖,手腳和肚臍、背後的命門都要蓋好。
 
睡眠法因人而異,下面介紹3種做法:
  
1、睡覺前簡單的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2、仰臥,自然呼吸,感覺呼吸像春風,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如還未睡著,再從頭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側臥,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為火,耳為水,二者形成水火既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久之,養心滋腎。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過6點起床,春夏秋季盡量在5點之前起床,因為人在寅時(3點-5點)肺經旺的時候起床,能夠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來完成新陳代謝,肅降濁氣,使肺氣清,這樣有助於養肺和順應太陽的天勢升起人體陽氣,使人一天陽氣充足,否則,就好像發動機,過了這段好時機就很難發動人體陽氣,人體陽氣淤積在人體下部不能由命門向上發動升起,會形成淫氣,嚴重損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點至7點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的時候,人體需要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此時如果不起床,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的完成排濁功能,使濁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體血液和臟腑百骸。早晨7點到9點人體胃經最旺,9點到11點人體脾經最旺,這時人的消化吸收運化的能力最好,如果這時還不起床,人體胃酸會嚴重腐蝕胃粘膜,人體在最佳吸收營養時間得不到營養,長期以來會患脾胃疾病,造成營養不良、中氣塌陷。所以千萬不要賴床,賴床會造成頭昏、疲憊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覺,而應按時起床,歷史上許多偉人都是有三、四點鐘起床的習慣,比如華盛頓、拿破侖、康熙皇帝、曾國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話說:「三天早起,一天工。」
  
現代醫學證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不易患精神類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鍛練,因為早晨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地下道的漳氣、濁氣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這些氣對人體損傷是很嚴重的。
  
養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其餘起居、服裝等皆是輔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納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為第二。而飲食無節,饑飽過度者,腸胃必受傷,而營養日減。睡以安神為主,神以心安為主,應配合年齡,壯年最多七小時至八小時,多睡則智昏頭暈眼紅脹,四肢疲軟,童年必睡足八小時,或過九小時勿礙,老或病人最多六小時已足。
 
睡眠中不可忽視的疾病警告
  
應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過十時,老年人以八點為正,勿過九點。凡交十一時,為陽生時,屬腎,此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千萬勿以安眠藥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計算未來事,睡時宜一切不思,鼻息調勻,自己靜聽其氣,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而息。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於水,化為烏有,自然睡著。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時再睡。
  
(四)如在午時,即上午十一點至一點,為陰生之時,屬心,此時如不能睡,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則心氣強。凡有心臟病者切宜注意,每日於此二時注意,則元氣日強,無心跳腹洩或小便頻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遲。居北方宜防寒氣,如在粵桂等省,早起防山嵐瘴氣中病。食後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時三點至五點,此時切忌鬱怒,必損肺傷肝,萬望注意。 (
http://www.dajiyuan.com)
 
引用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1/14/n2721602.htm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4742980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03:50 【udn】 這裡更便宜!養身 後背 療法 身心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