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地區最早先民的來源(五)
2007/08/27 17:27:35瀏覽845|回應0|推薦2

【七】漢藏語系的南島語族〈說漢語的百越族〉「The Sino-Tibetan-Austronesian

[i]的原鄉與臺灣西北海岸史前住民的關係。

根據外國著名人類學者賽格〈Laurent Sagart〉他在2002年於澳洲肯培拉Canberra發表的論文提出認為南島語族跟漢藏語系的中國華南地區百越族是獨特共同的祖先,有關他的說法近似〈黃大受教授〉的說詞是屬於〈古[ii]蒙古人種的原南島民族〉同時賽格〈Laurent Sagart〉認為原有語言在華西流域後來分裂為兩個方面,〈a〉東方發展的南島語族:由華西流域以及淮河流域向南方延伸,沿著海岸最後經由澎湖到達臺灣西部海岸地區大概在5500年前後。同時南島語族再延伸到大陸東北地區,完全被中國華夏古文化語言所淹沒了,因此Austronesian lingustics也受到 Sino-Tibetan lingustics影響變更為漢語,本文第二章第5有明敘。有關古中國華南地方,《華南的史前時代》在黃帝軒轅氏6000年到10000年前後,古華南地區及東南沿海地區,是遠古時期的百越族的先祖所在地,與臺灣最早史前山地住民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b 西南方發展的南島語族:由雲南,西藏  越南 緬甸再進入南太平洋島嶼是Malayo-polynesian等島嶼,另外臺灣東海岸史前住民如 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雅美族阿美族噶瑪蘭,也是由南太平洋登陸的南島語族,他們的Austronesian lingustics到目前還是保留南島語文化。南島語族原鄉源於長江域下游兩湖地區,該地盛產稻米,同時華南一帶百越族群的主食是rice 另外rice也是南島語族的主食[iii],同時雲南緬甸發現cereal穀類不過cereal是寒冷地區中國北方地帶的產物,可能是傳到雲南地區,又再進入南亞地區,可以了解Austronesian跟中國華夏文化有密切關係,但是大陸中國文化太過於強勢,南島民族全部〈漢化〉。Robert Blust[iv]認為原南島語族的語言不僅在臺灣,還是在接近中國沿海地區,應該都是說〈南島語言〉地區,但是為甚麼這個語言過去在中國及臺灣都沒有記錄,他以羅馬時期為例:「義大利半島有六種不同的語言,但是羅馬大帝國強勢軍政統一後,六種語言全部消失,最後保留是拉丁義大利語」,古代世界上有兩大帝國羅馬與中國,都是超級強勢文化大國,所以南島語族在中國大陸全部消失是必然的,因此現在的Austronesian新的原鄉就在〈臺灣〉不過源起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筆者提出泰雅族是在更新世末期冰河時期來到臺灣,他們就是舊石器時代末期,由大陸行走在臺灣海峽上〈當時海峽是冰河陸地〉泰雅人居住在長濱八仙洞,他們就是長濱文化人,後來因為逃避海進深入山區在濁水溪沿岸散居。若有學者不同意我的論述,那麼長濱文化人與左鎮人請教閣下〈他們到那裡去了〉可以指證給我嗎?

目前質疑泰雅族,有學者認為是在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era6000年由亞洲大陸來到臺灣,筆者對這樣論說有質疑如下

〈1〉    古代人類居住在水源地區是千古不變的事實,新石器時代臺灣海峽已經形成,為什麼西海岸史前居民,不居住在西海岸捕漁為生,又為什麼一定要到長濱八仙洞東海岸捕漁為生,因為10000年以前臺灣海峽是陸地,可以知曉不可能在6000年到7000年〈出現舟船〉,一定會在更新世末期10000年以前來到臺灣,林朝棨教授說:「臺灣的地殼大部分呈大陸的性格而臺東海岸山脈部分呈大陸與海洋的中間性格,這便是臺灣與大陸原屬連體,東海岸才是大陸邊緣的證明[v]

教授所言,可以得知泰雅人與更新世末期長濱文化的關係,亞洲大陸的邊緣在臺灣東海岸,同時在西部海岸臺南〈並且沒有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但是臺南縣左鎮鄉人頭頂骨發現與長濱文化,同屬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跟泰雅族人有密切的關連性,所以泰雅人是在10000年以前由大陸追逐鹿群,行走來到臺灣此推論是合理的。

〈2〉    在更新世冰河時期大陸跟臺灣是陸地相連,從陸地可以到臺灣在舊石器時代很多地區是連在一起,例如亞洲大陸跟美洲也是連在一起,當時北泠海峽是陸地,亞洲的遠古人類可到達北美洲,因此陸地相連是更新世冰期的特質,那個時代沒有〈舟船的出現是事實〉。

〈3〉    根據考古已故名教授石璋如[vi]文章中提出中國在三千餘年以前就有〈甲骨文〉字,上刻劃〈舟〉之象形文字,其時代背景在殷商大約〈武丁〉在位時期,在公元前1324年,相當新石器時代晚期,因此時代背景有誤解,甲骨文年代出現舟字大概是3324年,如果用6000年相對照,顯然有很大的錯誤,同時說文:刳木為舟[vii],〈小舟如何在海上航行〉。

泰雅族是臺北地區最先的史前住民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由以上考據

證明泰雅人就是在10000年以前由亞洲大陸來到臺灣,他們就是長濱文化人。

4〉本文第二章第5節提出泰雅族語言用漢藏語系〈漢語〉『Sono-Tibetan』來說明語音的結構用〈反切〉二字就可以拼出字音

其原由是原南島語族的原鄉在長江流域〈homeland was in the Yangzi Valley〉因此是古蒙古人種的原南島語族proto-Austronesian,關於筆者用漢語宋本廣韻說明泰雅語言,不是空穴來風,外國人類學者〈賽格〉Sagart的原文摘錄如下:

