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評】壓抑秘密的俘虜
2008/08/22 16:31:48瀏覽1368|回應0|推薦36

 

 

 

本文轉載自  凝視的角度

 壓抑秘密的俘虜——《被俘虜的人生》觀後感

 

前幾天在連繫一個823日的朋友聚會,準備發出聚會提醒,回想到訂下這個日子的時候,朋友們還說,這個日子好記,就來個「八二三砲戰」紀念。「金門」,這個我從沒有踏上過的地方,卻因為朋友的故事,和我近了不少。 

 

這些國共之間的故事,好像因為一個無方向的當代,促使著過去成為隱性的蘊涵,這個蘊涵構組著現在的我們和周遭。以為過了千禧年,這樣的話題隨著執政方向及政治正確褪去本來富有的浪漫及英雄色彩,因為台灣對大陸的觀光開放及金馬小三通促成的新經濟模式,這些故事又成了我們時見似奇人異事的大時代故事。 

 

「眷村」在時間的鍛鍊之下,成了風味,是舌尖上的風味,或生活的方式,但是都是貼著無法撕去自己標籤的人,在紀錄片中,這些標籤被無限放大。「榮光眷影」計畫,幫我們從這些標籤中,檢視標籤所牽索著的龐大意識;同時,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就活在這些龐大意識及歷史的周遭,甚至同時同地,回到了標籤與所負著的「人」,竟與我們是如此的緊密。 

 

共同的語言,竟然還與我如此的陌生,非要字幕才有辦法解讀,這樣的尷尬開始了《被俘虜的人生》。退化、疏遠、陌生、秘密……這些距離感,造成了紀錄片中的懸疑性。迸發的到底是對過去交代不清的疑雲,還是當下仍無法融入甚至自我隔離的無奈?紀錄片的敘事者,從第三者角色,旁敲側擊,挖掘故事的真相,漸漸因為切入家庭現實互動的節奏,成了第二人稱——故事中的接受者。 

 

片中的父親,因為主觀客觀因素,造成了難以跨越的距離,導演在片中逐漸幫我們移離開了隔闔上的磚塊,一塊一塊。片中的金門古寧頭旅行,似把圍牆中的堡主拉離開了護城河的保護,觀者原本以為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卻發現堡主的心智蒙上的迷霧,只讓我們得以見到些許絲毫線索,曾身為共產黨的巨大秘密,卻無法讓人理解是否有如此無法告人的告解,必須因為這個聽似簡單的事實,讓自己這麼無法釋懷與融入生活周遭的日常生活。 

 

這些歷史中的秘密,竟成為「眷村」風味中,讓這些渡海過來的外省人,最重要的人生價值與資產。沒有了這些秘密,或許他們連自我的價值,可能都會破滅消失。但是這些歷史過程,卻早就不是資本主義社會重視的營利基礎,反而多是看似阻礙的無謂。《被俘虜的人生》還是把秘密中更重要的部分把持住了,只是秘密的控制,還是無法解釋這些第一代外省人在台灣,無法自我釋懷,和親人家人有更緊密的關係。這如果是時代必須要給我們的附贈品,紀錄並重新詮釋這些回憶,也算是對歷史的一種回擊控訴。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tchirene&aid=2152865