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預防提早老化- 膠原蛋白是關鍵營養素
2014/10/19 17:11:03瀏覽1579|回應0|推薦2

一提到膠原蛋白,大多數的人都會聯想到是一種讓皮膚Q彈的東西。是的,膠原蛋白在皮膚層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皮膚是否緊緻、潤澤有關。而且膠原蛋白對於人體作用不僅如此,也和支撐全身體重、活動的骨骼、軟骨、韌帶有密切關聯。

甚麼是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Collagen)是人體中必需的結構性蛋白質,由三條多胜肽鏈所組成的三股螺旋,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中。依組織的不同,其三條多胜肽鏈的組成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型態的膠原蛋白。具有支撐器官的彈性、保護關節、傷口癒合、血液凝結、鈣化等作用。

膠原蛋白存在的部位及其作用

部位   膠原蛋白的作用

骨骼   骨骼中的膠原蛋白如水泥的角色,除了將礦物質(骨質)留住,還可以增加骨骼的柔軟度及彈性。

關節   關節中的軟骨具有緩衝骨骼撞擊、避震的作用。膠原蛋白為軟骨組織的重要原料,可促軟骨細胞修復,延緩關節退化。

皮膚   皮膚的真皮層含有高量的膠原蛋白,具保濕及支撐的作用,使皮膚緊實、有彈性、有光澤。

內臟器官 體內臟器,如心、肺、血管等都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維持了臟器結構的完整性,使得生理機能得以正常的運作。

皮膚真皮層含高量膠原蛋白一旦流失最易察覺

膠原蛋白存在於身體不同部位,並擔任重要的保健責任。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人體和外界的第一道防線。真皮層含高量膠原蛋白,一旦缺乏膠原蛋白,就可以先在皮膚上觀察到,許多人體老化現象都從皮膚表層開始。

7個信號顯是肌膚中的膠原蛋白不夠用了

1.睡眠充足黑眼圈仍難以消失

以前睡足12小時黑眼圈就能消失,現在怎麼睡熊貓眼也不退去。黑眼圈的形成是緣於長期的血液循環不暢、肌膚代謝功能降低,導制黑色素逐漸沉積於肌膚。

2.粗大毛孔,悄悄出現在兩頰

粗大的毛孔布滿了原本細膩的兩頰,你可能還以為肌膚出由導致的毛孔粗大。其實,當肌膚的彈性不再飽滿之前,毛孔最早發出了求救信號的。

3.下巴易生成痘痘,持續月餘仍健在

以前痘痘兩三天就好了,現在至少還要等上一週以上才慢慢消退。正是因為肌膚對抗刺激與自我修復功能正在降低。

4.低頭攬鏡,驚見10年後的自己

將鏡子向下45度,低頭看見的是10年後的自己。鏡子裡的你,明明沒有皺紋,年齡為什麼看起來大了幾歲?答案就是鬆弛!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你的面部輪廓。

5.換季時肌膚經常出油,但仍覺乾燥

根據研究顯示:水份減少是皮膚老化的主因之一,細胞是否飽滿豐潤、膚質是否細滑柔嫩..,都取決於皮膚中的水份是否飽滿。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角質層中的自然潤澤因子含量減少,致使皮膚的水合能力下降,僅為正常皮膚的75%。

6.枕頭的褶痕印在臉上久久不消

皮膚每天都在被各種動作不斷牽拉,加上年齡的增長、外在壓力等原因,造成內部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受損,使纖維數量下降,表現出來的就是肌膚失去彈性。起床後臉上的睡痕可能悄悄的跟你到公司。

7.大笑時出現的表情紋短時間內不會消失

如果眼角、嘴際等部位出現細紋,這可是肌膚局部老化的預兆。年輕的肌膚,稍加保養細紋就會很快恢復,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膚的彈性和緊實度遠不如前,細紋慢慢就變成了皺紋。

如何留住體內膠原蛋白 減緩老化速度

攝取適量的蛋白質

合成膠原蛋白的主要來源是胺基酸、蛋白質依據衛生署的建議,成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公克蛋白質。

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

人體內合成膠原蛋白的原料,除了蛋白質,維生素C的補充也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降低自由基的傷害、多吃可以抗氧化的食材

過多的自由基會加速膠原蛋白的流失,微量元素硒被稱為抗自由的天敵,大蒜、海鮮、洋蔥等食材均含有硒的成份。另多攝取含豐富維生素E的全穀、堅果類的食物,儘量不吃油炸食物以免產生過多自由基。

想額外補充膠原蛋白,需慎選可直接吸收之膠原胜肽

不當的生活型態、壓力及年齡各種因素,會加速膠原蛋白流失。想要幫身體直接補充膠原蛋白,建議需謹慎比較。一般市售口服膠原蛋白屬於大分子膠原蛋白,蛋白纖維結構複雜,身體吸收利用率較低。如直接選擇小分子膠原胜肽,身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自然合成身體所需要的蛋白組成成分(包括所有結締組織所需膠原蛋白)。

適度運動與作息正常

運動能讓體內循環變得更好,睡眠充足、作息正常可延緩老化的發生,尤其把握晚上11點~凌晨1點這個時間在床上睡覺。

提早保養

在老化開始之前做好「防曬」及「保濕」雙重防護動作,延緩老化的發生。

避免過度清潔

洗臉前可先用乳液乳化整日堆積的油脂及髒汙,再以溫和的洗面乳清潔肌膚,切勿過度洗臉,洗臉後做好保濕是保養的重點。

快樂的心

心理會影響生理,不只要保有快樂的心,而且儘量的降低生活中的壓力,也是能讓老化減緩的好方法。

(摘自長庚生技健康快報, 103  8月號)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1830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