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眠藥增加腦癌風險?
2015/05/02 16:33:29瀏覽452|回應0|推薦4

相信很多正在服用或服用過苯二氮平類(BZD)鎮靜、安眠及抗焦慮藥的朋友(全台有18%以上的成年人,過去一年曾服用過)一定會被今天蘋果頭版頭文章嚇到,甚至需要多吞兩顆藥丸。

我曾參加過國家衛生研究院運用健保資料庫分析BZD使用型態研究團隊多年,雖未針對BZD致癌風險進行過詳細文獻回顧,但想提醒大家,這篇文章通篇只提風險(risk),絕口不提"因果關係",更遑論"致癌成因"。運用健保資料庫得出的研究成果,用來推論因果、成因是絕對不夠力!!!!

癌症種類繁多,各有複雜的致病機轉,比BZD更確定會增加罹病風險的物質要多很多,像是B型與C型肝炎病毒之於肝癌,尼古丁之於肺癌,幽門桿菌之於胃癌等等,都有極堅實的實驗室研究。至於這篇文章點名發生率不算高的腦癌,該怎麼正確解讀,報導所說的目前還無法說服我。

根據訪問,若李教授的解釋是,BZD作用在GABA接受器增加罹患腦癌風險,有志者請根據此假說趕快養老鼠,餵牠們吃BZD,或是找哪些自掏腰包買補充GABA保健品來吃的民眾長期追蹤,若吃BZD的老鼠和吃保健品的人腦癌發生率確實也不一樣,這個假設的說服力才會持續提高。科學論文雖有嚴謹的審查程序,但別忘了,研究假說被推翻是常態,只有能被一再驗證的假說,才有價值。

門診病人老愛問,他該不該繼續吃BZD,我都會提醒,改善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你真的持續努力執行各種非藥物方法---生活作息正常,規律運動,學習壓力調適技巧等等,仍無法改善失眠與焦慮等精神困擾,請不要排斥BZD或其他中樞神經藥物。

第一時間簡短回應如上。

註,18%成年人用過BZD,是我2007年拿衛生署管管局的研究計畫,根據2001~2004健保資料庫算出來的使用盛行率。

http://www.appledaily.com.tw/…/2…/36522836/ 安眠藥增腦癌風險新研究稱高出98醫:尚待實驗證明

引用自吳佳璇 醫師 臉書

2015年05月01日00:02

作者:蘇冠賓(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蘋果日報頭版的標題「安眠藥增98%腦癌風險」很有爆炸性,但不幸的是,這個結論是錯誤的!這篇論文是利用健保資料庫的「大資料」來做的分析,絕對不能用來推斷因果關係!

台灣學者利用健保資料庫發表大量的學術論文,對於提高台灣學術界的能見度有很大的貢獻,然而,嚴謹的作者會都提醒我們,不應該用因果關係來解讀。以「使用A藥物」和「Z病風險增高」的相關性為例,藥物A用在B1到B5的五種病,B病又有C飲食特徵、D生活形態、E共患的疾病…,我們就分不出是A、B、C、D、或E和Z有直接的關係;又,吃藥物A的人可能F倍於常人去看醫生、G倍於常人被檢查出Z病,這時吃藥物A反而變成提高(早)診治Z病的有利因素。 健保資料庫發表的論文,很容易都可以找到更多類似的干擾或交互作用的因素,而這些因素都不是僅靠統計方法就可以完全控制校正的。

這類論文為了吸引讀者注意,有時在標題或結論上言過其實。其實期刊和媒體的一樣,也會利用悚動的標題來吸引讀者注意,但是理性客觀的讀者會有良好的批評性。站在主編的立場,如果作者沒有膽量多做一些詮釋,文章沒有爆點,也就較引發不了讀者的興趣,「吸引力」在科學性期刊的標準雖然較嚴謹,但仍是通則。所以,看八卦週刊要懷疑,看科學期刊也要理性批判。

然而,如果能理性解讀、不被誤導,這類研究除了可以提高台灣學術界的能見度,也可以當做深入研究的前哨,研究團隊若能繼續利用細胞或動物模型的基礎研究去探索機轉,並用前瞻性研究去証實他們報告的現象,當然就會有真正的科學價值。

有人擔憂這種論文會讓媒體刻意誤導,造成民眾用藥的恐慌,因此排斥貶低此類論文。其實,科學的精神之一,就是對同一個結果(現象),包容所有可能的合理的解釋。發表文章的技巧,也會把合理的解釋包裝成較有可看性(有時需勇於挑戰尺度,並客觀帶過其他甚至相反的解釋)。資訊充斥,實証正正反反是常態,保有對現象的好奇和存疑,才能包容「爭議性」、挑戰「必然性」。能夠對於同一個研究結果有正反兩面的批判,基本上應該是可喜的。

我想,病人的看到報紙的恐慌,就只好留給照護他們身心健康的好醫師去安定了。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2272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