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2 14:58:30瀏覽1000|回應0|推薦8 | |
木頭| 愛的真諦不只領受也要付出 《 曙光中的機器人 》 作者: 艾西莫夫 《 曙光中的機器人 》是艾西莫夫大師《 機器人系列 》中的第三集, 雖然是一本科幻推理小說,但真正闡述的是人類在宇宙拓荒史中,重新尋找失落的~愛的真諦。 地球上,便衣刑警 以利亞.貝萊 又有新任務了。 經過前兩次外圍世界 的借將辦案事件 (太空城的 《 鋼穴 》 與 索拉利星球的 《 裸陽 》 ),使得 貝萊 成為全世界(這時的世界已包含地球及外圍星系)家喻戶曉的人物。 這一次,是奧羅拉星球的人形機器人被殺害。
大師的機器人系列中,最生動的人物就是這兩位搭檔:貝萊 與人形機器人 機‧丹尼爾‧奧立瓦( R. Daneel Olivaw , R 是 Robot 的縮寫)。在前兩集中,丹尼爾 在與 貝萊 的對話中,隱約可以看出,有一種若有似無的個性,隱含在 丹尼爾 冷靜的外表與理性的內在之下。 這一集,當 貝萊 在太空船中與 丹尼爾 重逢,貝萊 的激動自不在話下,而 丹尼爾 竟然也有忽現的一抹微笑,而且與 貝萊 重逢,也讓 丹尼爾 產生一種『恰當的反應』- 快樂。 這一集故事設定是在宇宙移民計畫的萌芽階段,看過艾西莫夫大師《基地》系列的讀友,應該知道,幾百萬年之後,經歷了宇宙大帝國的興衰,當帝國敗亡,基地概念即將興起之際,丹尼爾 還會再度為導正世界再度現身。到時候的他就真的是更加令人難辨真偽。 我是先看了《基地》系列,才看機器人系列,所以對於這早期的 丹尼爾,就覺得愈加的親切。原來他在這百萬年之間,以人類的僕人之姿,不斷的在為人類的福址奮鬥,真可謂無怨無悔,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只是,他在這一集中的戲份不多。 這一集雖然年代順序是在宇宙拓荒之初,但卻是大師晚年的作品,算起來,應該是一座橋樑,把大師的作品做更完整的連結。 而百萬年後,當宇宙大帝國衰敗之際,謝頓博士所發明的概念【心理史學】也在此時己經萌芽,這也將是建立基地時所依持的理論。這一切資訊的連結,令整體架構益加的完整。不可思議的,在我心中幾乎有一種圓滿的感覺。 由於,故事本身是一個原創的架空結構,所以必須對於環境人文做許多說明,而大師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把這些說明都導入於故事的情節與對話中,使得閱讀更加的順暢容易。由於探案的貝萊來自科技保守與環境封閉的地球,於是他也必須重新了解這個星球的一切,於是帶領我們一起探索這個陌生的星球。 機器人系列這三集故事(還有第四集)可以看成基地架構的一小塊,也可以當成小故事來看。主要是描述地球上的人類,在向宇宙拓展的開始之初,人類對於機器人科技的發展,在依賴與恐懼兩方面,呈現極端的衝突,因而發生暴動。導致想要高度發展與利用機器人的第一批人類,就來到奧羅拉星球,之後又開拓了包含 索拉利等星球。而 留在地球的人類,是極度反對與懼怕機器人的。這三個星球上的居民,最後發展出各異的人文與生活方式。 太空族( Spacers ,外星殖民的人類)視地球人為細菌與病原的帶原者,對於地球人愈來愈厭惡,不淮地球人離開地球進入外圍世界。 地球: 在地球上的人類,因為初期衝突造成的暴動,喪失對文明的信心。因此轉而生活在地下,並在城市上空建築鋼罩,與大自然完全隔離,城市內部使用人造日光,與空調。不再有四季與陰晴雨雪等氣候的變化、全球使用統一的標準時間再沒有時差的問題。幾十億的人口全部擠在各城市的鋼罩下生活,人口擁擠,有家庭生活並採行一夫一妻制度。 因為長期生活在人造環境中,再也無法面對太陽光,更何況外面多變的天候,甚至達到驚恐的地步(空曠恐懼症)。 奧羅拉星球: 人與機器人的比例約為1:50 平均壽命300歲,人口不多,而且嚴格控制人口數,所以每個人所擁有的土地很寬闊,生活瑣事由機器人代勞。 索拉利星球: 人與機器人的比例約為1: 10,000 ,平均每一個人就有一萬個機器人為其提供服務。哇~! 平均壽命300歲,人口稀少,而且嚴格控制人口數,所以可想像人人都擁有一個王國。 當人類要向宇宙拓展的時候,到底要由誰擔任先鋒,才能造就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呢? 1. 刻苦耐勞不怕惡劣環境,而且冷靜理性,卻無欲無求、無愛無恨的機器人大隊? 2. 生活安逸、富裕,卻沒有企圖心也不懂得愛的太空族? 3. 還是,生活在擁擠城市,期望開發更大的空間讓自己與家人居住的地球人? 雖然三個星球各有不同的樣貌,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為了急欲掙脫某種束縛,竟連人類最基本的特質都一併捨棄,結果反而造成人性的扭曲與極度的壓抑。地球人放棄大自然,只能躲在鋼罩保護之下生活。而太空族捨棄與人的接觸,於是得不到愛,也忘記怎麼去愛。 機器人既理性又有十足十的耐心,不會生氣也不會鬧脾氣,但是,卻缺少了人類直覺式的反應與跳躍式的思考能力,而人性中最可貴的特點:愛人的能力與想要被愛的渴望,也是付之闕如。長期與機器人生活在一起,人類的個性與社會人文,會有什麼樣的演化。人類長期依賴機器人,從機器人身上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忘記了如何去愛,因為機器人只有付出卻不懂得感受。 看完這本書,我更加的肯定,人類的無厘頭與變化莫測,而且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其實是一種很可愛的特性。 而,愛的真諦是什麼?除了接受別人的愛以外,還要懂得付出,有了付出,心中才會真正的飽和,也會產生更大的愛。 ------ 對艾西莫夫大師的作品有興趣的讀友,推薦一個專業的部落格,也是圖片來源: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