The Sino-Tibetan-Austronesian theorySagart 2001 2002 extending the results of Sagart 1993Austronesian and Sino-Tibetan share an exclusive

Common ancestor[viii]

由以上【漢藏語系的南島民族是說漢語的】,同時泰雅語有漢語音韻可以說明。另外指出南島民族和說漢語的大陸長江流域華南土著,他們絕對是不變的共同祖先,因此用漢語宋本廣韻解泰雅語言是正確的。臺灣著名語言學家李壬癸院士是國內南島語音的權威,李院士對泰雅族語音研究全部用〈 Linguist of Indo-European〉印歐語系來解釋泰雅語,而忽略泰雅族來自於亞洲大陸太古中國西南地區,是漢藏語系的原南島民族〈The Sino-Tibetan-Austronesian〉不能全部都用印歐語系解釋泰雅語,這是有瑕疵的。前文提出由中國西南雲南地區進入緬甸〈印度支那半島〉的漢藏語系原南島民族,由於受到當地氣候地理環境影響,尤其週邊西方的印度及歐洲拉丁語系的文化影響,產生〈質變〉因此進入南太平洋馬來群島,變成說印歐語言〈Linguist of Indo-European〉。但是泰雅族起源於中國雲南地區,沒有居住在印度支那半島,人類考古學家有提出研究的證據,可見李院士的泰雅語研究有問題。

5〉筆者對〈彼得,貝魯伍德〉所言:「臺灣史前住民由中國大陸南部海岸地區以及澎湖來到臺灣」,對Peter Bellwood的論說深表讚同,但是有一些學者所言新石器時代在〈6000年〉本人有「質疑」,理由是「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大概在3324年以前就出現〈舟〉[ix]是很小的獨木舟,可能往上推測最早堯舜時期[x]洪水氾濫成災,先民為求生活命,舟船出現是可能的,據筆者查證年代是4500年前後,「不可能在6000年,小舟在汪洋大海渡過臺灣海峽來到臺灣」,另外臺灣國內最著名的青年人類學家劉益昌先生,近十年以來,他在臺灣各地主持考古發掘工作很投入,國內考古實地工作幾乎都是他在做發掘。劉益昌教授發表論文[xi]提出臺灣北部新石器時代〈大坌坑文化〉是〈4200年到4500年〉顯然〈6000年〉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還沒有發明舟船。另外Peter Bellwood1997:205[xii]〉他的一段原文:「Where exactly did theTaiwan Neolithic come Fromwrites that its antecedents are to be found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 China Pottery of theTPK type is found in sites in Fujian andGuangdong Provinc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dating tothe 5th millennium B.C】」  由〈彼德,貝魯伍德〉他已經說明〈大坌坑新石器時代〉文化《TPK》是在公元5000年比較合理,可以了解6000年推論也許是廣義的說法,因此〈TPK大坌坑文化〉在45005000年之間是合乎常理的,所以臺灣最早的史前人類泰雅族,在更新世末期冰河時代進入臺灣這是合理的〈航海推論〉。以上是筆者不贊同質疑泰雅族是6000年由大陸渡臺灣海峽是不可能的。臺灣史前族群的遷徙跟黑潮有密切的關係,黑潮洋流是推動船的動力,是北赤道由南向北流,這是洋流固定不變的方向,因此黑潮不會由北向南流,所以在1500年以前,大航海時代還沒有來臨前,臺灣早期史前住民,不可能由北向南到達南太平洋馬來群島,這是黑潮的關係,值得研究者要了解,【臺灣東海岸的史前住民是黑潮帶來的】。 


[i]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rory association volume 23 the Taipei papers volume 1 2003

Laurent Sagart The Sino-Tibetan-Austronesian theory pp128

[ii] The Sino-Tibetan-Austronesian pp128 The proto-language is seen as having been spoken in the mid-and lower Huang He Valley c.8500-7500 B.P. The first split occurred a western and an eastern

group

[iii]The Sino-Tibetan-Austronesian pp130

[iv]The evolution of the sinosphere pp77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rory association volume 23

The Taipei papers volume 1 2oo3 

 

[v]中原文化與臺灣   從地質學說臺灣與大陸的關係   林朝棨著作  199  臺北市文獻會民國

六十年版

[vi] 中原文化與臺灣   先史時代臺灣與大陸的交通   石璋如著作  227  臺北市文獻會民國六十年版

[vii] 說文解字注  八篇下舟部〈舟船也刳木為舟〉  清‧段玉裁撰403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行           

[viii] Laurent Sagart The Sino-Tibetan-Austronesian pp128

[ix]中國字例 第二篇象形四四頁舟船    高鴻縉編     三民書局

[x] 辭海下冊〉中外歷代大事年表二頁〈唐帝堯,黃河氾濫成災,公元前2378年禹治水成功〉 臺灣中華書局印行

[xi]臺灣史前時代人與海洋關係概論    劉益昌研究員    2006南海研究暨海洋文史研討會 內政部營建署印行

1-3頁「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年代從距今6500年至4500年左右,局部地區並可延伸至距今〈4200年左右〉結束,以〈大坌坑文化〉為代表。本土和亞洲大陸東南地區也就是《華南的史前時代》有相當密切的關聯,尤其是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地區。

                  

[xii]theNeolithic sequence in Taiwan pp106 Bellwood1997:205  Symposium Series of the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Preparatory Office  Academia Sinica Number 1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t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Editors Elizabeth Zeitoun and Paul Jen-Kuei Li

Taipei Taiwan  may 1999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2006&aid=119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