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理想的整形用注射型填充劑
2009/08/21 14:40:06瀏覽576|回應0|推薦0

理想的注射型填充物( Ideal injectable filler)大概是每一個整形外科醫師或是對美容醫學有興趣的醫師以及從業人員夢寐以求的產品。

理想的注射型填充物須要有哪些特性:

1.      不具抗原性或被注射者排斥性:具抗原性的物質一但注入人體,便造成免疫喚醒,第一次注射可能沒問題,第二次注射後,引起的免疫反應,輕則紅腫,重則引起急發性過敏反應,會造成休克的(anaphylactic shock)

2.      不會具有人體吸收性,或是吸收程度是可預測的。這種特性是優點,也是盲點。為什麼說是盲點?因為許多注射型填充劑標榜持久性,但在多年後卻引起很糟糕的反應。最著名的就是注射型的矽膠及聚丙烯醯胺(polyacrylmide),都曾在台灣及世界各地引起大禍。

3.      注射後不會四處流動。這是整形外科醫師最大的夢魘,而注射型矽膠最糟糕的就是往低處流,所以最後注射完矽膠的面孔都是一個樣子,讓人見過後永生難忘。

4.      最好能帶些組織修復的功能。這樣就可以多方面使用。可以減少術後組織腫脹,同時也可以運用在傷口復原上。

目前定型化的注射型填充物包含膠原蛋白,玻尿酸,微晶瓷(膠原蛋白+人工骨粉),都算是會被完全吸收的注射性填充劑,Polyacrylmide,算是不可吸收的填充劑,但是其主要成份聚丙烯醯胺在中國大陸,東歐及俄羅斯鬧出軒然大波,所以我對它餘悸猶存。

那麼大概只有自體脂肪注射符合上述條件。但是自體脂肪注射這種完全以個體客製化的技術,在實際上的操作就會有其限制。

其實自體脂肪移植技術,在上個世紀初,就已經有外科醫師運用在各種手術上,但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成果。一直到二次二戰後,才又開始運用這種技術。但是初期是運用類似珠珠式脂肪移植的方法(pearl fat graft),雖然效果不錯,但是在自體取得脂肪的部位,及移植區,還是多有限制,無法運用在整型美容外科上。

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抽脂術發展出來後,自體脂肪注射才進入到一個新境界。對脂肪來源的取得,幾乎是不虞匱乏,不論是腹部,大腿,臀部,都含有豐富的脂肪組織。同時只要有個小切口,就可用抽脂管抽出大量脂肪以供注射,解決了取脂肪部位傷口過大的問題。

自體脂肪注射最大的缺點就是注射後,脂肪會自體吸收掉。一般公認的吸收率大約在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之間。所以要嘛多次注射,不然就要一次多注射一些脂肪到注射部位,等待數個月之後,吸收一定量的脂肪之後,便能達到平衡的效果。

另外自體脂肪注射的優勢在於脂肪內有許多的成體幹細胞,也曾經為自體幹細胞的研究帶來一絲曙光。但是用幹細胞作出其他如肝、血管細胞的困難度較高,可是用來作脂肪注射之用,真的是輕而易舉。

不過也曾有醫師單純將幹細胞分離出來,注射在臉上作細胞修復之用,結果效果反而比較差。幹細胞與脂肪細胞混和注射,效果最好。所以自體脂肪注射是可以達到組織修復的功能。

自體脂肪注射問世以來已經過了30年,雖然支持者及反對者參半,但目前看來,還是安全有效,而且可以讓美容外科醫師高枕無憂的好方法。

 

 

 

 

                                已抽取待注射之脂肪

                              

 

 

 

 

 

 

 

 

 

( 休閒生活美妝保養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wonhsu&aid=324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